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烏,從來不缺創業“神話”,有人說這里遍地是錢,也有人說這是開啟副業的第一站。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討論著去義烏創業、掘金,其中不乏一些從大廠裸辭的年輕人,想帶著自己在大廠累積的經驗,去義烏“闖一闖”。
組團到義烏游學
今年五一假期,小洋在社交媒體上刷到一條“95后大廠裸辭來義烏創業”的筆記時,感到很興奮。“大廠”“裸辭”“創業”這些標簽她都有,剛好朋友正在托她到義烏尋找供應鏈,并且她還擁有很多從大廠積累下來的電商資源和經驗,為什么不能去義烏試一試?
彼時,小洋剛剛從大廠離職。她認為,互聯網等多個行業從高速增長期開始逐漸放緩,落到個人,上升的空間變得更小。小洋覺得當下不如自己出來“折騰”一些事情。
有了想法說干就干,小洋來到義烏,白天一邊考察供應鏈、工廠,一邊幫朋友看貨。到了晚上,她就把白天拍的視頻照片整理出來,配上自己的見聞感受發在社交媒體,并發出詢問:“有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義務考察啊?找找商機。”“沒想到這條筆記一下子就爆了!很多人私信我說‘小洋姐,我想跟你去義烏。”
為此,小洋設計了一條2天2晚的義烏游學路線。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小洋已經組織了100多人來義烏游學,實地考察義烏的供應鏈和工廠。考察過程中,小洋還給學員們重點介紹了初次來到義烏容易踩的坑。“我設計義烏游學的產品定價很低,因為我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通過游學,結交優質的朋友,組建團隊一起賺錢。”小洋說,“因為參加義烏游學的都是想創業、做副業或者尋求轉型的小白,因此希望能通過游學幫助他們不走彎路,提高調研效率,避免被割。”
電商圈里的“黃埔軍校”
在互聯網工作的第一個5年,牛牛完成7次升職加薪,雖然目前還是一名互聯網打工仔,但牛牛表示,早晚要做自己的CEO,并給自己定下目標:計劃用下一個5年,突破舒適區,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自由之路。前不久,牛牛來到義烏調研,希望能開啟自己的一項副業。
在義烏考察了兩天的牛牛有很多收獲,“我發現,在義烏壓價的關鍵并不是話術和氣勢,而是懂行,懂價格的區間。比如知道這個東西成本是3毛,是我們從2塊砍價到1塊的底氣。”對此,牛牛建議想來義烏考察的小伙伴,提前做好功課,比如商貿城的分布、飾品的制作流程等。“做好預期管理,帶著問題來,避免失望。”牛牛說。
在義烏,除了靠個人單打獨斗去調研和跟隨游學團學習,還有一所被稱為電商圈里的“黃埔軍校”——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下稱“義烏工商職院”)。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創業教育的學校之一,“騎著自行車進校園,開著寶馬車畢業”的故事流傳至今,許多學生正是奔著創業學院而來。
在義烏工商職院尤其是創業學院,學生做生意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創業學院的新生入學后,學院會向學生開放報名,每個專業組建一個或兩個創業班。創業班的理論課程安排得緊湊,有更多實踐時間,但畢業要求也更高:每個學生都要“真金白銀”地進入市場做實踐,有自己的創業項目。
在遍地是黃金的義烏,創業仍須謹慎
如今網絡上有很多關于“源頭商家”“低成本飾品創業攻略”的帖子,給很多創業者們一種“只要來到義烏,找到源頭商家,就能拿到物美價廉的貨,就能成功創業”的錯覺。但到了義烏以后,卻發現有些商品還沒有網購便宜。
“價格和品質、渠道成正比,一分價錢一分貨。大家去義烏,如果是為了省去中間商賺差價是可以的,但如果為了幾塊幾毛,買最便宜的商品,那品質沒得看。”小洋說,“不管在不在義烏,我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要清楚你能否承受創業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如果能就去干,起飛后再調整姿勢。干之前都是問題,干之后只要努力、堅持、多看多想,有的是機會。”
(綜合《中國經濟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