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墨

本報訊 10月10日,由安徽省美術館主辦,北京石齊藝術基金會承辦的“三象合一——石齊藝術作品展”在安徽省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展出石齊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創作的70余幅書畫精品,包括國畫、油畫、書法,是對其40余年積極探索、思考與藝術實踐的全面詮釋。
作為具有時代性、開拓性的藝術家,石齊主張繪畫藝術形態三象,具象、印象與抽象并舉的“三象合一”理論,歷經數十年探索,從題材、構圖、色彩、技法上不斷突破,找到了一條藝術創作的全新之路。在石齊的畫面中,我們看到了傳統水墨的大寫意,看到了印象派的光與色,看到了畫面局部的細微描寫,看到了造型的千變萬化,他們和諧統一的結合在畫幅之間,構成了石齊獨有的繪畫面貌。
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凌談道,石齊已成功創造出中國畫的一種現代狀態。在石齊的語言世界中遨游,我們既可以領略筆墨變化的神奇,亦可觀賞到光色交融的魅力,既能在線條詭奇的變幻中體味傳統的遺韻,又能在大墨色的沖撞中感受表現主義的力量。石齊不僅大大地擴展了中國畫的語言,而且也和西方現代繪畫大相徑庭。在超越中西的基礎上,創造出石齊式的語言形態來,才是石齊繪畫語言現代性的要旨所在。
石齊認為,每一代畫家在藝術上的探索,就是對這個時代中國畫最好的表現方式,作為一位國畫家,應該承擔起讓世界看見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文化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