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湘云 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建筑施工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規模和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建筑企業若不重視稅務風險管理,將會對其稅務工作的有效性造成負面影響,并增加其稅收成本,從而阻礙其未來的發展。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建筑施工企業應該認真對待稅務風險管理,積極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并且要深入研究提高經濟效益,以便有效地控制稅收,降低企業的稅務和財務風險。
稅務風險包括違反國家稅收法律的行為、逃避繳稅、拒絕支付稅款等。如果沒有遵守,這些企業可能會承擔罰款和其他懲罰。此外,違反稅收規則也可能損害企業的聲譽,導致消費者減少對企業的信任,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從而阻礙企業的發展。
1.增值稅風險
在施工企業生產經營中,材料采購費用和運輸費用中的進項稅額可能會導致稅務風險,因此,相關人員應該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如工程報價問題,企業EPC 項目通常根據計算工程量與定額單價制定投標報價,實行增值稅時,企業從采購到銷售都要繳納稅負,而EPC 項目的進項稅額通常不能被準確計算,致使增值稅發生較大波動,當實際的增值稅高于報價時的計算增值稅時,企業需要繳納的稅負較多。所以,在實際施工中,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工作,以減少增值稅的風險。
2.附加稅風險
“正稅”的附加稅是一種特殊的稅收形式,它不僅僅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征收,而且還可以被用于城市維護,因此,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附加稅的征收可能會帶來較大的稅務風險。由于各個地區稅務機關對附加稅的定義理解不同,導致附加稅的實際操作出現差異,從而形成稅務風險。對此,建筑施工企業在開始繳納附加稅之前,應該充分了解當地的稅收政策,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納稅決策,以避免可能出現的稅務風險。
3.所得稅風險
由于施工企業的項目規模較大,需要投入的資金也較多,一般來說,企業都會按照一定的步驟來支付工程款。由于企業所得稅的抵減、不合理的納稅扣除、不合規的扣除憑證,及對收稅政策理解不到位而未作相應的納稅調整等都會影響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上繳。因此,施工企業應該特別注意所得稅風險的控制,并加強對企業稅收的全面管理。
建筑施工過程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人力、機械設備,并產生一定的費用。為了減輕建筑企業的稅收負擔,國家對建筑施工項目的負稅項目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如有些成本項目不需要繳納稅款,有些成本項目費用可以采取簡易計稅的方法進行計稅,以此進一步降低稅負比例,使得企業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的福利,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建筑企業在日常運營過程中,由于其特殊性質,涉及的稅收項目眾多,這會導致企業的稅收成本大幅提升,因此,企業應該加強籌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種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如果沒有有效控制,不僅會增加稅收成本,還會對其他項目的經營管理產生重大影響,從而阻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稅務管理的關鍵在于進行全面的稅務籌劃,以便對所有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潛在風險。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運營,必須嚴格遵守稅法規定,并認真執行相關措施。
通過良好的項目管理和稅務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材料費用,確保項目質量,并充分利用營改增政策的優勢,使項目負責人購買高質量、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從而保證施工項目的高質量完成[1]。
許多建筑企業并未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稅務管理機制,這主要是由于部分管理者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缺乏對稅務管理的重視,缺乏積極更新稅務管理機制的意識,導致稅務管理效率低下。部分企業未能及時借鑒先進的稅務管理和風險控制方法,以及未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稅務管理的實施質量,而且也阻礙了建筑施工企業在稅務管理方面的發展,從而限制了企業稅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稅務管理時,應重點落實稅務風險控制,但目前部分企業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企業在構建稅務風險預警體系方面缺乏創新性,也沒有充分利用先進的稅務風險識別技術。因此,企業應加強對稅務風險的監控和預警,以確保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由于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對自身面臨的稅務風險缺乏認知,他們構建的稅務風險預警體系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距。此外,由于部分企業未能真正將預警體系付諸實施,或者只是形式上的執行,這也導致了稅務風險的不斷增加。
為了確保稅務管理的有效實施,企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稅務管理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作用,對稅務管理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審查,以確保該體系的長期有效實施。目前,許多企業的審計部門缺乏對稅務風險的深入認識,缺乏有效的稅務風險控制和監督工作。企業建立的稅務管理監督體系與實際情況不符,導致稅務管理效果受到影響。
建立一支專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團隊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夠為企業應對和處理各種風險提供人力支持。目前有些建筑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人員綜合技能不足,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的管理需求。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的人力資源短缺,能夠熟練掌握稅務風險管理的專家極其稀少。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絕大多數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任務都是由財務部門來完成的,但是他們卻沒有足夠的專業技能來掌握稅務風險的相關知識,從而無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稅務風險。第二,許多企業將追求經濟增長作為最高目標,忽略了內部管理團隊的建立,特別是稅務風險管理團隊。由于缺少專業和系統的培訓,一些企業雖然組織了一些培訓活動,但由于時間緊迫,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無法確保稅務風險管理的順利進行[2]。
