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明 徐美卿 龔修齊
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以下簡稱“度假區”)作為中國迄今規模最大的現代服務業中外合作項目之一,是國務院領導決策、上海市委、市政府直接推動的重大項目,也是我國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標志性項目,自成立之初就備受矚目。開園六年多來,累計接待游客量近億人次,已成為本地居民休閑娛樂和外地游客來滬旅游的首選地、上海國際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2021 年8 月,度假區南一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獲批,度假區迎來了加速發展的新起點,上海市委、市政府對度假區新一輪發展做出了“建設具有示范意義國際旅游城”的重要批示。本文通過分析度假區的發展現狀,并與世界一流國際旅游度假區進行對標,提出打造“建設具有示范意義國際旅游城”的建議。
對標奧蘭多、安納海姆、浦安市等依托迪士尼樂園發展起來的國際旅游城,以及新加坡、迪拜等國際旅游城市,度假區在高能級項目集聚、產業體系構建、產城融合發展、區域輻射帶動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度假區在迪士尼樂園之外引入的文旅項目,大多為過渡期開發利用項目,在發展能級和客流量上與迪士尼樂園均有較大差距。目前來度假區的游客主要為了游玩迪士尼樂園,客流量大約占六成,比斯特購物村客流量約占15%,其他項目客流量占比較低。對標其他國際旅游城,度假區在高能級項目集聚、多樂園主題娛樂體系構建等方面有較大差距。如奧蘭多憑借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樂高樂園等眾多國際級IP 的集聚,近年來每年吸引客流量在7000 萬人次以上。且國際上其他迪士尼樂園均為多樂園模式,如奧蘭多迪士尼為四樂園模式,巴黎、東京、加州迪士尼為兩樂園模式。再如新加坡圣淘沙旅游度假區,僅3.5 平方公里的島嶼上集聚了環球影城、S.E.A.海洋館等眾多國際級項目,每年吸引客流量約2000萬人次。國際旅游城大多通過多個高能級旅游項目集聚,形成發展的強核心。
國際旅游城依托高能級旅游項目或優越自然生態環境發展旅游業,并吸引相關產業集聚,形成“大旅游”產業體系。如迪拜濱海地區,集聚了旅游、影視傳媒、電子信息等產業,打造復合產業體系。依托濱海風光以及人工島嶼等發展休閑度假旅游,依托樂高樂園、寶萊塢樂園、好萊塢主題樂園等發展主題娛樂旅游;依托多媒體城,集聚路透社、CNN、BBC 等國際知名多媒體企業,發展影視傳媒產業;依托迪拜網絡城,集聚微軟、IBM、惠普等全球眾多知名信息科技企業,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此外,國外迪士尼度假區均配套主題酒店群、文化演藝、體育娛樂等豐富多元的文商體旅產品以形成“留客”蓄水池。而度假區規劃的“大旅游”產業尚未形成,其依托核心區發展的主題旅游,也因缺乏高品質住宿產品,以一日游為主,夜間經濟、度假經濟尚未形成,千萬級的大客流未轉化成為大經濟。從游客旅游消費來看,度假區目前以門票經濟為主,游客支出中超過六成為門票消費,而東京迪士尼度假區游客支出門票消費不足五成(見圖1)。
圖1 度假區與東京迪士尼度假區游客消費對比
國際旅游城歸根到底為“城”,旅游功能與城市功能相融合,圍繞旅游度假區,布局居住、產業、教育等多元功能,推動高品質功能復合、融合滲透,實現產城融合發展,成為讓游客潮汐流動的全天候全時段活力城區。如加州安納海姆迪士尼度假區,周邊布局了酒店、會展中心等旅游配套功能,同時布局有居住區、產業區以及學校、公園等城市功能;再如東京迪士尼度假區,位于日本東京都以東的千葉縣浦安市舞濱地區,周邊布局了體育、居住、商務辦公、產業、物流倉儲等功能(見圖2)。而度假區除核心區外其他片區尚未實質性啟動,整體產城融合發展不足,游客隨著迪士尼樂園的開關門潮汐式流動,樂園對周邊片區的輻射帶動低于預期。此外,由于度假區目前以一日游為主,和周邊地區旅游景點如川沙古鎮、新場古鎮、野生動物園等聯動和旅游線路串聯沒有實質性推進。
圖2 加州迪士尼樂園和東京迪士尼樂園周邊功能布局示意
