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受眾視角下短視頻的展演空間生產與重構

2023-11-03 13:00:24王志峰趙博文
編輯之友 2023年10期
關鍵詞:受眾

王志峰 趙博文

【摘要】媒介技術的迭代促進了影像呈現的生態環境改變,短視頻創作技術手段的虛擬化、互動化、沉浸化,推動了接收終端的移動化、碎片化、私人化,賦予了短視頻傳播的新路徑、新表達。文章基于受眾視角,運用媒介環境學的理論框架,考量媒介技術對于短視頻的功能性意義,對網絡短視頻的創新發展和文化新變作出思考。

【關鍵詞】受眾 短視頻 展演空間 觀演關系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87(2023)10-088-06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10.011

在媒介生態的演變歷程中,視頻影像展演的觀受關系在不斷發生變化,基于媒介環境學視角考量這一觀受關系的語境,可以發現短視頻的展演空間作為影像意義傳播與建構的場所,不斷助推傳播內容和形式的升級,構建了新的傳播格局。近年來,短視頻的受眾傳播行為、消費行為、觀看心理成為研究熱點,數量龐大的短視頻受眾成為連接社會行為、審美心理、信息傳播的關鍵紐帶,“短視頻無論從內容還是傳播路徑上看,均是一種民間表達。此種民間表達很容易產生內容與受眾的廣泛性,并建立受眾與短視頻之間的情感共鳴”。[1]以短視頻受眾視角進行媒介傳播的策略研究,不僅可以幫助內容傳播者建立起更廣泛有效的傳播路徑與展示方式,同時還可以在貼合受眾需求、引導受眾習慣等維度,重構短視頻的生產機制與傳播鏈條。然而,當下短視頻與受眾的相關研究,大多關注受眾心理與行為本身,卻忽略了短視頻的本體,即其獨特的媒介價值與展演形態。本文嘗試運用展演空間這一分析視角,基于媒介環境學的理論框架考量這一觀受關系的語境,力圖揭示短視頻的展演空間作為影像意義傳播與建構場所的重要作用,即其不斷助推傳播內容和形式的升級,構建新的傳播格局,加快推動傳播方式向移動化、碎片化、私人化遷移。具體而言,本文擬在梳理視頻影像展演的媒介迭代脈絡的基礎上,考察短視頻展演空間的要素特征,論述短視頻賦能下大眾影像觀演關系的重構。

一、視頻影像展演的媒介迭代

學界對于展演空間的討論,往往集中在城市博物館、傳統節慶、戲曲/戲劇表演、舞臺互動等領域,但隨著表演媒介與觀看形式的變化,尤其是隨著短視頻成為大眾日常觀看形式,視頻影像展演的觀受關系也在發生變化。“媒介即環境”,媒介生態所描繪的是“利用媒體研究來維持一種相對穩定的人類文化觀”。[2]媒介技術的變革推動著社會的生活樣式和大眾心理的變化,并為當下傳統文化的傳播帶來新載體。媒介形態的換代往往體現為后繼媒介對過往媒介的功能性補救,新媒介的產生意味著新的傳播方式與相關行為的出現,與社會語境、文化空間等相互關聯。視頻影像在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中,有著不斷變換的展演空間。早期電視業的興起催生了紀錄片、綜藝節目、晚會等文藝形態,使得公共性議題在影像中獲得了具象化的表達,相關的社會事件與文化事項被影像的表達機制中介化為一套話語體系,形成了獨特的熒屏觀看儀式空間。美國學者詹姆斯·凱瑞提出了“傳播儀式觀”的理論概念,他認為大眾媒介的傳播“是一種行為方式,或更準確地說,是一種互動——它不僅僅是再現或描述,事實上它是對世界的形塑與建構”。[3]影像媒介所折射的展演空間,既承載著真實世界的鏡像話語,也提供了讓人們反思人生境遇、向往美好生活的可能性。隨著短視頻侵入并占領大眾的娛樂生活,基于受眾視角體察其媒介的空間展演作用,能夠更好地認知其對于現實的觀照意義。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大量興起、短視頻全鏈路營銷模式逐漸成熟,新興的短視頻載體既與電視媒體和鳴,折射出草根創作與主流話語之間的張力,也讓影像展演的個體空間輻射大眾文化的廣闊視域。在視頻媒介嬗變的過程中,用影像講故事是其展演空間不變的核心能力,也是媒介研究中往往被忽視的問題,表現為故事本性與媒介特性的脫節。有學者認為:“因為媒介介于人們與外部環境之間,時常被當作人們實際體驗的生活環境,當媒介成為一種日常程序,為使人們更多地關注媒介所傳遞的內容或媒介被使用的方式,媒介本身的價值和作用極易被忽視。”[4]因此,應以整體性的視野考察搭載故事的媒介本體。由此可以發現,媒介技術推動著各類文化形態完成現代元素的轉變,潛移默化地構筑觀眾的期待視野,并呈現出多樣態、圈層化的故事講述與傳播格局。媒介環境學探討的是“人們感覺、感知、體會、思考、認識、理解和再現周圍世界的方式,如何受傳播媒介固有的符號性質和感知性質的塑造”。[5]在這一理論視角下,我們要思考的是,短視頻作為一種媒介形式,具備了何種特定的展演方式,以及如何通過這種方式去觀照和講述周圍的世界。

