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發展報告(2023):俄羅斯加快亞洲市場能源布局
2023年8月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俄羅斯黃皮書:俄羅斯發展報告(2023)》。黃皮書提出,俄烏沖突全面升級后,歐洲對俄羅斯能源進行了禁運、限價等制裁措施,俄羅斯原本供應歐洲的天然氣中有80%未能供應,因此,作為賣方的俄羅斯加快調整定位,將重心向亞太市場轉移,亞太地區將在俄羅斯能源供應布局中發揮關鍵作用。亞太國家是世界人口增長的中心,該地區能源消耗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到2050年,由于天然氣的豐富性、可用性和環境友好性,天然氣在全球燃料和能源平衡中的份額預計將從23%增長到26%。由于亞太地區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預計亞太地區國家的天然氣消費量增長將會最快。(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中國要求美國立即取消鋼鋁232關稅措施,稱正研究WTO專家組報告
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案專家組認定,中國對從美國進口的某些產品征收額外關稅的行為不符合其WTO義務。中國征收額外關稅是對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征收的關稅采取的反制措施,因此,中國商務部要求美國立即取消對中國進口鋼鋁征收的關稅。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強調,本案問題的根源在于美方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徑。中方依法采取反制措施,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正當之舉。(來源:路透財經早報)
德媒:中國產品占歐盟進口份額大幅上升
德國《時代周報》8月15日文章,原題:研究顯示,中國在歐盟進口份額中大幅上升??越來越多的產品從中國進口到歐盟,尤其德國一直專精的產品領域,這是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報告分析結果。僅2020年至2022年,中國產品在歐盟許多進口產品中所占份額的增長幅度就幾乎與2010年至2020年整個十年相當。
經濟學家認為,這一發展將主要影響德國傳統上專精的復雜工業產品,德國出口的傳統優勢就在這些領域。然而,正是在這些領域,德國在歐盟進口中所占的份額正在急劇下降。2000年到2022年,德國的份額從17.7%下降至15.5%。中國的份額則從2.5%增長至13%。IW報告作者、外貿專家于爾根·馬特斯說:“鑒于德國能源轉型的挑戰、競爭力問題和區位因素,這一結果令人擔憂。”IW的報告稱,德國工業出口模式似乎搖搖欲墜。(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