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全球經濟深度衰退,全球化也遭遇逆流。為應對國際國內面臨的問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著力擴大內需”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近幾年來首次將擴大內需放在年度工作首位。文旅消費一直是我國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重要抓手,也是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中央再次提出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同年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委聯合發文開展文旅消費試點示范工作,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后疫情時代,文旅消費先行復蘇。2023年春節是我國防疫政策調整后的首個公眾節日,文旅消費市場迎來“開門紅”,國內游客出游超過3 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 億元,分別恢復至2019 年同期的88%和73%。上海市春節期間接待游客1002 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6 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97%和151%。上海迪士尼樂園再次人氣爆棚,春節期間最高單日人流量超7 萬人次,首月客流量超過百萬人次,創開園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休閑度假旅游成為居民生活的“剛需”。隨著居民消費水平提升,更加關注生活質量,更加關注工作和休閑平衡。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內游客旅游人次一直保持上升態勢,尤其2001 年中國人均居民消費超過1000 萬美元之后,除2003 年非典、2008 年金融危機、2020 年新冠疫情外,其他年份旅游人次均保持兩位數增長。2019 年中國人均GDP 達到萬美元,休閑度假旅游呈現“爆發式”增長,國內游客人次達到60 億人次。休閑度假旅游逐步生活化、市民化。隨著國民經濟水平提升、交通便捷化、假期碎片化,休閑度假逐步從長線向郊區短線延伸,逐步形成“休閑度假生活化、游客經濟市民化”消費模式。根據相關調查,2020 年“五一”期間,約57%受調人群選擇市內旅游,約37%受調人群選擇上海以外國內其他地區旅游。分析不同假期上海居民旅游地選擇情況,周末主要以市區游為主,三天假期以郊區游為主,其他假期以臨近省市和國內其他省市旅游為主。度假區依托優越的區位和便捷的交通,正成為市民休閑度假旅游的首選地。
國內外主題樂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環球影城、樂高樂園等國際IP 主題樂園落地中國,華僑城、長隆、方特、海昌等國內IP主題樂園也在全國多點布局。重磅樂園紛紛布局亞洲市場,韓國樂高樂園、馬來西亞云頂天城世界、日本名古屋吉卜力樂園紛紛開園。迪士尼、環球影城等頭部IP 也陸續公布主題度假區拓建計劃。如東京迪士尼海洋樂園將擴建第八個主題港口,大阪環球影城將擴建“任天堂世界”、新增“大金剛”主題園區。國內本土品牌迅速崛起。從1989 年深圳第一家主題公園“錦繡中華”開業,中國主題公園經過30 多年發展,逐步形成了華僑城、長隆、華強方特、海昌等本土品牌,本土主題樂園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迪士尼”仍是主題樂園的金字招牌。全球游客量排名前25 的主題樂園中,迪士尼樂園數量占比近半,游客接待量約占3/5。迪士尼樂園依托其強大的IP 集群,在全球主題樂園市場中仍占主導地位。面對國內外主題樂園的激烈競爭,度假區要依托迪士尼強大的IP 集群,集聚更多高能級的項目,進一步提升能級和市場競爭力。
立足游客、企業、政府不同主體的需求,不斷完善度假區的產業功能,推動度假區實現從“樂園”到“樂城”、從“度假區”到“旅游城”的轉變,打造成為“具有示范意義的國際旅游城”。
從客群需求來看,游客來到度假區,期待在這里可玩、可買、可吃、可住、可運動、可度假……,不是“一閃而過”,而是能夠有深度的休閑度假體驗;居民和辦公人群需要高品質的居住和辦公空間,在這里居住、辦公成為一種價值的體現。
從企業訴求來看,作為樂園運營企業不僅希望獲得門票收入,更希望游客來到度假區能夠有多元消費,將千萬級的客流量轉化成為“大消費”,為公司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助力公司構筑長效持久的競爭力。
