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樂,苗詩揚
(1.沈陽大學 經濟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1;2.西交利物浦大學,江蘇 蘇州 215028)
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便是我國現代化教育體制改革的當務之急。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是高等學校根據黨的教育方針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研究生的德、智(主要是創新能力)、體、美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培養目標的量化指標,并依此收集、整理、處理和分析研究生在校學習、生活、實踐等主要活動領域中反映出的素質的表征信息,對研究生作出價值或量值的綜合判斷的過程[1]。研究生評價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可觀的應用前景。
對事物的準確評價,不但取決于評價維度的完備性,信息采集的可靠性,而且取決于評價方法的科學性。依據不同的標準評價得到的評價結果是不同的,對相同的信息做不同的加工處理所得到的評價結果也是不同的。因此,設計完備的評價維度和評價因素是對事物做出準確評價的基礎,采集可靠的評價信息是對事物做出準確評價的前提,而選擇科學的評價方法便是對事物做出準確評價的關鍵[2]。
對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依據相應的標準,有些標準是常規的,而有些標準則是評價者人為制定的,評價者對評價標準的理解是影響評價結果的因素之一。因此,評價標準本身應該盡可能的明確和具體,盡量不要模糊和籠統,能夠數量化的盡量數量化,這樣可以給評價者對評價標準的理解帶來方便,避免和減少評價者認識上的偏差,從而使得評價結果更加準確。
決定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因素是多維度的,因此,理應采用綜合評價方法來評價研究生的綜合素質,綜合評價的方法很多,如主成分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灰色綜合評價法、距離綜合評價法等。評價研究生的綜合素質,曾有一些研究應用了模糊綜合評價法,但模糊綜合評價法應用了模糊矩陣的乘法,會導致一些信息的丟失。而距離綜合評價法已在眾多研究領域里得到了成功的應用:陳榮,李月(2006)利用距離綜合評價法進行物流中心的選址[3];楊建平,陶普(2007)將距離綜合評價法應用在工程招投標的決策之中[4];王道春,李永忠(2011)基于距離綜合評價法,建立了一個綜合評價知識管理績效的數學模型[5];劉蓮花(2015)基于距離綜合評價法對學術期刊的質量進行了綜合評價[6]等等。綜上所述,將距離綜合評價法用于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評價是可行的。
距離綜合評價法的基本思想是[7]:將被評價對象看作 維空間中的一個點,這個點的 個坐標就是對被評價對象的 個相關評價指標的評價值;確定 維空間中最優和最劣參考點的坐標;計算被評價點到最優參考點及最劣參考點的距離;則離最劣參考點越遠同時離最優參考點越近的點越優。這就是距離綜合評價法的基本思想。
(5)計算 個待評價對象到最優點及最劣點的距離(通常使用歐氏距離)
(6)評價結果:
距離綜合評價法是進行綜合評價常用的方法,它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公式⑨,一般的綜合評價法只強調越大越好(離最劣點越遠越好),而距離綜合評價法不但強調越大越好,同時強調越小越好,即離最劣點越遠同時離最優點越近越好。
關于距離綜合評價法,需要作如下的改進:
1)原距離綜合評價法對數據進行統一方向及無量綱歸一化處理時,對每個取
2)應用距離綜合評價法的另一個關鍵就是各指標權重的確定,變異系數法確定的權重有其科學的依據,根據④、⑤兩式可以看出,權重與因素的標準差成正比,與因素的均值成反比,即數據離散程度越大、平均值越低的因素權重越大,而數據離散程度越小、平均值越高(大家做的都很好)的因素權重越小。但是如果一種客觀的權重分配方法不能體現決策者對不同指標因素的重視程度,甚至出現確定的權重與指標因素實際的重要程度相悖的情況時,可以采用德爾菲法(專家調查法)進行干預,用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方法加以調整。比如:客觀(變異系數法、主成份分析法、多目標規劃法等)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為:主觀(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環比評分法等)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為:則可取為綜合權重,其中可稱為協調因子,取得越大,越重視客觀;取得越小,越重視主觀。
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第一個關鍵就是確定評價維度和評價因素,就是評什么,由誰評。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評價應該包括主觀評價及客觀評價兩個維度:主觀評價包括導師(包括輔導員)評價和同學評價;客觀評價包括基本素質評價和研究成果評價。
主觀評價又稱感覺評價,是以人的主觀判斷為基礎,通過合理的組織形式,按照規定的評價內容和方法對評價對象進行評判的活動,主觀評價是從個人感覺的角度去評價,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有時是片面的、武斷的,會存在偏差。盡管如此,主觀評價也是不可缺少的,對很多問題的分析和判斷,所謂的專家評價都是主觀評價,研究生綜合素質的主觀評價來自導師輔導員評價和同學評價兩個方面。
4.1.1 導師及輔導員評價