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以確保其遵循嚴格的法律法規,并且在有效的監督和約束下,確保工作流程和員工行為符合規定。具體措施如下:第一,要想防止稅務風險的發生,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加強與各部門、員工以及分支機構之間的聯系,積極搜集有關稅務的信息,密切關注當地的稅務政策變動,及時向企業總部匯報,組織專家對涉稅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與有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以便獲取更為準確、完備的稅務信息。第二,通過制定詳細的崗位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稅務風險管理義務,并且采取嚴格的措施來規范員工的行為,從而有效地促進每位員工履行其職責,實現責任落實。第三,建立有效的風險監督機制,以企業內控為基礎,完善和優化審計監督體系,安排專業的審計人員進行實時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制定科學合理的檢查計劃,確保審計評估不漏掉任何重要事項。第四,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如審批程序、績效評估機制等,以有效地控制稅務風險,實現全面有效的稅務管理[3]。
隨著建筑行業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強化稅務風險管理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識別和應對各種風險,從而提高生產經營效率。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加強稅務風險預警體系的建設,以確保企業的長期發展。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第一,建立風險預警小組,由風險管理負責人牽頭,深入探究稅制改革背景下的稅務風險。第二,積極推進創新理念,不斷完善和創新風險預警體系,在確保施工企業資金充足的前提下,大力開發新型風險預警系統,并且為其升級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以保證軟硬件的持續更新。通過采取上述措施,企業不僅能夠更好地執行稅務風險管理要求,提升經濟效益,還能增強競爭力,有效應對增值稅、所得稅等風險。
為了確保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的稅務風險控制和監督至關重要。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加強對稅務風險的認知,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并以實際項目為例,加強對稅務風險的監督,以便更加全面、準確地把握稅務政策,從而提高稅收管理的科學性和合法性。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應該鼓勵企業內部的人員積極參與稅務管理監督,以便更好地執行稅務政策。針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應當加強機制的完善,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監控和控制體系,并設立相關的獎懲措施,以便及時發現和糾正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其中,對于那些不遵守相關規定的人員,應當給予適當的處罰,如罰款、記大過等。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如設立獎勵和處罰機制,以激發管理者的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參與稅收風險的控制和管理,從而有效地推進企業的稅收管理工作[4]。
為了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水平,需要組建一支綜合素質優秀的團隊。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定期招聘理論知識扎實、綜合素質優秀的應屆畢業生,以增強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能力。企業應該重視對這類人才的職業道德、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評估,并給予他們充分的福利待遇和發展空間,以確保企業能夠長期穩定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在日常工作中,企業領導應該積極傾聽應屆畢業生的意見,不斷改進并完善風險預警體系和控制機制。第二,企業應重視對現有員工的教育培訓,以提升其工作能力。培訓內容應包括稅務風險控制、戰略發展等,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培訓時間。為此,企業可以聘請專業人士進行業務培訓,或者邀請高校教師到企業進行專題講座,在特殊時期可以采用在線培訓的方式,如云課堂,來提升稅務風險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企業應該加強對員工的職業道德培訓,通過多種方式,如視頻教學、案例教學等,讓員工更好地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提升他們的職業道德水平和素養[5]。第三,為了確保培訓質量,企業需要定期對參與者的表現進行評估。如果評估結果不理想,則需要重新招聘新的學員,以確保他們能夠獲得更高的技能和知識。為了鼓舞員工的積極性,企業應該加強對優秀員工的獎勵和表彰,以此來喚醒他們的工作熱情,并促進他們的工作效率。
通過加強合同管理,精心挑選業務伙伴,可以有效地防止稅務風險的發生,從而更好地實現稅務管理的目標。首先,應當細化合同的編制和規定,明確發票提供方式、含稅與不含稅的金額、開票時間等一系列細節,確保其得到有效執行。其次,為了有效地管理稅務風險,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將其納入合同管理體系,要求稅務管理人員在審核和會簽合同時,從專業角度進行審查,并提出有益的建議。最后,還應該明確合同的考核標準,編制完善的書面考核記錄,以便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并督促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在規定的時間內,企業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完善合同管理,確保整改后達到預期的效果。此外,企業還應該明確各部門在合同管理中的職責,定期組織相關工作者進行跟蹤與檢查,以確保合同管理的有效性[6]。
首先,企業管理層應該加強對稅務風險的認識,并采取有效措施來防范這些風險,在內部進行宣傳,引導員工改變傳統的工作理念,培養正確的稅務風險意識,將這些意識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同時,通過對生產經營流程的深入分析,企業可以發現潛在的稅務風險,采取科學的措施來應對這些風險。其次,企業還應該了解稅收政策,使用先進的方法和技術來評估稅務風險,分析不同風險的破壞力和影響力,掌握它們發生的規律和條件,以便采取合適的措施降低稅務風險。最后,為了更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稅收風險,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稅收風險管理體系,并且建立一個獨立的管理部門,合理劃分部門職能,清晰地劃分每個人的職責范圍,必要時還要建立一個風險管理委員會,以便更好地進行決策和監督,從而提升稅收風險管理的專業水平[7]。
綜上所述,企業的財務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中稅務管理和風險控制是至關重要的。為了保證企業的長期經濟利益,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建立有效的稅收風險預警機制,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置可能出現的稅收風險。為了確保企業稅收的有效管理,應該加強對稅收風險的監督和管理,完善企業的稅務會計體系,建立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并且加大對所得稅、增值稅的管控力度,重視其他稅種的管控,同時也要積極開展納稅籌劃,以提升企業的稅收管理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有效抑制企業稅收負擔,從而降低企業在稅務上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