二、當下短視頻展演空間的受眾生態

當代社會的讀者、聽眾、觀眾或者社會學意義上的受眾和大眾實際上是由大眾文化和大眾傳媒所造就的。[6]人們置身于短視頻所打造的媒介場域之中,而媒介技術在改變短視頻內容的同時,也使得該類文藝形態的展演空間發生改變,從而不斷拓新短視頻這一文藝類型,積極發揮其透視微生活、傳遞正能量的媒介優勢,帶來了網絡文藝觀念與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

1. 受眾本位:系統化的傳播格局

受眾觀是指媒介對受眾角色、身份和地位的整體觀念意識,是媒介從業人員的媒介觀念、 價值信念等在受眾角色認知中的反映。[7]當下短視頻媒體的受眾觀,本質上是一種基于網絡媒介傳播的系統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矛盾錯綜復雜,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系統觀念統籌網絡短視頻發展,網絡文藝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

首先,結構性的系統思維存在于對視聽內容模塊的規劃中,一些短視頻平臺通過構建優質內容相關話題矩陣,延展IP的孵化效應與生命周期,開發短視頻系列影視作品,形成特有的敘事方式、視聽奇觀與主題形式。抖音短視頻創作者朱鐵雄憑借“國風變裝”出圈,其短視頻內容涵蓋了變臉、舞獅、孫悟空形象等多重國風元素,汲取本土文化記憶,形成民族美學的特有展演空間。

其次,大眾視野的創作與傳播方式使得創作者與受眾之間相互聯通。以快手、抖音等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不僅存在著創作內容的展演,而且實現了基于社交關系的人際關系展演,即各用戶可以在功能區進行點贊、評論、互動、分享等操作,從而使彼此間具備了較強的交互性。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的網絡短視頻,通過各自的彈幕空間,形成了受眾共同參與、集體觀看的屏幕場域,既具有鮮明的田野色彩,也使得作品本身不再是一個封閉的文本,而是擴展為短視頻傳播中充盈的意義空間,短視頻彈幕的交流性反映了其用戶群體獨特的智性活動。

最后,當下的創作者應注重以整體性思維,加強短視頻在作品主題和導向層面的頂層設計、系統謀劃,如在重大和特殊時間節點推出的春晚題材短視頻、冬奧題材短視頻,圍繞傳統文化推出的傳統節日題材短視頻、傳統技藝題材短視頻等。近年來,不少文旅類短視頻尤其“出圈”,以各地文旅局領導班子為主要“表演者”的短視頻,掀起了帶動文旅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浪潮,四川甘孜州文旅局局長劉洪、新疆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長賀嬌龍等都通過民族風格的裝扮、古風意境的營造等,實現了在短視頻展演空間的另一身份塑造。