從政府要求來看,期待迪士尼能夠成為城市的文旅地標,推動世界文化交流,更希望通過迪士尼帶動整個度假區“百花齊放”,集聚“大旅游”產業,形成大產業、大稅收,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進一步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
立足客群需求、企業訴求和政府要求,借鑒國際旅游城的發展經驗,在度假區現狀發展基礎上,通過“強核心、強產業、強功能”,做強旅游引流核心,做強“大旅游”產業體系,做強產城融合功能,實現由“度假區”到“旅游城”的轉變(見圖3)。
圖3 度假區打造“具有示范意義的國際旅游城”的整體思路
強核心。持續推動樂園一期擴建、二期項目啟動,用好迪士尼這塊金字招牌,打造度假區發展的強引流核心。持續推動樂園一期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迪士尼核心吸引力。2022 年迪士尼全球粉絲大會揭秘了全球迪士尼主題樂園及度假區的未來新計劃,上海迪士尼成為全球首個將奧斯卡獲獎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變為現實的樂園。加快推動“瘋狂動物城”項目以及配套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度假區的核心吸引力。積極策劃具有中國元素的主題娛樂項目,并引入國外其他迪士尼樂園的娛樂活動項目,進一步提升度假區的活力。推進樂園二期項目前期工作,打造多主題樂園強引力核心。盡管受疫情影響,目前樂園市場表現未達到二期項目啟動的相關要求,但參考2021 年上海迪士尼樂園和2022 年國外迪士尼樂園快速復蘇的市場表現,建議盡快啟動樂園二期項目建設,進一步增強度假區的引流核心。
強產業。圍繞“旅游+”產業,結合區域發展的特質,依托周邊片區開發,逐步集聚影視傳媒、信息科技、會展商貿、體育運動、健康養生、教育培訓等關聯產業,構筑大文旅產業生態圈,全面提升度假區產業能級。發展影視傳媒,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影視合作交流,舉辦“一帶一路電影周”等高能級國際影視峰會,打造合作交流平臺,加強影音青年人才交流。加強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打造5G 影視云中心,建立云上制作標準,向行業輸出。打造國際媒體網絡中心,集聚國內外大型媒體網絡機構或知名新媒體總部、分支機構及上下游企業。發展信息科技,依托良好的區域環境,集聚數字經濟產業鏈相關產業集聚。發展會展商貿,加強與迪士尼功能聯動,打造國際文旅交流平臺和國際展貿平臺,集聚會展商貿、總部辦公、文化旅游等產業功能。發展體育運動,舉辦電子競技賽事職業培訓及賽事,集聚電子競技組織、電子競技論壇峰會、大眾體驗、電子競技傳媒等相關功能。打造多功能新型體育服務綜合體,集合體育賽事和其他各類活動,融合體育、文化、教育、商業、旅游、辦公等多種功能業態。
強功能。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推動高品質功能復合、融合滲透,加快高品質公共服務配套完善和人口導入,打造全天候全時段活力城區。打造高品質商辦,為“大旅游”產業導入提供辦公空間,提升區域的商務辦公功能。打造綠色生態的國際化社區,營造國際、開放的鄰里公共空間,打造綠水環繞的生態社區,配套高品質教育、醫療、商業娛樂等,完善城市功能,形成活力城區。打造綠色生態公共空間,依托外環綠地、河道等資源,完善城市公園、生態綠地、植物園等景觀,為居民、辦公人群等提供公共活動空間。完善對內對外交通網絡,加快推動機場聯絡線、浦東東站、軌道交通21 號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啟用,進一步暢通度假區對外交通聯系;優化完善內部交通系統,倡導綠色出行,創造以步行、自行車為導向的交通系統。
“到2035 年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發展的總定位,也是上海城市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度假區作為全市文旅發展的標桿區域,其未來發展定位和節奏要匹配城市發展的目標要求。建議度假區用好“迪士尼”這塊金字招牌,推動迪士尼樂園二期建設,加快打造多樂園主題娛樂群落,增強引流核心;圍繞“旅游+”產業,加快構筑大文旅產業生態圈,提升產業能級;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加快高品質公共服務配套完善和人口導入,打造活力城區。通過“強核心、強產業、強功能”,實現從“樂園”到“樂城”、從“度假區”到“旅游城”的轉變,加快打造成為“具有示范意義的國際旅游城”,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