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
“教、學、評”一體化是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師生的評都要共同指向同一教學目標,關注核心素養的達成。“教、學、評”一體化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指導思想,它注重課堂教學、學習和評價的結合,從而建立起一種有效而和諧的課堂教學關系,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基本理念”中要求:“依據化學學業質量標準,評價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情況,積極倡導“教、學、評”一體化,使每個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同時,在“教學與評價建議”中要求:“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有效開展化學日常學習評價?!痹诖耍P者現就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高中化學教學予以探討。
一、把握“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特點
高中化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具有三個特點。(1)教、學、評三者融合開展。新型的課堂改革模式更為注重的是教學與評價的緊密結合逼程,教師要借助教、學、評一體化歷程實現化學課堂的實際統一。促使學生在化學課堂上完成自我能力的創新開展,了解每一個環節對于學生化學學習的重要性。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大更強,基于課程標準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目標,再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素材、設計學習任務和化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開展探究學習和問題解決學習。(2)重視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在新型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課堂上,評價與教學活動的相互關系是十分緊密的。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可以優化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先導條件。在充分分析化學問題的根底之上,做好學生的自由討論。進而產生更為良好的教學方法,做到教學評價的和諧統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整個化學學習能力。(3)先評價后教學的開展模式。教師要在評價體系上構建完整的評價目標,根據不同的目標效果做出合理評價。讓目標實現過程得以表達,在新型改革模式下知曉教學活動的有效化以及多元化。防止單一做題模式的限制,依據課程改革的標準要求化學教學必須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開展。它的教學目標設定都是根據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進行的,教師可以由此完成預先所設定的相關化學條件。最后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水平去實施化學教學,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二、明確“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目標
就教學目標來說,它是教師進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對整個教學過程具有指導意義,特別是從“教、學、評”一體化的角度來看,教學目標是保證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貫徹一體化思想的關鍵。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鐵及其化合物》這部分的內容時,就可以先確定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第一,讓學生能夠列舉、描述和識別具有代表性的含鐵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了解和掌握不同氧化劑和還原劑對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過程;了解不同價態鐵的檢驗過程;其次,通過對氯化亞鐵、氯化鐵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實驗的研究,讓學生學會根據物質的種類和所含的核心元素的化合價,來對物質可能具有的性質做出合理的推測。最后,用實驗探索的過程來其強化學生設計、實施實驗的能力,讓學生能對實驗的現象展開合理的分析,并得出相應的結論,擁有一種良好的科學探究的方法。通過這種方式來設置教學目標,既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要求,也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出了要求,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也能給評價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時,提供一定的參考,從而建立起一個“教、學、評”一體化的化學課堂。
三、優化“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活動
“教、學、評”一體化是通過教學活動實現的,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設計,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真正收獲化學知識,提高其學習質量。例如,在《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實驗活動中,教師應先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采用實驗探究法與直觀分析法相結合的方式教學。在講解原電池的概念和原理時,可以采用實驗探究法,借助相關儀器進行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其中反常的現象,并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通過動畫模擬,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對實驗現象進行探究分析,總結出相關的結論。在學生對實驗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既能夠讓學生明白原電池的原理,理解原電池的概念,又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進步。
四、精選“教、學、評”一體化的評價依據
“教、學、評”一體化的評價注重表現性學習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完成任務的表現進行即時性評價。即時性評價的基本功能是教學功能,即交流、診斷、反饋、引導管理、推進課堂教學進程等,同時,它還具有素養發展功能,即提供給學生的表現機會和激發學生的反思功能。因此教學過程中主要設置的表現性任務和預估可能的表現行為及對應的水平來作為評估證據。如《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一節內容的評估證據有以下五點:(1)判斷一個化學變化是吸熱或放熱的實驗方案設計(依據是學生設計方案的多少、優劣和嚴謹程度)、實驗現象的闡述與解釋、方案的交流與分享。(2)能否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或提出問題,能否與同學分工協作,積極參與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的操作及現象的記錄。(3)圖線繪制。標注生成物的能量位置,解釋相應位置的意義并據此判斷化學反應過程是吸熱還是放熱。(4)習題的完成。說明答案的依據,同學間互相評價。(5)關于化學變化認知的思維導圖繪制。診斷學生知識的結構化水平是否從物質變化進一步提升到物質與能量變化兼具考慮的水平。
總之,高中化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強調評價要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教學過程與評價過程融為一體。高中化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不斷優化課堂活動,以達到有效促進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