2. 受眾共享:聯袂化的跨屏體驗

在當下的融媒體語境中,從早期的多屏共生到橫屏與豎屏共存,不斷滿足著日益多樣的大眾觀看需求。可以說,自電影院建立之初,及至影視工業技術體系的建立,橫屏一直是視頻影像的主要展演形式,且觀眾群體對其更為熟悉。隨著短視頻的大量出現,以豎屏為主的觀看方式日趨常見,因此,B站、抖音、快手等平臺均設置了橫豎屏切換的模式。這尤其體現在一些影視剪輯類的視頻中,其本身的橫屏構圖更適于短視頻平臺的橫屏模式,而一些豎屏拍攝的視頻,則通過切換橫屏,獲得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一部分用戶盡管有著橫屏觀看的習慣,但也可以通過橫豎屏的聯動,實現觀看模式的自如轉換。這種橫屏與豎屏形式共存的網絡短視頻觀看體驗,滿足了當下觀眾對各類視頻的觀看需求。

在這種聯袂型模式下,短視頻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不斷擠占長視頻的市場空間,但這種新的模式也為長視頻煥發新的活力提供了契機。首先,短視頻需要注入影視工業體系創作的優質內容,而傳統影視作品也同樣需要短視頻的宣傳流量,從網絡微短劇、豎屏劇等新興形式可見一斑。這些劇集除了添加部分短視頻相關原創內容之外,其主要內容往往是相應電視劇、網絡劇爆款作品的衍生,如愛奇藝平臺推出的充滿奇聞怪談、珍禽異獸乃至異能人士等奇觀元素的《唐朝詭事錄》,在播出后獲得了口碑與市場的雙豐收,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抖音平臺緊接著推出的衍生劇《大唐來的蘇無名》,收獲了“每集開頭的獨白可以看出編劇的功底比同類短劇要好太多”,“ 好看是好看就是太短了,不過作為過渡,還是可以接受的”等好評。短視頻《中國守夜人》利用全媒體渠道,采用不同媒介形式的協同敘述,基于手機+電視的雙屏互動,形成全網覆蓋的移動互聯矩陣式傳播。由此可見,短視頻的跨屏互動,接續了劇集的長尾效應,相比粗制濫造的原素材剪輯,能夠更好地反哺長視頻的營銷推廣,助推二者實現互利共贏。

當前,政府相關部門正在主導以合理化、動態性的系統思維規劃短視頻的受眾空間。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隨著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施行,國家文化專網加速建設,網絡短視頻的傳播獲得了更為開闊的空間,也具備了與電視等傳統媒體一道發揮數據支撐作用的可能性。如快手平臺將算法機制與平臺普惠、公平價值觀相融合,把流量的分配權交予用戶自身,更好地填補了短視頻產業的需求空白,使得文化消費與傳統業態巧妙地嫁接于商業領域的產業融合與運營,獲得市場青睞。

3. 云端受眾:直播化的演繹空間

隨著短視頻直播技術不斷成熟,網民的觀看習慣以及消費習慣逐漸向移動端、碎片化形式轉移,網絡短視頻直播快速發展,表現為各種“直播+”形式的出現,使得短視頻直播產業鏈結構日趨完善,為傳統的網絡視聽行業拓展了云端這一嶄新空間。學者朱靖江等認為:“短視頻社交構建起的虛擬社區中,內部社區成員的自我認同不僅在視頻拍攝和與陌生人的直播互動中被發現和形塑,更在‘快手和‘抖音所代表的城鄉身份文化分類中實現反身性重構。”[8]伴隨著短視頻直播的供給端和需求端的不斷下沉,不同群體的用戶都享受到了短視頻直播帶來的便捷,特別是草根創作者與大眾之間形成了雙向互動的橋梁。在傳統的營銷模式中,相關商戶為了吸引消費者,需要定期舉辦推銷活動或新品發布會等進行品牌營銷推廣,但舉辦線下推廣活動的投入成本較大,且傳播范圍十分有限,僅僅能覆蓋來到現場的一小部分消費者,無法解決活動結束后的二次傳播和用戶轉化等問題,營銷效果甚微。而短視頻直播的形式,則可以憑借直播+活動營銷的商業模式為商戶創造無障礙的展演空間,整合線上與線下的銷售渠道,既降低了前期的營銷成本,也擴大了其品牌在時間與空間維度上的影響力度。有學者指出:“以往強勢傳播、單向傳播的思維容易引起受眾的抵觸情緒,隨著新媒體普及后傳受雙方間界限的模糊,受眾對傳播內容擁有了更多自主性。”[9]如“大學生組團到淄博吃燒烤”的詞條曾登上抖音熱搜榜榜首,通過視頻營造的燒烤攤實景,輔以現場實錄的食客采訪,吸引了大量年輕受眾關注,直接助推了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

