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摘要:乒乓球作為我國一項群眾基礎廣泛的體育運動,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在各類比賽中都獲得過優異成績。乒乓球運動員除了需要掌握高水平的乒乓球技術之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體能基礎,保持充沛的體能,維持自身技術動作高質量呈現。基于此,文章從乒乓球運動的體能訓練展開分析,首先分析了體能訓練對于乒乓球運動員的重大意義,然后探討體能訓練的主要內容,最后提出實施體能訓練的一些具體對策,希望能夠為業界同仁帶來參考。
關鍵詞: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主要內容;對策
乒乓球運動起源于英國,是從網球演化而來的一種運動項目。雖然乒乓球起源于國外,但是卻逐漸發展成為了中國的“國球”,因為中國乒乓球涌現了很多世界頂級的運動員,拿到了大部分世界級比賽的金牌,可以說在乒乓球領域,中國運動員處在實力壟斷地位。不過,這也意味著內部競爭非常激烈,從省隊到國家隊,以及其他的隊伍,都有很多實力出眾的乒乓球運動員,要想在激烈的競爭殺出重圍、嶄露頭角,就必須要保持艱苦且科學的訓練,不斷提高自身的乒乓球運動素養。體能訓練,就是乒乓球訓練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運動員必須具備強有力的體能支持,才能在比賽中打出精彩的表現。
一、體能訓練對于乒乓球遠動員的重大意義
對于乒乓球運動員來講,開展體能訓練,這具有重大意義,需要形成正確認識。
1.提高運動員身體素質
體能訓練的實施,對于乒乓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提升,可以起到積極意義。作為乒乓球運動員而言,從生物學角度來說,本身屬于人類機體,通過體能訓練,能夠讓身體素質得到增強,主要表現在靜態素質和動態素質兩個方面。靜態素質方面,通過體能訓練,可以讓乒乓球運動員的肺活量提高,這樣一次呼吸所吸入的氧氣量會更大,能夠為機體提供更多氧氣。此外,也可以提升耐力,在面對長時間、大負荷運動時,讓運動員能夠忍耐承受。動態素質方面,通過體能訓練,可以增強運動員力量,提升移動速度,提升反應速度等等。通過體能訓練的實施,能夠從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提高乒乓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1]。
2.提高乒乓球比賽成績
乒乓球運動員接受艱苦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參加乒乓球比賽,并且獲得理想的比賽成績。乒乓球比賽成績,和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存在關系,比如力量的強弱,會影響到擊球的速度和力道,力量越強,擊球的速度越快,那么對手就越難防守。再比如移動速度的快慢,移動速度快,在對手打出球路變化較大的球時,能夠快速移動到乒乓球的落點,做好回擊。如果移動速度慢,則可能無法及時到位,從而出現失分。再比如心肺功能的提升,能夠讓乒乓球運動員支撐大量的運動,到比賽后期也能維持高水平發揮。所以總的來說,通過體能訓練,讓乒乓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從而也能夠幫助乒乓球運動員提高自身的比賽成績。
3.減少運動傷病出現
在乒乓球運動中,出現運動傷病是很常見的情況。因為乒乓球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項目,下肢需要保持靈活的移動,上肢需要揮拍擊球,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有可能會出現傷病。而通過有效的體能訓練,提高乒乓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這有助于減少運動傷病的出現,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乒乓球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同時也能夠延長乒乓球運動員的職業壽命,能夠更長時間出現在賽場上。
二、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主要內容
體能訓練是一個宏觀性的概念,具體來說,涉及到多項不同的具體訓練內容:
1.力量訓練
力量素質是身體素質的基礎,這也是體能訓練的核心所在。針對乒乓球運動而言,力量訓練主要涉及到下肢肌群和上肢肌群的力量訓練。下肢肌群的力量訓練,主要是增加下肢的啟動速度和移動速度,上肢力量訓練的是為了提升乒乓球拍的揮拍速度和擊球威力。在力量訓練中,下肢和上肢的訓練是核心。除此之外,也還需要適當兼顧腰腹力量的訓練。因為在乒乓球運動中,需要來回跑動擊球,整個過程會出現身體扭轉的情況,身體扭轉就會牽扯到腰腹肌肉,所以也需要進行適當的腰腹力量訓練,協調上下肢的肌群運動[2]。
2.耐力訓練
