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協:上半年我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262.13萬億元 半年累計成交量創歷史新高
8月16日,中國期貨業協會發布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39.51億手(單邊)和262.1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71%和1.80%,半年累計成交量創歷史新高。
年初至今共新上市了9個品種,包括4個期貨品種和5個期權品種。其中,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了30年期國債期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了氧化鋁期貨、合成橡膠期貨、合成橡膠期權;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了乙二醇期權、苯乙烯期權;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了碳酸鋰期貨、碳酸鋰期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了科創50ETF期權。
此外,截至2023年6月底,期貨公司總資產1.76萬億元,凈資產1890.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57%和7.84%,資本實力有所增強。上半年經紀業務累計收入100.09億元,咨詢業務累計收入0.37億元,資產管理業務累計收入4.83億元,風險管理公司累計業務收入1083.94億元。(來源:全景網)
MLF操作中標利率下降15個基點
為對沖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8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204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401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其中,逆回購操作和MLF操作的中標利率分別較此前下降10個基點和15個基點。
公告顯示,此次MLF操作期限為1年,中標利率2.5%;逆回購操作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1.8%。
記者了解到,此次逆回購操作和MLF操作的中標利率均是年內第二次下調。6月13日和15日,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和MLF中標利率均較此前下降了10個基點。隨后,6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雙雙下降了10個基點。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作為LPR報價的基礎,本月MLF的中標利率較此前下降,或將帶動LPR進一步下行。我國貨幣政策調整空間較大,政策工具和政策儲備較為豐富。此次政策利率下降釋放了加大逆周期調節和穩定市場預期的政策信號,將有效帶動企業和居民實際貸款利率下行,支持信貸需求回升,增強消費和投資增長動能,助力宏觀經濟保持恢復和回升態勢。(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