同時,眾多草根創作者借力相關熱門話題成為頭部網紅,隨后為其所在地的文旅事業代言,實現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追夢。如 “蜀中桃子姐”以美食、生活為標簽,在短視頻內容中創造出一種富有煙火氣息的藝術空間,在傳承中華美食傳統手藝的過程中兼備生活哲思;抖音短視頻創作者朱鐵雄的“國風變裝”視頻融合了川劇變臉、舞獅等技藝,輔以服裝和特效技術,收獲了廣泛關注,他的每個視頻均有數十萬乃至百萬次的播放量,促進了中華文化的代際傳承與精神賡續。通過短視頻傳播或直播助力商業活動,也可以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相關做法不僅風險較低,其盈利方式也越來越多元,既有商家為開展推廣而支付的服務費,也有觀眾對優質內容的打賞。當前,網絡短視頻和直播的盈利模式已具有流量收益、付費咨詢、內容營銷、打賞集贊等多位一體的多元變現功能,相關衍生產品的推廣、分成費用也相當可觀。

三、傳受一體:短視頻觀演關系的重構

當前,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當代社會生活的條件、社會文化的機制以及人的情感結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尤其表現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催生的短視頻觀演關系。短視頻觀演關系的構成與網絡傳播去中心的特征相貼合,傳統媒體的話語權威和自上而下的宣傳導向,被以個人為中心的互動傳播網絡逐漸取代,當今的廣大用戶既是視頻內容的接收者,也是視頻內容的創作者,而且可以自如地選擇視頻的內容元素。下文將進一步從娛樂秀場轉向文化標識、實景劇場轉向虛擬舞臺、淺層快感轉向內容主體三個方面論述這種觀演關系的嬗變及其對應的價值內涵。

1. 傳受互動:場景體驗與文化標識

短視頻從傳統的內容制作方式轉型為全新的視聽模式,走上了專業化、大眾化、精品化的路線。垂直細分類短視頻更加注重知識性與專業性,傳統視頻類型在時代語境中再次獲得了“青春”與“新生”。以影評類短視頻為例,在影院里優質作品稀缺的當下,大眾消費者更習慣于觀看影視解說類短視頻,重溫經典或獲取新片預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短視頻平臺上的影視解說賬號擔當了專業解讀的意見領袖角色,通過“搬運”剪輯后的影視片段進行二次創作,用較短的時間實現了用戶觀看一部長劇的需求。與此同時,解說的專業程度也與觀眾的偏好呈正相關,一些較為小眾的文藝片能夠獲得較為廣泛的關注,相關短視頻起到了作品推薦和深度解說的作用。

從本質上講,短視頻創作者走向精品化、品牌化道路,需要確定目標受眾、年齡階段、受教育程度、傳播圈層、用戶黏性及消費力等基本因素,并進一步明確創作團隊在地域、形式等方面的優勢,處理好文化標識與故事內容的關系。同時,要注重影像歷史時空與現實時空的跨越與映照,發揮真實影像資料的可視化作用。如“國家記憶”系列短視頻中,《淮海戰役備忘錄》中毛澤東手書的電文,《大魯藝》中魯藝文藝工作者的照片、筆記,均是一代人富有歷史厚度的文化記憶的見證。一些作品的展演空間運用設計時尚的數據圖式,有機融入具體的生命個體與場景,這種個性化的感官表現方式也增強了短視頻的可看性。依據真實人物與事件改編、講述了一批中國應急管理系統工作者故事的新聞類短視頻《中國守夜人》,在新華網、央視頻、人民視頻等平臺播出后引發熱議,很多網友在心潮澎湃中感受到了應急管理系統工作者這一職業的使命擔當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其中的諸多感人鏡頭也在Facebook、YouTube等國外主流視頻平臺獲得廣泛傳播和認可。

