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瀟
(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 產科,河南 靈寶 472500)
胎盤早剝是子癇前期患者嚴重并發癥之一,發病迅速,病情進展快,若未及時處理,可引發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產婦休克等嚴重癥狀,危及母嬰安全[1]。因此,尋找能對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風險進行早期預測的指標,對于臨床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改善患者妊娠結局具有重要意義。房靜等[2]報道,胎盤血管功能異常會導致血管壁彈性下降,引起毛細血管變性壞死,血流流經子宮壁時,會于破裂的毛細血管處滲出,并積聚于胎盤與蛻膜之間,形成胎盤后血腫,導致胎盤自子宮壁逐漸剝離,最終形成胎盤早剝。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是一種多功能細胞調控因子,可參與細胞黏附、免疫調節、炎癥反應等多種生理病理過程,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影響血管正常功能[3]。胎盤生長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促進血管的形成與生長,維持血管正常功能[4]。由此可見,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可能用來預測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風險。本研究主要觀察血清galectin-1、PLGF 在子癇前期患者中的表達,并進一步分析二者對患者胎盤早剝發生的預測價值。
選擇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于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產檢并完成分娩的130 例子癇前期患者,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①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5]中子癇前期相關規定,且經產科超聲、實驗室、子宮動脈多普勒血流檢測等檢查確診;②均于本院建卡,定期至院產檢,并完成分娩者;③單胎、頭位妊娠者;④依從性好,可配合本研究相關調查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貧血等其他合并癥者;②妊娠前患有高血壓者;③先兆子宮破裂者;④合并嚴重免疫系統疾病或感染性疾病者;⑤羊水量異常者;⑥存在腹部外傷或創傷者。根據患者胎盤早剝發生情況將患者分為兩組,發生組(n=22)與未發生組(n=108)。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1 胎盤早剝判定與分組方法 胎盤早剝符合《胎盤早剝的臨床診斷與處理規范(第1 版)》[6]中相關規定:患者妊娠20 周以上,存在不同程度陰道流血、腹痛癥狀,可伴有子宮持續收縮、子宮按壓疼痛,胎兒心率異常,胎位觸診不清,且經實驗室、超聲等檢查確診。
1.2.2 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測定方法 患者確診子癇前期時,采集5 mL 的空腹外周肘靜脈血,室溫下進行離心操作(離心時間10 min,離心半徑10 cm,離心速率3 000 r/min),取血清,采用上海心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檢測血清galectin-1 水平,檢測方法為酶聯免疫吸附法;采用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檢測血清PLGF 水平,檢測方法為雙抗夾心酶聯免疫法。
1.2.3 基線資料采集 統計患者相關資料,包括年齡、確診子癇前期時孕周、產次(≥3 次、<3 次)、流產史(有、無)、剖宮產史(有、無)、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等。
采用SPSS 25.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通過Shapiro-Wilk 正態性檢驗計量資料正態性,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及曲線下面積(AUC)檢驗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預測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的價值。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全部130 例患者中,22 例發生胎盤早剝,占16.92%(22/130)。
與未發生組患者相比,發生組血清galectin-1水平更高,血清PLGF 水平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年齡、確診子癇前期時孕周、產次、流產史、剖宮產史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將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作為檢驗變量,將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情況作為狀態變量,發生賦值為1,未發生賦值為0,繪制ROC 曲線(圖1)顯示,血清galectin-1、PLGF 單獨及聯合檢測預測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的AUC 分別為0.800、0.802、0.864,均有一定預測價值,且當血清galectin-1、PLGF 分別取35.915 ng/L、59.335 pg/mL 時,其敏感度、特異度較高。見表2。
圖1 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預測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價值的ROC 曲線圖
表2 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預測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的價值
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會降低胎盤血供,影響胎兒正常生長發育,嚴重者可誘發胎兒窒息,并導致產婦大出血、休克,對母嬰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黃曉花等[7]報道,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率約為17.71%,本研究全部130 例患者中,22 例發生胎盤早剝,發生率高達16.92%。因此,臨床應加強對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情況的重視,并尋找可早期預測胎盤早剝發生的相關指標,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
血清galectin-1 主要由胎盤母胎界面合體滋養細胞及免疫細胞合成與分泌,可參與胎盤植入及子宮螺旋動脈的重鑄過程,影響胎盤血管正常功能。血清PLGF 是一種存在于胎盤中的糖蛋白二聚體,具有促進新生血管形成,維持胎盤血管正常功能的作用[8]。而胎盤血管可為胎盤提供充足血供,當其功能出現異常時,會影響胎盤血供,引起胎盤遠端毛細血管病變、破裂,導致血液溢出形成胎盤后血腫,引發胎盤早剝。因此推測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對于預測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的發生具有一定價值。
本研究發現,發生組血清galectin-1 水平高于未發生組,血清PLGF 水平低于未發生組(P<0.05),初步提示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對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具有一定預測價值,分析原因可能為,血清galectin-1 高表達可刺激酸性神經磷脂酶釋放神經氨酸,降低B 淋巴細胞瘤-2基因蛋白產量,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與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 誘導的絨毛外滋養細胞凋亡,降低滋養細胞侵襲能力,導致子宮肌層過淺及子宮胎盤血管重塑異常,影響胎盤血供,進而導致胎盤遠端毛細血管出現缺血缺氧性損傷、壞死,血液自毛細血管損傷、壞死處流出,并積聚在底蛻膜與胎盤之間,形成胎盤后血腫,引發胎盤早剝。血清PLGF 與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具有相似的生物學活性,可刺激內皮細胞存活及遷移,加速胎盤新生血管的形成,維持胎盤血管正常功能,促進胎盤正常生長[9]。血清PLGF 低表達可影響胎盤血管新生及血管正常功能,引起胎盤發育不良或胎盤功能不全,影響胎盤正常血供,導致胎盤遠端毛細血管因缺血、缺氧出現病變、壞死,形成破裂出血,使得胎盤后血腫,從而導致胎盤自子宮剝離,形成胎盤早剝[10]。另外,本研究進一步繪制ROC 曲線對上述假說進行驗證,結果發現,血清galectin-1、PLGF單獨及聯合檢測預測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的AUC 分別為0.800、0.802、0.864,均有一定預測價值,且當血清galectin-1、PLGF 分別取35.915 ng/L、59.335 pg/mL 時,其敏感度、特異度較高。建議臨床今后可通過聯合檢測子癇前期患者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對其胎盤早剝發生風險進行早期預測,并制定針對性措施進行防治。
綜上所述,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對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生具有一定預測價值。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未長期觀察患者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隨孕周的動態變化過程,且未分析血清galectin-1、PLGF 水平與患者血壓控制的具體關系,今后還需進一步深入分析,以便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準確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