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青峰
“報紙差錯無小事”。文字是報紙賴以生存的基礎,報紙一旦出現差錯,輕則影響報紙的公信力,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影響。怎樣把報紙出錯率降低,直至消滅差錯,以筆者在多年的報紙編輯工作中總結的經驗教訓為例,淺談一下消滅報紙產生文字差錯的幾點思考。
一、產生差錯的原因
1.主觀意思不強。重創收輕業務,報社負責人把創收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提升報紙編校質量,貴在領導帶頭,難在長期堅持,重在形成機制。國家規定報紙差錯率應控制在萬分之三以內,但有的報紙差錯率卻在萬分之十以上,遠遠高于國家標準。差錯頻出,根本原因是思想上不重視、工作機制不完善造成的。現在,報社領導既要擔負社會責任,又要兼顧經營創收,工作顧此失彼。同時,受“無錯不成報”的模糊認識影響,有的認為“掙錢是大事”,報紙編校質量是小事,甚至有的報社取消了校對部門和一讀,忽略了編校質量的重要性。
2.社會用字不規范。社會用字不規范沖擊了報紙編校質量,無形中影響了新聞工作者的陣地意識。近年來,社會用字十分混亂,在自媒體上,在街頭巷尾墻上,在廣告欄里,在電視熒屏上,以及盜版書本上,多字、錯字、別字、漏字、生造字、自造成語、禁用詞、網絡用詞等隨處可見。這種不良文化現象使人們產生誤讀和誤解,沖擊人們的用字理念,覺得無所謂、自我麻痹成為自然。它在有形無形中,在有意無意中腐蝕報社工作人員的陣地意識。稿件的作者受社會用字隨便的影響,在一些語言文字的用法上形成了思維定式,比如,應該用“像”時卻用了“象”,把“秸稈”誤為“秸桿”,把部署誤為“布署”等等。
3.客觀能力不足。報社人員能力不同,有的人整體文化水平高一些,有的人整體文化素質要低得多,導致編校質量不穩定。新聞采編人員有的文字基礎較差,稿件語法雜糅,錯字連篇,邏輯混亂,編輯無從下手。因此,報社要制定各項規章制度,獎罰分明,鼓勵工作人員在提高編校質量上用心、用力、用情。
二、避免差錯的方法
1.嚴把事實關。事實是新聞的生命。要檢查人名、地名是否寫顛倒了、是否漏了字、是否寫成了同音不同形的字或形狀相近的錯字。編輯在編輯稿件時要對時間和各種數據逐項核對。2023年2月23日《駐馬店日報》二版刊登的《四川省眉山市考察團來我市參觀考察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一文中,“5月23日”應為“5月24日”。這樣對報紙造成不良的影響。
2.嚴把文字關。要熟悉出版物數字用法、標點符號用法等法規,加強知識和文字修養。具體表現為不能辨析詞義。把“明日黃花”誤寫為“昨日黃花”。2022年5月16日駐馬店日報二版刊登的“西平縣包裝材料產業園一期已入住企業。”“入住”應為“入駐”;2022年4月29日《駐馬店日報》刊登的《持續唱響新時代勞動者之歌 不斷展現新時代奮斗者之歌》一文“通訊保障”應為“通信保障”。編輯要養成用工具書、用網絡的好習慣。校對員要自強自立,苦練內功,當活字典。校對員需要有豐富的經驗、淵博的知識、嚴謹的作風、扎實的功底。一方面要組織編輯學習理論知識,另方面要在干中學,在學中干。所以,要及時歸納常見差錯,可以將常見差錯做成表格,或分類記錄報紙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隨時參考取用。
3.加強學習,提高素質。素質不高是差錯產生的根本原因。人的素質包括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而后者尤為重要。要克服工作是硬任務、學習是軟任務的錯誤認識,對于報紙這種對受眾極具影響力的出版物,要做到“無一字無來源,無一句無根據”。要通過整個出版流程,接受科學精神的熏染,培養起嚴謹求實的態度。作為編輯,工作中一定會出現自己不懂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就一定要老老實實地去查工具書。作為報紙編輯人員平時要多讀書、讀好書,在學習中掌握各方面知識,開闊視野,積累經驗,使知識面不斷豐富和充實,并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用不同的思路去思考、挖掘差錯,堵住原稿的差錯,才能敢于和善于在“雞蛋里邊挑骨頭”,才能做到“善疑、勤查、多思、慎改”。
4.端正工作態度,增強工作責任心。專家指出,有一半的差錯是因為不慎造成的:對于一些一眼就能發現的錯誤沒有及時糾正。如“直潑電活變式了“直拔電話” 。同時,要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要相信領導審核過,不要相信校對校過,也不要輕信自己的記憶力。要反復核實各個新聞要素,養成如履薄冰、如坐針氈、慎之又慎的良好習慣,不讓差錯從自已手中眼中通過。如駐馬店日報刊登的《泌陽紅色村莊煥新顏》標題字錯“煥新顏”應為“換新顏”。
5.完善審稿制度。嚴格稿件送審制度,務必嚴格按照稿件簽審流程開展工作。目前,駐馬店日報調度室作為新聞稿件把關的關鍵環節,專門編制了《新聞編輯操作手冊》。所有稿件的編輯嚴格按照規定,執行三審三校制。特別是報紙編輯,每天工作結束后,無論多晚,都會對照版面審核校對表各項一一核對,核對無誤后簽字才能結束當天工作。
6.嚴格落實督察制度。沒有督查就沒有進步,沒有督查就不會優秀。駐馬店日報嚴格落實規章制度,落實采、編、校獎罰細則,成立專班督查組,每日對報業集團所屬出版物質量進行嚴格督查,小到字、詞、語法、邏輯等,大到整治導向、出版形式等,有錯必糾必懲;每日下午的編前會上通報當日報紙見報后的差錯,并張貼于編輯大廳報紙公示欄,便于大家學習提升。
以上簡要歸納了消滅報紙差錯的幾點思考,每一步都需要編輯有一種認真精神、敬業精神,耐心、專注于稿件的每一個細節,對稿件質量負責,不粗制濫造,把使用正確文字成為一種習慣,為讀者獻上高質量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