耐力是指在長時間運動或是工作中,克服疲勞的一張能力。耐力和身體素質水平的維持時間長短存在直接關系。耐力較好,那么身體素質可以長時間維持在較高水平;耐力較差,身體素質就無法長時間維持在較高水平。對于乒乓球運動而言,比賽時間根據賽制不同,會存在一定差異。比如三局兩勝制,一般大約用時20-30分鐘;而五局三勝制,一般用時大約為30-50分鐘;而七局四勝制,比賽時間會更長。不過,比賽時長也和對手強弱有關系,如果實力差距明顯,那么比賽用時會大大縮短。通過耐力訓練,能夠讓乒乓球運動員,在比賽中較長時間維持高水平,這樣可以應對一些實力強勁的對手。
3.平衡訓練
在乒乓球運動中,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需要來回往返的跑動,這對于運動員的平衡性要求較高,保持良好的平衡性,才能應對各種不同的擊球情況。在體能訓練中,自然也就需要加入平衡訓練,這需要引起重視。因為維持身體平衡,需要各項身體器官參與進來,需要發揮出力量作用,調動身體多出肌肉。
4.速度訓練
速度訓練在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中,也是必須要重視的一個組成部分。速度訓練,主要是提高運動員的移動速度,確保能夠快速移動到乒乓球的落點位置,及時接球,避免丟分。
三、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注意要點
從實際來說,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涵蓋了多個不同的項目,在訓練實踐中需要予以有效的控制。而在開展訓練時,還需要把握到一些關鍵要點,確保能夠取得理想的訓練效果。
1.針對性訓練與系統性訓練相結合
對于乒乓球運動員展開體能訓練,既要從整體上,展開全面的訓練。同時也要針對運動員個體存在的短板,采取針對性訓練。因此在體能訓練的實踐中,就要保持針對性訓練和系統性訓練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具體來說,對于一支乒乓球隊,包含了多位乒乓球運動員。系統性訓練,是針對全體運動員所安排的固定訓練項目。而針對性訓練,是針對每位運動員個人所構建的單獨訓練計劃。因為每個遠動員的身體素質情況并不相同,在體能方面存在的短板也不相同。比如有的運動員移動快、靈活性好,但是力量和耐力不行,這就需要針對性進行力量和耐力的訓練。而有的運動員力量好,但是靈活性不佳,便需要針對靈活性展開專項訓練。所以,在整個體能訓練過程中,就需要保持針對性訓練和系統性訓練的結合,不能分開[3]。
2.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相適宜
進行體能訓練時,需要注意對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控制,保證二者相適宜。具體來說,二者之間應該保持反比的關系,也就是如果訓練量安排較多,那么訓練強度則應該適當降低。相反,如果訓練強度較高,那么訓練量這應該適當減少。比如針對下肢力量進行訓練時,采取了負重深蹲的訓練方式,負重20kg,可以安排20次下蹲。如果負重25kg,則可以減少到15次下蹲。如果負重30kg,則進一步減少到10次下蹲。訓練強度大,對身體的消耗也就更大,因此在訓練量上就要適當減少。相反,如果安排大量的訓練內容,那么就要控制強度,避免身體出現瞬時大量消耗。只有保持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相適宜,才能取得理想的訓練效果,同時保證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的安全。
3.體能訓練和技戰術訓練結合
乒乓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乒乓球技戰術水平,確保擁有足夠的身體素質,來支撐乒乓球技戰術的執行。也就是說,體能是乒乓球技戰術發揮效果的基礎。因此,在進行體能訓練的時候,還需要將體能訓練和技戰術訓練相結合,確保乒乓球運動員能夠在自身體能和乒乓球技戰術方面,實現同步提高。
4.科學化訓練
在對乒乓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還需要把握科學化訓練的要點,也就是要遵循科學的運動理念、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使用可靠的訓練設施,來對乒乓球運動員展開體能訓練。在以前,一些運動員由于訓練方法不科學,導致出現肌肉勞損,訓練始終無法達到理想水平,甚至乒乓球職業生涯早早結束。所以,在當前科技水平已經較高的時代下,體能訓練就必須要保持科學化。
四、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方法形式
1.力量訓練的方法
力量訓練是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要內容,主要包含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對于上肢力量的訓練,可以采取俯臥撐、引體向上、啞鈴、雙杠臂屈伸、推小車等方式。比如對于俯臥撐,可以要求女運動員每次進行3組訓練,每組20個。對于男運動員,則可以要求每組30個。在運動員能夠輕松完成這些訓練后,可以增加訓練難度,如負重俯臥撐,重量從2kg開始,逐步往上增加。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乒乓球運動員的上肢力量得到有效提高。