研究生導師是指研究生的指導教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肩負著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崇高使命,導師在研究生的學習進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輔導員除了像班主任老師那樣引導和督促研究生的學習和生活之外,還能給你提供更多的學習和研究上的支持。因此,導師及輔導員對自己的學生是了解的,評價雖然是主觀的,但基本上是準確的。導師及輔導員對自己學生的評價應該包括:思想道德品質、愛崗敬業精神、學術專業素養、開拓創新意識等四個方面。
(1)思想道德品質
思想道德品質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映,包含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思想道德品質在人的整體素質中占有重要地位,社會發展需要人們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遠大的理想抱負,這是調節個人行為、處理個人與他人和社會關系的必需,人的道德品質差,社會和諧的程度就低,沒有人的道德品質的提升就沒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2)愛崗敬業精神
完成一項研究,雖然導師可以指點方向,但更多的是自我領悟,所以需要內心具有堅定的動力來驅動自己不斷前進。客觀上,導師不僅要面對多位研究生,還要處理自身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系列事務,因此難以時時關注你的工作、手把手地教你處理各種問題,這就需要每位研究生要具備自我驅動的能力,也就是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
(3)學術專業素養
學術專業素養是指一個人具有的專業知識、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研究生的學術專業素養應該包括:扎實的本科專業基礎知識;縝密的邏輯思維;對問題的研究有耐心和恒心,知難而進;有團隊合作和溝通的能力。
(4)開拓創新意識
開拓創新意識是指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多接觸新鮮事物,更多的讓自己的思想變得開放,不要墨守成規,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用批判的思維發現新問題;思想解放是觀念更新的前提,是樹立創新意識的思想基礎,要樹立創新精神,敢于質疑,敢于批判。
4.1.2 同學評價
研究生在讀期間,同學之間朝夕相處,尤其是同導師、同項目組、同寢室的同學彼此了解的可能會更加深入,對對方的評價也應該是比較準確的。研究生同學之間的評價應該包括:人品道德修養、身體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社會科學基礎等四個方面。
(1)人品道德修養
研究生同學之間的人品道德修養評價可以從遵守社會公德,敢于同破壞社會公共道德的現象作斗爭,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孝敬父母,有奉獻精神等方面去考量。
(2)身體心理素質
人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不健康一切都是空談,身體素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心理素質是遺傳基礎之上,在教育與環境影響下,經過主體實踐訓練所形成的性格品質與心理能力的綜合體現。心理能力包括認知能力、心理適應能力與內在動力,對內制約著主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外與其他素質一起共同影響主體的行為表現。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衡量:性格品質的優劣、認知潛能的大小、心理適應能力的強弱、內在動力的大小及指向。對內體現為心理健康狀況的好壞,對外影響行為表現的優劣。研究生的身體心理素質可以從身體有無疾病、情商指數、承受能力,自律能力等方面去考量。
(3)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對他人的感情、動機、需要、思想等內心活動和心理狀態的感知能力,對自己言行影響他人程度的判斷能力;對他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的理解能力;從對方的地位、處境、立場思考問題評價對方行為的能力;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能力;與人交際的舉止、做派、談吐、風度等情感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強也能體現在團隊合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研究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可以從同學之間的關系及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愿奉獻的角度等方面去綜合考量。
(4)社會科學基礎
社會科學基礎是指人們在社會科學方面所具有的較為穩定的知識基礎和文化底蘊,可以理解為知識的廣度或知識領域的覆蓋面,文化底蘊不是學校傳授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指所具有的人文社科類的包括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也包括個人的興趣愛好及特長。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研究生的社會科學基礎可以從知識廣度、興趣愛好特長等方面去考量。
4.2.1 基本素質評價
