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娟
語文學習情境指為了特定教學目標而精心設計的包含一定學習元素和相關背景信息的語文學習任務、活動或問題場景。在高中語文課堂創設學習情境,根據學生實際進行情境暗示,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情感反應,既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內容的學習,也有助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學習情境創設的教學方式靈活,沒有固定的流程或標準,教師可以在學習情境創設的過程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為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要求:“語文學習任務群以任務為導向,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升語文素養。”“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圍繞學習任務群創設能夠引導學生廣泛、深度參與的學習情境。”“在具體的語文學習情境和活動任務中,全面考查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情況。”在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實施層面和學業評價層面都前所未有地重視“情境”,“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考試命題應以情境為載體,依據學生在真實情境下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評定其素養水平”。在此,筆者就高中語文教學中創設學習情境作了一定的實踐與思考。
一、通過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啟發、引導、激勵等作用。比較明確的學習目標,往往有助于教學達到預期效果。而語文課程豐富多樣,有時候會導致學生不清楚這節課的重點這哪里。所以,教師通過學習情境導入,形象具體地啟發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使他們知道課程的重點在哪里,學習任務是什么。例如:教學《包身工》的時候,先播放一段《摩登時代》中卓別林在工廠打工的片段,然后對學生說:“在沒有解放的舊社會,中國的勞動者幾乎沒有社會地位,處境較之卓別林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加沒有喜劇效果可言。現在我們就通過《包身工》這篇課文,來感受舊社會中勞動人民的心酸,并在其中學習新聞寫作的重要技巧。”不難看出,通過影視和語言情境的導入,讓學生知道了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應該達到怎么的目標,也讓他們體會到了中國舊社會和西方列強剝削中國人民的本質。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有了目標,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可見,通過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有助于他們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通過創設學習情境增強課堂導入效果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前提,課堂導入的新穎性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倍增。在課堂開始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或提出一些有吸引力的問題,或播放一段有懸念的視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課堂小說內容進行自發探究,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如在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積極進行小說的閱讀,以感受林沖被逼上梁山的心情,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問題情境:“讀過《水滸傳》后我們都知道,梁山的好漢一共108位,每一位都是由各種原因被逼上梁山的,所以都有一段傳奇故事。大家知道楊志上梁山是因為失了生辰綱,魯智深上梁山是因為拳打了鎮關西,那么大家知道林沖上梁山是因為什么嗎?”如果學生對林沖上梁山的原因不了解,那么他會積極進行文本的閱讀,以探究林沖上梁山的原因,感受林沖被逼上梁山的心情。又如在小說《邊城》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問題節點,在學生讀完全文后要求學生思考:“讀過小說后,知道小說描述的是湘西的風光,那么用你自己的語言對小說的描述進行表達。”在這種開放式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與文本進行交流,在加深文本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語言整理,并進行表達。接著,教師繼續進行問題引出:“你覺得翠翠和爺爺是什么樣的人?小說中的湘西風光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在閱讀中對人物進行解讀,并尋找人物與風光之間的關聯,以理解小說更深層次的意境。
三、通過創設學習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活動應強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而非機械性地給學生灌輸知識。情境創設必須以“情”作為紐帶,進而構建具體化的場景。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必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情感體驗是伴隨著學習活動的開展而產生的。通過創設情境可以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等。教師作為情境創設的實施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重視情境創設而忽視學生的問題。這會導致教學過程機械化,學生的心理變化沒有被及時察覺、情感體驗沒有被充分激活,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不足等問題,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鴻門宴》這篇文章提及的人物較多,包括項羽、劉邦、項莊、樊噲、范增、張良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正確把握不同人物的特征以及心理特點的難度較大。鑒于此,教師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創設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項羽、劉邦、項莊、樊噲、范增、張良等人物,鼓勵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揣摩人物特點,使學生在相互溝通中琢磨人物的思想觀點。這樣做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培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育發展需求,各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其中學習情境應用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創設多樣化學習情境,從而不斷提升語文教學效果,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升,同時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