對于下肢力量的訓練,可以采取單腿跳、雙腿跳、蛙跳、臺階跳、杠鈴半蹲、杠鈴深蹲等方式來進行鍛煉。比如利用杠鈴深蹲,女運動員一開始可以上20kg的重量,一組10個,做3組,能夠輕松完成之后,逐步增加重量。男運動員可以一開始上30kg的重量,一組15個,做3組,后續訓練再逐步增加重量[4]。
對于腰腹力量的訓練,可以采用仰臥起坐、仰臥舉腿、兩頭起、實心球練習等方式來實現。
在進行力量訓練時,應該和乒乓球實戰動作保持契合,根據乒乓球實戰中肢體所要做出的具體動作,來專項安排力量訓練的方法,這樣可以讓乒乓球運動員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2.耐力訓練的方法
對于耐力的訓練,需要明確耐力的分類,根據人體生理系統特點來說,可以將耐力分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兩個方面,而心血管耐力又可以進一步分為無氧耐力和有氧耐力。在訓練時,需要有針對性的展開訓練。而針對乒乓球運動養來說,耐力訓練應該和乒乓球運動本身保持契合,著眼于對乒乓球運動的影響,又可以分為一般耐力訓練和專項耐力訓練。專項耐力訓練,就是指運動員長時間持續專注完成乒乓球運動專項工作的耐力,比如長時間揮拍、長時間來回跑動等,專項耐力訓練將耐力和乒乓球充分結合起來,體現出了乒乓球專業的特點。從具體的訓練方式來說,專項耐力一般可以采用多球組合練習或是不發練習,比如3分鐘左推+右攻練習、3分鐘推擋+側身攻+正撲手練習、3-5分鐘連續扣殺練習/3-5分鐘交叉步練習、3-5分鐘跳步練習等等。通過這些訓練方式,將乒乓球專項技術和耐力結合起來展開訓練,能夠切實提高乒乓球運動員的專項素養。
而對于一般耐力訓練,這是針對乒乓球運動員進行的常規耐力訓練,這種耐力訓練往往適用于大多數體育運動,主要是增強運動員的基礎耐力,比如中長跑就是最為常見的耐力訓練項目,1500米、3000米、5000米等,都是較為常見的耐力訓練項目。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3分鐘原地高抬腿、3分鐘跳繩練習等方式,來訓練乒乓球運動員的耐力。
3.速度及靈敏度訓練
乒乓球運動雖然是在乒乓球臺上進行比賽,場地面積小,范圍也不大,但是實際上比賽過程中,需要運動員不斷跑動,來回往復的跑動,對于運動員的速度及靈敏度,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在體能訓練中,需要針對乒乓球運動員展開速度和靈敏度的訓練。一方面可以采取一般性的訓練方式,比如通過加速跑。變速跑、突然性起跑的方式,對運動員的速度和靈敏度進行鍛煉。另一方面,要結合乒乓球項目本身的技戰術,來構建專項訓練,比如可以采取1分鐘定時的左右移動步法訓練,以乒乓球臺的寬度作為界限,要求運動員在1分鐘時間內左后跨跳,達到一定的回合數。限定時間,提高回合數,那么就會讓乒乓球運動員的左右移動速度不斷加快。再比如,還可以采取多球快速接球練習,通過發起機向運動員發球,以乒乓球臺為范圍,隨機調整發球方向和距離,并調快發球速度,運動員需要連續判斷乒乓球的落點和距離,并完成接球。通過這樣的訓練,能夠有效提升速度和靈敏度。
4.平衡訓練的方式
在乒乓球比賽中,很多時候會出現大幅度的身體側位移動,這需要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平衡能力,要在非常規身體姿態下完成接球,并保持身體穩定,不出現摔倒或是滑移等情況。對于平衡的訓練,可以分為靜態平衡和動態平衡兩類訓練模式。靜態平衡,主要以偏向于靜止的方式來鍛煉平衡能力,比如采取單腳平衡的訓練方式,運動員單腳站立,并完成前仰后伏等動作,整個過程要保持身體處于平衡狀態。動態平衡訓練,則是運動員需要動起來,在動的過程中,維持身體的平衡,比如單腳格子跳、平衡木等,都是比較好的平衡訓練方式。
五、結語:
綜上所示,加強體能訓練,對于乒乓球運動員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再具體的實踐中,要把握相應的訓練要點,從力量、耐力、速度、靈敏度、平衡性等方面著手,采取針對性的方法對運動員進行訓練,切實提高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素養和專項能力,提高乒乓球比賽成績。
參考文獻:
[1]葉青.青少年學生乒乓球步法和握拍技術高效訓練體系的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4):30-31+34.
[2]單明杰.乒乓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10):82-83.
[3]王天怡.高校大學生乒乓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104.
[4]韓雪嶺.乒乓球運動員的步法訓練重要性與方法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1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