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瑩 席偉娜 李芳菲
葉縣:“五星”創建
點亮鄉村振興“滿天繁星”
8月13日上午,走進葉縣辛店鎮南王莊村蓮花庵村,寬敞整潔的道路、枝繁葉茂的桃樹林、別致幽雅的景觀長廊、優美恬靜的村內游園……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這個曾經的省級貧困村乘上“五星”支部創建的東風,愈發生機盎然。
“自從2022年我們村成功創建‘五星’支部以后啊,村里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以前村里環境特別差,現在村子環境一點也不比城里差,在家門口也能找到賺錢的門路,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辛店鎮南王莊村村民趙玉山高興地說。
近年來,南王莊村把“五星”支部創建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爭星出彩、全域提升”作為總抓手,以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和發展村集體經濟為契機,修通了村內道路,硬化了排間道,建起了村級光伏電站、村集體經濟標準化廠房、養豬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百萬元,近百名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昔日偏僻貧窮的山村變身全縣明星村。
南王莊村是葉縣創建“五星”支部的生動實踐,更是葉縣壓實各級責任,凝聚創建合力的一個縮影。
“‘五星’支部創建,摘的是星、干的是事、聚的是心。”據葉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谷中奇介紹,自“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葉縣迅速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縣四大班子領導分包到鄉到村,成立7個創星工作專班,開展城鄉提質工程,對每個擬創建“五星”支部的村提供不少于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同時,采取“線上+線下”的形式組織開展針對性業務培訓。截至目前,共組織縣、鄉、村“五星”支部專題培訓50余場次,培訓6000余人,實現組織、人才、項目、資金等各類要素向“五星”支部集聚,以創建帶動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保安鎮楊令莊村以融合賦能為切入點,籌措資金4000余萬元提檔升級基礎設施。馬頭山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帶動80余戶村民在家門口就業,累計為村集體創收650余萬元。田莊鄉東李村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總面積3000畝的東李紅鷹創業示范基地,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200萬元。洪莊楊鎮把發展“果蔬”溫室大棚項目作為促進農業增收的切入點,全鎮瓜菜面積達2600多畝,形成“兩瓜一菜”特色種植模式,各村村集體年收入均在8萬元以上,帶動周邊500余名群眾就業增收。
“我們通過發展特色種植,拓展產業鏈,建設加工基地,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讓村集體和老百姓實實在在拿到‘真金白銀’。”田莊鄉東李村黨支部書記李富青說。
2023年,葉縣計劃創建“五星”支部11個、“四星”支部66個、“三星”支部207個,并對創成“五星”“四星”“三星”支部的村,縣財政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3萬元獎勵。
如今,葉縣已經形成“人人知五星、人人談五星、人人創五星”的良好氛圍。2022年,全縣創成“五星”支部7個,“四星”支部48個,“三星”支部182個,呈現出“繁星滿天”的蓬勃創建局面。
“我們將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建立完善‘村+部門’‘村+部門+企業’等形式的黨建聯合體,圍繞鄉村整體發展,通過資源共享、服務共推、發展共商等舉措,推動‘五星’支部創建走深走實,著力形成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新局面。”葉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谷中奇說。
舞鋼:縱深推進“五星”支部創建工作
自“五星”支部創建活動開展以來,舞鋼市各級黨組織把此項工作作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高規格啟動、高站位部署、高標準推進 ,10個創建專班集中辦公、統一調度,縣鄉村三級聯動、上下貫通,形成步調一致、同心合力的良好創建局面。目前已創成“五星”黨支部2個、“四星”黨支部24個、“三星”黨支部88個,“三星”以上黨支部占52% ,創建得分在平頂山各縣(市)中排名第一。
近日,該市廟街鄉人頭山村被省委組織部授予“五星黨支部”,為了更好地開展下步工作,村黨員干部及村民代表匯聚一堂,就村容村貌、交通規劃、產業發展等逐一分析、安排部署,提升村莊宜居性和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而這也是舞鋼市縱深推進“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
