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帆 張睿予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公規院)自1954 年成立以來,秉承“敢于擔當、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善于合作”的企業精神,致力于設計致富路、構筑連心橋、連接幸福城,為設施聯通奉獻中交公規院方案,設計的基礎設施工程遍及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70 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交公規院積極踐行落實,設計完成了“一帶一路”沿線和參建國的多個工程項目。其中,馬來西亞檳城二橋、黑山南北高速、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和巴拿馬運河三橋等項目,已成為我國“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的重要代表工程和對外交往的重要名片。
1956 年8 月,中交公規院組建援蒙測量隊,承擔烏蘭巴托市郊公路的勘察設計任務,開啟了中交公規院承擔國外工程設計的歷史征程。作為我國首批援外參建單位,中交公規院積極投身援外工程設計事業,在建國后40年間共主持設計、技術審核援外項目57 個,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006 年中交集團成立,中交公規院的海外業務布局隨之升級,成立了專門承擔海外項目的國際事業部,攜手中國路橋、中國港灣等集團內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參與了大量的國外橋梁、道路工程項目設計咨詢,涉及塔吉克斯坦、馬來西亞、巴拿馬、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剛果(布)、巴西等70 余個國家,深受當地政府和業主單位稱贊,從此拉開了中交公規院國際業務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帷幕。
2013 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中交公規院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巨大機遇,堅持“三重兩大兩優”經營策略,在公司的傳統優勢區域和潛力較大的區域加大經營力度和資源投入,先后在塞爾維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重點國別進行屬地化建設,實現重點市場的深耕細作;先后參與了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援菲律賓達沃河橋等重大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海外業務經驗得到進一步提升,實現了中交公規院“三全”(全產業鏈、全業務、全員)走出去的重大跨越。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從代表國家參與援外事業,到近幾年推動實施“三全”走出去戰略,中交公規院積極發揮公司在特大橋、公路、水下隧道等領域的規劃、咨詢專業優勢,積極培育基礎設施運維、生態環保等新興業務,堅持“品牌經營,多元經營”的策略,致力于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在世界傳播了公規聲音、樹立了公規形象。
在馬代的珊瑚礁石上,在檳島的浪潮暗涌下,在巴拿馬的黃金水道上,在文萊的荒島沼澤里……“中國建造”的技術名片上,不斷鐫刻著中交公規院的印記。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交公規院憑借舍我其誰的豪情壯志,在“一帶一路”沿線主持設計了一系列知名橋梁。在新華網評選的“中國造”海外十大橋梁中,中交公規院占據了五個席位——馬來西亞檳城二橋、塞爾維亞澤蒙-博爾察大橋、巴拿馬運河三橋、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文萊PMB 跨海大橋。其中,塞爾維亞澤蒙-博爾察大橋建成時,時任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稱贊道:這是塞爾維亞近20年來第一個在預算范圍內按時且優質完工的大型建設項目。
2011 年,中交公規院競標聯合體成功中標巴拿馬三橋的施工階段技術服務及施工監理項目。這是中交公規院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個重大突破,也是我國勘察設計行業通過參加國際公開設計競標首次中標的大型橋梁工程項目。
2018 年8 月22 日,馬爾代夫首都馬累島通過大橋與機場島實現連接。王明亮 攝
2018 年,“一帶一路”沿線的重大標志性工程中馬友誼大橋建成通車。作為大橋的項目管理方,中交公規院展現了在橋梁設計咨詢和建設管理上的實力,成就了中國標準走出去的實施典范,提升了我國橋梁工程技術的國際影響力。
2022 年7 月,中交公規院參與設計的克羅地亞佩列沙茨大橋建成通車,這是中國企業在歐盟境內獲得的第一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四年時光,2440米的跨越,這座六塔鋼箱梁矮塔斜拉橋,橫貫亞得里亞海,通連克羅地亞南北兩端國土,結束了300 年來南北兩岸民眾通行需要穿越波黑的歷史,這座人們心中的通達橋、圓夢橋,充分展現了中國工程師的東方智慧。
