李練忠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的患病人數不斷增加,而且發病呈年輕化趨勢。對此,患者應該加強對這種疾病的科學認識,堅持使用胰島素,控制好血糖,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定期測血糖,這樣糖尿病才能得到很好的治療。
有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者;經常使用藥物治療,血糖控制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尤其是在FPG>10mmol/L或HbA1C>8%時);服用降糖藥,消瘦明顯患者;出現應激,如圍手術期、圍產期等;有較為明顯的神經、心血管等并發癥;對藥物具有較強不良反應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胰島素最嚴重的副反應是低血糖,如果患者出現了這種情況,通常會伴隨心悸、出汗、手抖等癥狀,如果情況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甚至還會導致昏迷。因此,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患者應合理飲食,同時加強血糖監測。
不管是注射胰島素治療,或者是采取單純生活方式干預,血糖監測對指導調整治療計劃都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所以當采取有低血糖風險的治療方法的時候,我們更需要重視血糖監測。
根據相關資料表明,血糖自我監測適用所有患者,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但必須要注意的是,當他們開始進行自我血糖監測之前,需要先由醫生開展相應的檢測技術和檢測方法指導,比如怎樣記錄和簡單分析監測結果,以及具體的步驟、時間、頻率等,確保患者能夠正確操作,從而得到準確的結果。
剛開始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該按照醫生的指示,每日進行自我監測血糖5次以上,等病情出現一定的好轉后,就可以每日監測血糖2~4次。另外,因為每位患者的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制定的胰島素治療計劃有所區別,所以對他們提出的血糖監測要求也不一樣,患者需要謹遵醫囑。
1.使用預混胰島素的患者,在達到預期的目標之前,應該每個星期監測3天的空腹血糖,而且要兩個星期到醫院進行一次復診,來前加測5點血糖譜;經診斷確定已經達到預期的目標之后,患者就能夠每個星期監測3次血糖,每個月到醫院進行一次復診,來前加測5點血糖譜。
2.使用基礎胰島素的患者,在達到預期的目標之前,應該每個星期監測3天的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而且要每兩個星期到醫院進行一次復診,來前加測5點血糖譜。確定達到預期的目標之后,患者可以每個星期監測3次血糖,每個月到醫院進行一次復診,來前加測5點血糖譜。
3.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的患者,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內,需要按照要求每日監測血糖5~7次,在此期間,如果患者出現了低血糖,需隨時測血糖;在情況出現了明顯的改善之后,就可以每天監測血糖2~4次。
在治療期間,患者應緊盯空腹血糖的變化,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測量得到的血糖高低決定全天血糖水平。但是在醫院經常會許多人感到困惑,雖然在睡覺之前血糖監測正常,期間也沒有任何進食的行為,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測空腹血糖時,所得到的結果與前一天晚上相比,出現明顯的升高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大多都是黎明現象或是Somogyi現象。
有關專家表示,我們身體內的很多激素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的分泌高峰是在凌晨至上午,如糖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等。所以患者在這段時間里會因空腹而血糖升高,這就是黎明現象,所以這屬于正常情況,患者不必感到驚慌。另外,Somogyi現象是黎明前出現低血糖問題,但是情況并不明顯,而且很快會消失,所以沒有被患者察覺到,進而出現低血糖后的反應性高血糖。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它們都具有空腹血糖升高的問題,患者要想準確地分辨它們,可以直接監測凌晨3~4時的血糖水平,如果在這一時間段所得到的結果還是血糖偏低,那么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并按照醫囑減少晚餐前胰島素的用量,并且在睡覺之前吃一些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一出現空腹血糖升高就加大胰島素用量,這樣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會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