體現研究生基本素質的因素包括:本科畢業院校、考研入學成績、在研學習成績、智力發展水平等四個方面。
(1)本科畢業院校
隨著勞動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開始看重“本科出身”,那么本科院校層次對研究生的質量有何種影響?有研究基于“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抽樣調查”數據,探討“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學歷對研究生質量的影響。結果發現:“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學歷對不同高校層次研究生質量均有顯著正向影響;而對“雙一流”建設高校研究生的正向影響更大且在維度上更全面。
(2)考研入學成績
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是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因素之一,我們雖然反對唯分數論,但也絕不是干脆不考慮分數。高分低能的現象確實存在,但低分不可能高能,因為考試本身也是一種能力。決定考試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來講,考研成績與研究生的綜合素質正相關。
(3)在研學習成績
研究生在讀期間的學習成績也是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因素之一,雖然前面已將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列入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因素之一,但入學考試成績并不能代表現在的學習成績,有很多實例表明,入學成績很好,但在讀期間學習成績很差。
(4)智力發展水平
智力商數的簡稱為智商,它通過一系列的標準測試測量人在其年齡段的智力發展水平。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律動能力等,主要表現人的理性能力。它可以體現大腦皮層特別主要是主管抽象思維和分析思維的左半大腦的功能。人的智力發展水平可以通過智商測試得到。
4.2.2 研究成果評價
體現研究生研究成果的因素包括:專業競賽獲獎、學術論文發表、科技項目研發、專業資格證書等四個方面。決定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因素很多,以至于我們不能完備的都列舉出來。但有些因素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就是說有些因素可以被與之密切相關的另一些因素代替。這樣就可以適當的減少評價維度與評價因素的數量,使評價過程更加簡單和可行。此外,評價因素也不是越多越好,評價因素過多,可能導致因素的作用相互抵消,不利于評價的準確性,因此,我們可以在眾多的因素中篩選出更加獨立的因素參與評價。比如,智商與高考數學成績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兩者之間可以相互替代、但智商和情商之間的獨立性較強,兩者之間就不宜相互替代。
評價維度 評價因素主觀評價 導師評價 思想道德品質、愛崗敬業精神、學術專業素養、開拓創新意識學生評價 人品道德修養、身體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社會科學基礎客觀評價 素質評價 本科畢業院校、考研入學成績、在研學習成績、智力發展水平成果評價 專業競賽獲獎、學術論文發表、科技項目研發、專業資格證書
(1)導師及輔導員評價:按思想道德品質、愛崗敬業精神、學術專業素養、開拓創新意識4 個因素以百分制綜合賦值后除以100 使其歸一化。
(2)學生評價:按人品道德修養、身體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社會科學基礎4 個因素以百分制綜合賦值后除以100 使其歸一化。
5.2.1 基本素質評價
(1)本科畢業院校評價
(2)考研入學成績評價
(3)在研學習成績評價
(4)智力發展水平評價
5.2.2 研究成果評價
在研期間參加專業競賽獲獎、學術論文發表、參與科技項目研發、取得專業資格證書等各項成果按不同級別計分求和后以全校最高分進行歸一化作為研究成果評價數據。
5.2.3 綜合評價
2)利用層次分析法或專家咨詢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向量:在導師評價、學生評價、基本素質評價及研究成果評價4 個評價指標中,導師及輔導員評價和學生評價是主觀評價,可以分配權重各0.2;基本素質評價及研究成果評價是客觀評價,可以分配權重各0.3;故權重向量可設為:
5)計算評價向量到最優點及最劣點的距離
對于研究生綜合素質的科學評價不僅取決于評價方法,更取決于評價依據和評價標準,也就是取決于評價的決策者,取決于評價者對評價標準的理解和設計。評價依據和評價方法的不同,當然會導致評價的結果的不同,如同電影金雞獎是由專家根據專業標準代表政府評出的,而電影百花獎是由大眾根據自己的興趣評出的一樣,我們應該科學地對待評價結果。同時需要說明的是:不同年級的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因素無論是內容還是數量都可能是不同的,比如,一年級的研究生考試科目還沒有那么多,實驗課還沒有開,畢業論文更沒有做等等。另外,不同時期采集的評價數據也是不同的,所以,對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評價結果是具有時效性;另外,由于評價因素最高標準的選取具有區域性,比如,考試成績的100 分只能是本校的最高標準,與其他學校的100 分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對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評價結果也具有相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