然而,數字時代各類媒體內容繁多且富足,促使流量成為了注意力經濟時代下的爭奪地,一部分媒體善于利用受眾群體的刺激點,制造特定的噱頭或段子。所謂“守正為本,創新為魂”,追求話題熱度與粉絲流量、營造性別對立、傳播虛假歷史觀等做法只會讓短視頻陷入低質洼地。筑就短視頻的本土特色,應在追求品牌化的過程中積極運用融媒思維,形成多平臺聯動,短視頻內容的創新應貫穿創作與宣發的各個環節。2022年7月,愛奇藝與抖音達成協議,長短視頻平臺開始合作對影視解說等類型的短視頻創作進行探索。愛奇藝平臺授權抖音,將其擁有信息網絡傳播權及轉授權的部分長視頻內容,用于短視頻創作,實現長短視頻展演空間的跨界交融。在相關協議的許可下,《長風渡》《以家人之名》《親愛的,熱愛的》等熱門劇集作品的二次創作,在抖音獲得了較高的熱度,從而再次提升了劇集的影響力。愛奇藝出品的網劇《一閃一閃亮星星》在抖音站內形成“暗戀天花板張萬森”等互動話題,話題內視頻播放量超過40億。這種長短視頻的聯動不僅為網絡視聽內容的推廣開啟了新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短視頻展演從時間維度做出了傳受關系的改變,由此進一步激發了網絡視聽行業的動力與活力。

2. 受眾載體:虛擬舞臺的空間升級

與博物館、戲曲、戲劇等傳統的展演空間相比,短視頻接觸受眾的展演形態是連接線上線下空間的數字屏幕。由于數字空間本身的媒介特征,短視頻展演天然地具有高互動性、高傳播性的場域特征,并由此形成了迥異于傳統媒介的影像組合性與舞臺虛擬性策略。從行業發展層面來說,網絡短視頻創作平臺應通過輸出正能量視聽內容、創新展演模式等手段,促進受眾空間的升級與發展。從作品生產層面來說,唯有創新才能推動高質量發展,而創作本身也需要創新。短視頻誕生的后現代文化語境,是一種漠視時間、歷史扁平化、拒絕宏大敘述的文化形態,在短視頻的展演空間中,現實生活的實景劇場轉換成了鏡像的虛擬舞臺。這里的虛擬舞臺包含兩重含義:一是通過短視頻的影像空間實現媒介特質的變化,如文字向影像的轉換等;二是不同媒介場景中觀看視角、人物身份乃至文化內涵的嬗遞。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創作的短視頻《內蒙古 一往無前奔騰+》,通過“手繪長圖+動畫短視頻”的組合形式,將卡通形象“奔小騰”置于一段融合手繪長圖、3D建模、音效等多種創新手段的草原場景中,其駕馭蒙古馬前行的歷程,也正是“一人、一馬、一條路”的設計理念和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的具象化展現。在這一卡通場景的空間演繹下,地域文化與民族元素實現了交融,并通過主題宣傳的統攝,拉近了與廣大受眾的審美距離,實現了虛擬舞臺的實景意義。

有研究發現,“曾經被大眾文化擠壓在相當逼仄的展演地帶的美聲、民族歌唱和器樂演奏等嚴肅藝術形式以生活美學的形態重新復活在廣闊的短視頻時空中。廖昌永、郁鈞劍、王麗達、于海洋等老中青歌唱家的聲樂表演,郎朗、于紅梅、陳軍等演奏家的器樂表演收獲了較傳統媒體中更為廣泛而持久的關注”。[10]一部分音樂類短視頻聚焦嘉賓和觀眾群體,在其搬演舞臺現場二次空間中,既回望中西方各類音樂誕生的輝煌歷史,也展望民族音樂的未來道路。綜藝節目《聲生不息》通過其抖音官方賬號制作了連續三季395個短視頻作品,運用短視頻的“畫中畫”展演空間,將節目嘉賓解讀舞臺現場、講述人生故事的畫面串聯,無論是林子祥、葉蒨文等樂壇前輩,還是以飛行歌手形式不斷加入的年輕樂者,都在短視頻中以蒙太奇式的組接進行呈現,形成了樂壇矩陣,使得這種新老歌手的形象交融的形式在短視頻的空間中,既表征著港樂的傳承不絕,也為當代青年提供了解國家歷史、體察社會新貌、探尋文化源流的契機。在節目組制作的歌曲集錦短視頻中,《男兒當自強》《海闊天空》等經典港樂呈現了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其中蘊含的奮發理念讓作品跨越了時空限制,使不同代際的觀眾與之產生情感共鳴,尤能激發當下青年群體的使命擔當和責任意識。