做實黨群連心工程。該市把黨群連心工程作為推動高質量黨建和高效能基層治理的重要舉措,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和影響發展穩定的實際問題,努力在穩就業促創業、增加群眾收入,為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倡樹文明新風,創建和諧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等方面下功夫,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更好地疏通“堵點”、破解“難點”、祛除“痛點”。同時,強化有解思維,發揮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宣傳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的能力,真正讓“有困難找黨員”成為一種習慣,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為一種常態。
落實“八大助力”行動。該市把“八大助力”行動變成具體項目、創星要素,項目化推進落實,不斷提升行動質量成效。其中,鷹商助力行動注重村企對接共建,引進一批產業合作項目、共建一批“五星工坊”;金融助力行動注重金融精準幫扶,完善銀企對接渠道品牌,暢通信貸“綠色通道”;科技助力行動圍繞鄉村主導產業開展科技指導,培養科技人才;文化助力行動挖掘鄉土文化資源,發展鄉村舞蹈、曲藝、雜技等業態;青春助力行動整合青年企業家、返鄉大學生、青年志愿者等資源,與農村(社區)開展“五星”支部聯建幫扶活動;巾幗助力行動抓好“四組一隊”建設,引導城鄉婦女群眾提升就業技能,發揮婦女在各方面積極作用;慈善助力行動舉辦網絡募捐、扶貧濟難等活動,做好慈善幫扶工作;數智助力行動大力發展電商物流、直播帶貨等業態,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
抓實“五星工坊”建設。結合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瓶頸制約,舞鋼市通過調研分析,計劃通過3年的努力打造100個“五星工坊”,實現集體經濟薄弱村全覆蓋、“四星”以上村全覆蓋;實行“村黨支部+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模式,建立健全龍頭企業精準綁定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綁定農戶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圍繞來料加工、招工驛站、鄉土品牌、農旅融合、賦能創業這5種類型,由村(社區)、企業、部門、院所等結對共建,通過跨區域、跨領域、跨行業黨建聯建機制,利用黨群服務陣地、閑置房屋土地等創辦工坊式創業就業平臺,引導企業把合適的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農村,或結合發展鄉村旅游、高效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實現鄉村組織增能、產業增值、集體增收、群眾增富。
林州:用好三項機制做實“五星”創建
“五星”支部創建作為引領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直接關乎著鄉村振興的全局性、方向性,涉及面廣、涵蓋內容多,必須深刻領會其實質內涵,才能推動創建工作落實落地落效。
林州市姚村鎮將“五星”支部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用好“黨委推動、專班聯動、黨群互動”三項工作機制,多措并舉、齊抓共創,把五星創建各項工作做到了實處。
黨委推動,凝聚合力,創建工作再升溫。實行“1+5+N”工作機制,“1”即鎮黨委統一領導,“5”即5個工作專班強力推進,“N”即相關線(辦)各司其職、協同發力。黨委書記帶頭到創建“五星”“四星”支部指導創建工作,班子成員到分包村督促檢查,每周黨委會或班子會專題聽取“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進展情況,討論研究存在的問題短板及下步措施,使創建工作形成火熱高壓態勢。
專班聯動,干部助力,創建指導再具體。圍繞“五星”支部創建重點內容,依托每日晨會、工作例會、觀摩學習、督導檢查等載體,對機關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等人員培訓20余次,培養創建“明白人”,使其成為“五星創建一點通”。專班成員不定期到村開展業務指導,聚焦創建情況、優勢長處、難點痛點等,現場座談“兩委”干部、黨員代表,實地查看設施建設,翻閱創建資料等,幫助其明方向、找差距、想辦法,每月實現創建“五星”“四星”支部村、軟弱渙散村全覆蓋,創建“三星”村覆蓋50%以上。
黨群互動,齊抓共創,創建氛圍再濃厚。依托“干部包片、黨員聯戶”機制,實行“徒步串巷、上門服務”工作法,黨小組組長、群眾代表、后備干部等各自到分包農戶家中宣傳講解“五星”支部創建政策知識,聽取“星”級創建意見建議,提升群眾參與創建的積極性主動性。“五星”黨支部下里街村黨支部創新方法設立黨員承諾踐諾墻,多形式設置、懸掛“五星”支部創建版面,潛移默化中影響群眾多看多學多干,形成“有事找黨員,跟著黨員干”的濃厚氛圍!