正在建設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工程是中國企業境外在建的最大單體工程,也是中交公規院參與的第一條鐵路勘察設計項目。該項目將馬來西亞東海岸重要城鎮和西海岸的經濟中心相連,構建馬來半島東西方向鐵路運輸干線,使得當地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極大地促進當地商貿、物流、進出口及旅游等行業的發展。
2018 年8 月28 日,即將建成通車的中馬友誼大橋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每一個海外項目,都是中交公規院傾力打造的精品工程;每一個海外項目,都凝聚著中交公規院人打響“中國建造”品牌的堅定理想。中交公規院從國際化的視角積極轉變理念、思維和心態,從尊重當地習慣和設計程序的角度出發,統籌考慮項目安全、適用、經濟、美觀等多方面因素,開展精細化創新設計,落實落細每個工程、每個任務,為業主創造價值,為“一帶一路”沿線和參建國人民帶去便捷和福祉。
隨著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競爭日趨激烈,“走出去”容易,真正“走進去”并且“留下來”卻很難。因此,各個央企仍像過去一樣簡單照搬國內工程經驗來實施海外項目已不再可行,也難以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
對標國際一流咨詢公司的成熟經驗,不難發現,要想發展成為國際化綜合性工程咨詢公司,必須充分利用國外屬地的有利資源,減少對國內資源的依賴,開展屬地化建設。正因如此,中交公規院自2009 年開始在海外項目中引入屬地化的經營思路。
2018 年,中交公規院塞爾維亞辦事處開展獨立運營。塞爾維亞辦事處在“一帶一路”沿線中東歐地區不僅主持設計了多個傳統路橋項目,還向市政、生態環保、橋梁健康監測、鐵路等業務領域延伸,助力了一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型項目的落地實施。塞爾維亞辦事處還參與了波蘭、波黑、挪威等多個歐洲地區項目的前期工作,為中交公規院海外業務從行業衍生、向地域跨越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中菲全面戰略合作關系的背景下,中交公規院于2019 年注冊成立菲律賓分公司。中交公規院以中菲友好關系加速推進為基礎,以援建項目為依托,在菲律賓有序開展中國政府援助項目和“雙優”項目,并陸續開始中國企業投資項目的前期研究。得益于屬地化經營的優異成果和在商務部援外業務上積累的良好口碑,中交公規院逐漸成為菲律賓基建市場的主力軍。
通過屬地化經營,中交公規院先后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了一系列重大項目。當前,中交公規院持續推動海外屬地化扎根,推進馬來西亞、柬埔寨、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的屬地化經營,穩扎穩打實施海外優先戰略,國際業務經營成效愈加顯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愈加扎實有力,讓“留下來”成為一個又一個現實。
邁步“走出去”不僅是對企業的挑戰,也是對駐外隊伍的挑戰,海外項目的特點決定了駐外隊伍將體會諸多工作生活上的“水土不服”。中交公規院堅持在實戰中錘煉隊伍,用實際項目和崗位歷練鍛造駐外員工的決心和意志,在思維方式、語言表達、規范應用等各方面提升駐外員工適應能力,努力使駐外員工“入鄉隨俗”。
以塞爾維亞市政項目為例,在該項目設計階段,駐外設計人員需要考慮電力、給排水、燃氣等各種管線,其中涉及眾多的市政主管部門,而當地交通部、業主、工程總承包方等均有各自的利益訴求。思維方式的差異導致在方案討論時常常產生激烈的爭論,甚至形成對立的觀點。中交公規院創造機會鼓勵設計人員參與需求溝通和各方協商,通過緊緊抓住業主需求,主動找出問題所在,通過與各方溝通協商,以平衡多方利益,最終達成滿意結論。
熟練掌握和運用歐標、英標、美標、法標等國際上主導設計規范,是中交公規院從事海外業務的青年工程師需要面臨的又一項挑戰。為培養優秀青年工程師,中交公規院國際事業部發揚公司“傳幫帶”的優良傳統,讓青年工程師在指導工程師的引領下,迎難而上,在實戰實踐中迅速成長;鼓勵青年工程師潛心搜集學習各種資料,虛心向國內知名專家請教,經過自我學習和實踐積累,熟練掌握各項標準的應用。
塞爾維亞E763 公路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中交公規院堅持人才強院,聚焦人才梯隊建設和培養,通過“導師制”領學、實戰化練兵,淬煉出了一支有擔當、能作為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中交公規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愿得韶華剎那,開得滿樹繁花。十年來,中交公規院始終如一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堅定不移貫徹海外優先戰略,與國家大政方針同頻共振。未來,中交公規院將繼續積極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大局,秉持設計咨詢作為產業鏈龍頭的高度自覺,積極邁步“走出去”,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堅定的信心,努力打造海外中交設計咨詢的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