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迎燦 劉洪超 胡婧怡
從2019 年開始,遼寧省本溪市在全省率先開展“歸雁行動”,選聘35 歲以下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回村任職。本溪市希望這些“歸雁”能在將來變成“留雁”,再變成“頭雁”。4年來,“歸雁”的到來,讓村里產生了怎樣的連鎖效應?
2010 年,周德平從沈陽大學本科畢業后回到本溪市平山區工作,和父親一起經營餐廳和物業公司。“2020 年,區委組織部和街道的干部到我家走訪,動員我參加市里的‘歸雁行動’。”周德平坦言,面對區里的動員,他有些意外。
“全市村‘兩委’干部隊伍年齡老化、文化水平偏低,要彌補人才短板,既要深挖當地‘土專家’‘田秀才’,也要在回引本土人才上下功夫。”本溪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大治說。
那時候,周德平的老家河東村是個典型的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河東村‘兩委’班子有5 名干部,其中50 歲以下的只有1 名,最高學歷是高中,甚至沒有人會操作電腦,遇到臺賬統計等工作只能臨時雇人來干。”河東村所在橋北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松說。面對這一狀況,原本躍躍欲試的周德平心里打起鼓:“回到村里,收入下降不說,整日面對鄉親們的家長里短,自己能不能適應?”
見兒子猶豫不決,父親給周德平打氣:“只要拿出公心和真心,村里的事再難也能辦好。”
2020 年9 月,周德平正式成為一名“歸雁”,被選聘為河東村黨總支書記助理。由于工作出色,2021 年他又當選村黨總支組織委員。
平山區委組織部“看上”周德平,并不是偶然。“我們會同教育、人社、退役軍人事務局等有關部門,通過查閱資料、入戶走訪等方式,對轄區內35 歲以下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有關情況進行摸底,以鄉鎮為單位建立‘歸雁行動’人才儲備庫,為合理制定實施方案、科學有效開展工作奠定基礎。”本溪市委組織部組織二科科長閆賽男介紹。
在人員選拔中,本溪全市共有1029 人參與報名,各縣(區)委組織部門根據調研摸底和宣傳動員情況認真分析研判,對報名人選逐一“過篩子”,通過體檢、考察、公示等環節嚴把人選質量關,最終選聘了290 人到村任職,實現288 個建制村全覆蓋。
“她也就是來這兒鍍金,說不定啥時候就回城里了。”于江歡剛回到村里那一陣,村民的質疑聲時不時地傳到她的耳中。
于江歡,現任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清河城鎮清河城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1990 年出生的她之前是一名初中教師,2019 年成為清河城村“歸雁行動”選聘人員。
上任沒多久,村里稻田水渠垮塌堵塞,這是于江歡遇到的第一個難題。眼瞅著供不上水,全村百姓心焦不已。雇不起施工隊,于江歡就發動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頭上陣。
“水渠一共1.6 公里,主渠用木頭撐、石頭砌,支渠用塑料布加土壓實。”于江歡說,“起初只有十來人參與施工,后來很多村民也加入進來,整整干了兩天,一點沒耽誤農時。”
一年多時間,村子里坑坑洼洼的爛泥路全部變成了硬化路;原本漆黑一片的胡同和健身廣場,被130 盞燈點亮;自來水也接到了每戶村民的家中……漸漸地,村民開始主動和于江歡聊家長里短。
有了群眾基礎,于江歡開始琢磨發展鄉村特色產業。2020 年,于江歡在考察遼陽縣劉二堡鎮前杜村時,村集體組織帶動、村民入股的模式讓她眼前一亮。按照這個思路,2021 年,清河城村引進遼寧省恒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展中藥材訂單種植,第一年就為村集體增收2 萬余元。
如今,清河城村組建了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新建了酸菜加工廠,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4 萬余元。
盛夏時節,本溪市明山區高臺子街道梁家村前的太子河畔,前來避暑的游客絡繹不絕。一個個遮陽傘棚抵擋烈日的灼熱,清冽的河水與山間的清風帶走了夏日的暑氣。
“去年我們購置了40 個傘棚,每個傘棚配置1 張圓桌、10 個凳子和1 個燒烤爐,按照一天70元的價格租給游客,去年已回本,今年凈賺!”梁家村黨總支書記林海明興奮地說,“還是年輕人腦子活,‘歸雁’來了,出路有了。”
林海明口中的“歸雁”,是2020 年7 月通過“歸雁行動”選聘為村黨總支書記助理的武派。如今,她已是村黨總支組織委員和村委會副主任,出租傘棚的想法就是她提出來的。
推廣試點改進蔬菜種植品種,實現每畝地增收1 萬元左右;村民挑水上山澆地不方便,她巧妙地提出儲存山上的雨水、雪水,順坡澆灌……到村任職以來,武派的好點子為梁家村注入活力,也讓她贏得了村民的信賴。
“暢通鄉村人才選聘渠道,讓有本領、有情懷的‘歸雁’回得來只是第一步。”張大治說,想要持續發揮人才對鄉村振興支撐作用,就要為“歸雁”保障薪酬待遇、拓寬發展空間,讓“歸雁”變“留雁”。
為激勵引導“歸雁”扎根農村擔當作為、干事創業,本溪市健全完善關心關愛措施,落實薪酬待遇,明確“歸雁”的基本報酬一般不低于所在縣(區)村民委員會委員的基本報酬,建立正常增長機制。
此外,本溪市樹立選賢任能的鮮明導向,對優秀“歸雁”在評先評優、培養使用等方面優先考慮。“目前有124 人通過換屆進入村‘兩委’班子。”閆賽男介紹,本溪市還將研究在招錄鄉鎮、街道事業編制人員時,向優秀“歸雁”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