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我有一個學生,作文寫得非常差。因為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直到疫情停工,我才第一次見到他母親。和孩子母親溝通他的學習問題時,我提了很多建議和方法,還寬慰她不用著急,一點一點補起來,哪怕進步速度慢,只要有進步就是好事。沒想到不到兩個月,這個孩子的作文水平突飛猛進,速度快到讓很多人驚訝。
之后在一次分享活動中,我專門邀請這個母親分享方法。站在臺上的她特別局促:“其實,我也不懂怎么教孩子寫作文,就覺得跟著作文書上的學肯定沒錯。我只是每周給孩子定一個主題,每天早上讓他讀一篇這個主題的文章,讀完一周再換下一個主題。孩子讀得多了,自己也就慢慢咂摸出滋味了。我現在就希望孩子能一直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就行了。”
后來,我也繼續了解過,他媽媽外出后,每天早上,仍然會堅持遠程陪孩子讀作文,風雨無阻。
果然,這個男孩之后一路向前,不但作文水平提升了,在其它學科上,也慢慢找到了類似的學習方法,用最“笨”的方法練習,并且一直堅持了下去。學期末的時候,整體成績提高不少。
李玫瑾教授曾說:“自律不是逼出來的,而是養出來的。”當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后,再從這些習慣中收獲到好的結果,才能加深內在動力,進而形成自驅力,自動自律。
(據搜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