3. 受眾訴求:內容主體的深層探索

海德格爾認為:“從本質上看,世界圖像并非意指一幅關于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為圖像了。”[11]以圖像呈現為主體、以大眾接受為終端的短視頻,一方面在屏幕組合、跨端組合方面表現出更為靈活的協同形態,另一方面也在內容主體層面綜合運用多種元素,不斷實現對自身的深度開掘。短視頻以其富含娛樂性質的媒介空間,在傳播層面交融了語言、文字、音樂等多種形式,從而更加便利地打破傳播壁壘,尤其凸顯了視覺沖擊的力量。如此一來,短視頻的媒介空間作為一種新型劇場,更讓人們認識到文本和舞臺之間從未有過的和諧。但是,短視頻由過去娛樂性質的淺層滿足向文化意蘊的深層過渡,這一應然的話語訴求需要通過文化與媒介技術的共同努力才能轉變為實踐,從而在審美形象性感受與知識一體性解讀的層面讓受眾得到雙重滿足。在功能性層面,短視頻實現由知識科普向故事講述的轉變,也更利于行業生態的持續良性發展。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維度。

其一,短視頻影像展演參與主流價值觀表達。當前,網絡視聽行業漸趨規范,如2022年年初“網標”的使用凸顯了網絡視聽行業管理意識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網絡劇片報審的程式規范。在此情況下,網絡短視頻作品想要真正贏得大眾口碑,需要著力找準選題、講好故事。短視頻平臺沉浸化、移動化、交互化的方式為受眾帶來了便捷的觀看體驗,但在一些作品的內容質量方面,還需要避免空心化、雷同化、淺表化等創作問題。要想構建面向未來的傳播矩陣,各大網絡平臺應借助講好故事這一抓手,優化生產機制,合力營造規范的生態,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助力。如云南廣播電視臺“七彩云端”、云視網及全臺融媒體矩陣策劃的11集系列短視頻《民族之聲傳金句》中,藏族、傣族、佤族、傈僳族等民族的主播運用少數民族語言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期間的精辟論述,將全國兩會精神有效傳達到各民族的基層群眾之中,擴大了主流價值的影響力版圖。

其二,短視頻影像展演內嵌傳統文化的核心意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美學精神影響并根植于短視頻影像的表達,一些優秀的短視頻作品在為民族文化建檔的基礎上,也以其豐富的文化元素,向受眾提供了從過去尋找未來的契機,使得優秀的中華文化擲地有聲、有跡可循,幫助大眾建立深厚的文化自信。短視頻創作的精品路徑不僅源于題材的獨特性和故事的可看性,更關鍵的是一些精品作品蘊涵了個人與民族、地方與國家、當下與歷史之間的情感認同,肩負用小視頻輻射大領域的主體性責任,起到了維護民族文化安全、樹立文化認同的作用。隨著大眾文化自信的加強,戲曲等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日漸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在多個領域彰顯著獨特的風采。以戲曲題材短視頻為例,一些人因為喜歡德云社等曲藝社團的藝人而對傳統戲曲唱段產生了熱愛,如德云社團隊表演的《四郎探母·坐宮》中的“叫小番”,就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在當紅曲藝社團的流量引導下,這些團體的粉絲對傳統戲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新的媒體平臺不僅“改變了戲曲文化傳統的依托舞臺和口耳相傳的傳播方式”,而且“由于新媒體傳播成本低,較少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興趣愛好”,[12]從而創新了戲曲生存的生態格局和藝術表現形式,使得戲曲藝術的價值憑借多元的新媒體平臺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利奧塔提出,隨著社會發展,科學、文化、藝術的語言游戲規則發生了改變,而這也標志著當下的文化定位。毫無疑問,網絡短視頻展演空間的變化,不斷適應著不同時代語境下大眾的喜好,也反哺著創作者對短視頻內容和形式的創新與升級。一方面,隨著網絡短視頻內容創作與商業運作模式的漸趨成熟,短視頻平臺相應的管理制度也進入規范化、長效化階段,彰顯“網上網下同一標準、同一尺度”的管理思維。短視頻管理的規范化降低了生產者的工作成本,使創作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內容本身,在制度引導下探索資源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技術賦能下傳受關系的不斷升級,對網絡短視頻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謂“媒介即意識”,新時代語境下,更需要短視頻創作者始終葆有勇攀創作高峰的信心,堅持內容為王的創作導向。立足網絡視聽行業的新發展階段,當下的短視頻從業者應持續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平臺生態的良性格局,在對傳受關系準確認知的基礎上,豐富展演空間的形態,持續推動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昱君. 媒介系統依賴下的短視頻受眾研究[J]. 編輯之友,2020(7):74-78.

