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為水
麗水市蓮都區梅山中學九(9)班

曾見84歲老農,于烈日下輾轉,只為尋圖書館閱幾本故事書,他的癡迷,源自哪里?私以為,正源于刻在骨子里的興趣。若由點帶面,那么,培養興趣,不也正是營造全民閱讀氛圍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助推器。它神化了王羲之,書下蘭亭流觴;它成就了祖沖之,探明璀璨星云。李四光寄興趣于巨石,穿越地平線,糾正冰川論。愛迪生年幼便愛好實驗,終啟工業先河,予人類光明。幾乎所有領域中的巨人,因興趣而成,因興趣而興。讀書有成亦然。
魯迅從小便對閱讀興趣有加,賣獎章尋書以觀,于深冬嚼辣椒取暖而讀,他對于讀書的興趣,使手中筆越加鋒利,在無聲的戰場上殺出一條血路,被后人所敬仰。這樣愛書的事例俯拾皆是。君不見高爾基為書挨打,君不見匡衡鑿壁偷光,君不見宋濂假書手錄,君不見蘇軾讀書三鼓,他們皆因興趣而醉身書海。由此可見,興趣,確實是培養全民閱讀氛圍的關鍵。
但如今,人們對讀書的興趣,似乎被那些信息化的洪流沖散,無數的人流連于網絡,被碎片化的信息沖擊著已經碎片化的靈魂,于科技的樊籠中躇步跐蹈,了無讀書興趣,又如何閑坐深閱呢?而今培養讀書的興趣迫在眉睫。
如何才能培養讀書興趣,形成全民閱讀氛圍呢?要知榜樣而終不懈。
春江舟行,你又是否贊樂天千古行歌?中秋月圓,你是否驚嘆蘇軾不朽名篇?多見識這樣的榜樣,或許能造就興趣。正如杜蘭特仿麥迪,籃球興趣愈增;再如杜甫隨李白游天下,詩書興趣愈濃。榜樣的力量無窮,知榜樣兮,方能興趣愈濃、氛圍可就。
而讀書不懈,則是不息于表層,不安于現狀。面對晦澀難懂但有益的書,決不放過,須鉆之彌堅,深思其味。當真正看懂的那刻獲得的成就感,會讓人對書愈發產生興趣。若我們都能這樣堅持,興趣風帆可揚,全民閱讀可成。
全民閱讀,在于全民,老農尚且揚興趣之風帆,于閑暇時尋圖書一觀,吾輩又該當如何?是讓碎去的靈魂愈碎,做自甘墮落者,還是怡養讀書之興趣,為自強不息者?相信各位早有決斷。只愿人人皆可揚興趣之風帆,游無涯之書海!
【點評】
該文緣文題材料而發,提出“培養讀書興趣是營造全民閱讀氛圍的關鍵”的觀點,然后先闡明興趣養成與閱讀氛圍營造的邏輯關系,再闡明如何培養讀書興趣,營造全民讀書的氛圍。文章緊扣命題,論證層層深入,行文思路清晰;首尾呼應,結構嚴謹;聯系現實,使作文富有現實意義;舉例翔實,與說理有機結合,充分體現了議論文的特點。語言簡練,句式變化多姿,顯示了作者具有較為扎實的語言及文化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