“五星”支部創建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姚村鎮將牢固樹立“不在上游就是下游,不爭第一就是落后”的爭先理念,拉高標桿、自我加壓,吹響全鎮晉位爭先、競相出彩創“星”集結號!
平頂山:創新實施“五星”支部
創建八大助力行動
以花為“媒”“鬧”鄉村、以文為“介”“興”產業,這是平頂山創新實施“五星”支部創建“八大助力行動”后帶來的新變化。
深化“五星”支部創建、引領鄉村振興,短板在產業,瓶頸在動能。
如何補齊短板,為創“星”聚勢加力,推動創建工作質效雙升?平頂山市委組織部聯合相關市直部門,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土特產”文章的指示要求,創新實施鷹商助力、金融助力、科技助力、文化助力、青春助力、巾幗助力、慈善助力、數智助力等“八大助力行動”,最大限度地集成部門資源、整合各方力量、放大聚變效應,形成合力創建的強大聲勢。
4月6日,平頂山召開部署會議,全面啟動“五星”支部創建“八大助力行動”。會后,全市上下迅速行動,市直各責任部門堅持發展共商、結對共建、資源共享、服務共推、發展共贏,結合實際各展所長,把一個一個助力行動變為一個一個發展項目、創星要素、惠民實事,著力構建黨建引領、部門聯動、廣泛參與、合力創建的生動局面。
開展“八大助力”:實現部門所能
與創星所需相銜接
“各職能部門和責任單位,要擺正抓‘五星’支部創建與抓主業的關系,找準分星創建與助力振興的重合點、創星所需與部門所能的契合點,共同把創星‘總藍圖’變成晉星‘施工圖’”。動員部署要求擲地有聲!
平頂山開展“五星”支部創建八大助力行動,就是要對標“五星”創建任務,變一地一部門的“單打獨斗”為各地各部門的“聯建共建”,實現部門助力精準有效、鄉村發展紅紅火火、群眾活動熱熱鬧鬧。
鷹商助力行動,主要是鼓勵引導市域內企業和平頂山籍企業家創辦的在外企業,與農村黨支部開展結對聯建,引進一批鄉村產業合作項目。建立產業發展幫扶指導員制度,對2023年擬創建“五星”支部的村派駐幫扶指導員,幫助做好產業規劃、工坊布局、項目落地等工作。持續實施在外優秀人才“歸根”工程,引導鷹籍企業家返鄉創業。
金融助力行動,主要是開展“一縣一策”“一行一品”金融精準幫扶,引導金融機構圍繞村集體經濟發展、“五星工坊”建設、黨員群眾創業等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探索與城鄉合作、村企聯建等相適應的金融服務模式。抓好“信用村”“信用戶”評定工作,對全市“五星”村全部推行“整村授信”,暢通鄉村振興信貸“綠色通道”。
科技助力行動,主要是按照“一縣一業”,布局建設一批省、市級農業科技園區、星創天地,培養一批拔尖創新型和復合應用型農業科技人才。建立科技特派員助力鄉村振興服務體系,利用科普大篷車、流動科技館等,持續加大農村精準科普力度。
文化助力行動,主要是持續組織“送戲下鄉”,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重要論述、中央和省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部署、“五星”支部創建等內容,編排成戲曲、河南墜子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到鄉村巡回演出。組織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鄉土文化中紅色故事、鄉賢事跡、歷史故事等資源,發揮曲藝之鄉優勢,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演出項目、培養鄉村演出隊伍。
青春助力行動,主要是積極整合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高校師生等資源,組建協作幫扶團,開展“五星”支部聯建幫扶活動。打通青壯年創業就業信息服務“快速通道”,持續開展農村青年“紅馬甲”志愿服務,加大對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的關愛幫扶力度。加大推動建設青年就業創業合作項目,建好青年返鄉就業見習基地。在農村青少年群體中深入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持續鞏固“河小青”保護母親河、“青年林”建設等環保活動。
巾幗助力行動,主要是持續抓好“四組一隊”(發展組、權益組、宣教組、家風組、巾幗志愿者服務隊)建設,組織婦女群眾積極參與“五星”支部創建。深入開展“鷹城巧姐”培訓,組建“鄉村振興巾幗聯盟”,積極推動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手工編織、農村電商、休閑旅游等優勢產業發展。以“佑未來、護成長”為主題,對留守、困境兒童開展集中關愛或結對幫扶。