[2] 馬修·福勒. 媒介生態學:藝術與技術文化中的物質能量[M]. 麥顛,譯.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9:7.

[3] 詹姆斯·凱瑞. 作為文化的傳播[M]. 丁未,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19:76.

[4] 王一鳴. 中國故事國際傳播視野下網絡文學的本體結構與特性[J]. 編輯之友,2023(2):31-37.

[5] 林文剛. 媒介環境學:思想沿革與多維視野[M]. 何道寬,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1.

[6] 愛德華·索杰. 第三空間:去往洛杉磯和其他真實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 陸揚,等,譯.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

[7] 馬鋒.“受者本位”幌子下的“傳者本位”——社會轉型期“受眾即消費者”觀念本質論[J]. 新聞與傳播研究,2006(1):51-57,95.

[8] 朱靖江,高冬娟. 虛擬社區中自我認同的反身性重構——基于移動短視頻應用“快手”的人類學研究[J]. 民族學刊,2019(4):47-53,112-114.

[9] 鄧秀軍,唐斯琦. 跨文化傳播視閾下城市形象短視頻的符號整合與文本重構[J]. 中國電視,2022(9):79-83.

[10] 戰迪. 短視頻展演的數字審美與情感邏輯——基于“非常規數據庫”的視角[J]. 現代傳播,2022(5):120-126.

[11] 海德格爾. 海德格爾選集(下)[M]. 孫周興,譯.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899.

[12] 樊霄英. 傳播學視域下新時期群眾戲曲文化發展策略探析[J]. 四川戲劇,2021(8):161-164.

Prod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Short Video Exhibition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dience

WANG Zhi-feng1, ZHAO Bo-wen2(1.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Sanya 572022, China; 2.College of Theatre and Film,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1,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media convergence, the iteration of media technology affect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mage presentation and brings profound impact. Short video has been endowed with new path and new expression due to the virtualization, interactivity, and immersion of short video cre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mobility, fragmentation, and privatization of receiving terminal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dience, apply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edia environmentalism to consider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media technology for short videos,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s of online short videos.

Key words: audience; short video; exhibition space; spectator relationship

作者信息:王志峰(1976— ),女,山西大同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影視傳播;趙博文(1993— ),男,山西霍州人,山西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視傳播。

猜你喜歡
受眾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科技傳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36
淺析新聞炒作下受眾逆反心理
新聞傳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38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媒評論(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從受眾需求角度看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新聞傳播(2018年1期)2018-04-19 02:08:56
從受眾需求角度看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新聞傳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5:14
用心感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新聞傳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電視新聞如何獲得受眾信任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国产玖玖视频| 狠狠干综合|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欧美精品1区|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第一页|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99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啪啪一区| 欧美天堂在线|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岛国岛|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激情婷婷|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欲色天天综合网| 国产啪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91网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 五月天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亚洲日本www|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福利视频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欧美区国产区|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伊人久久婷婷| 亚洲视频色图| 日本国产在线| 日韩在线视频网|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色综合4|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av在线无码浏览|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五月天天天色|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yxsp|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