慈善助力行動,主要是持續做好“99公益日”網絡募捐活動,鼓勵社會組織、企業、愛心人士開展結對助學、幫助病殘、定點包銷農副產品等活動。推進“農村幸福家園”建設,組織開展助老敬老活動。
數智助力行動,主要是培育鄉村電商物流骨干企業,加強農產品冷鏈、倉儲等流通服務設施建設,推動建設“電商專業村”。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因地制宜引導建設一批數字農場、數智創客。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數字化管理,著力搭建智慧農業管理平臺,助力農業生產數字化、智慧化。
抓實“三個聯建”:推動助力舉措
與創星目標相匹配
“五星”支部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牽引性強的載體抓手,也需要能夠有效聯動各方的制度機制。
開展“五星”支部創建八大助力行動,就是堅持以黨建聯建為紐帶,開展常態化、多元化、優質化的組織聯建、項目聯建、發展聯建,通過聯動創建聚合大勢能、精準創建推進大落實、系統創建構建大格局。
組織聯建,突出互融共促,推動“村+部門”“村+部門+企業”等組建黨建聯合體,幫助指導村(社區)建強黨組織、加強黨員管理,實現組織相加、工作相融。
項目聯建,堅持項目化牽引,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幫助指導村(社區)對接企業、引進項目、領辦實事,實現送產業到鄉、送項目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
發展聯建,圍繞鄉村整體發展,通過資源共享、服務共推、發展共商等,實現一體布局融合發展、區域聯動協同共治。
開展助力行動,不是空對空,而是要把目標導向、供需導向、結果導向貫穿助力行動始終,實實在在幫助鄉村解決具體問題、辦好創建實事。
堅持目標導向,分領域制定助力行動目標體系,明晰工作怎么干、怎么抓。各個牽頭部門要認真研究政策,加強分析研判,強化精準指導,確保助力行動方向不偏、有形有效。
堅持供需導向,基層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部門能干成什么、我們就主抓什么,實現基層需求與部門資源的有機聯結、有效聚合。具體實施中,要結合“五星”“四星”創建規劃,把資源和力量向基礎較好、發展愿望迫切、能夠快速見效的鄉村傾斜,力爭發揮最大效益。
堅持結果導向,把實的標準、實的要求貫穿助力行動始終,力戒形式主義、功利主義,實實在在地謀事、抓事、促事,把八大助力行動變成一個一個具體的項目、創星的要素,不斷提升助力行動質量成效。
激活“三類主體”:實現創建格局
與創“星”動能相呼應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關鍵在干。
開展“五星”支部創建八大助力行動,就必須跳出“部門抓、干部干、群眾看”的怪圈,真正讓群眾成為“五星”支部創建的有效參與者、實施者。
“八大助力行動”,責任主體是各職能部門,承接主體是各鄉(街道)村(社區)黨組織,受益主體是廣大黨員群眾。激活“三類主體”作用,可實現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子落而滿盤活。
責任主體:要履行專項助力行動牽頭責任,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對照助力內容細化可視化、可量化的推進舉措。各職能主體之間要加強貫通聯動,推動部門把責任扛起來、將工作落下去。
承接主體:要主動對接溝通,完善“鄉村點單、部門派單”機制,引導部門資源、項目、人才等下沉到基層。圍繞創建中的難點問題,搭建聯建平臺,確保助力行動抓到點子上、落到項目上。
受益主體:要發揮骨干、基石作用,完善“黨員聯戶、干部包片、支部會商”等機制,放手發動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創建氛圍。
為確保“八大助力行動”取得實效,平頂山建立了高效聯動機制、督導問效機制、宣傳引導機制、亮曬評比機制“四大”保障機制,建立“周訪察、月通報、季展評”制度,表彰先進、曝光問題、督促整改,確保各項助力行動推進方向明確、方法對路、提質增效,形成大抓基層、大抓創建、比學趕超、力促振興的濃厚氛圍。
開展“五星”支部創建“八大助力行動”,言在耳畔,記在心間。平頂山以一次有目標有舉措的部署會,發出了一記以落實促落實的發令槍。
沒有捷徑,唯有實干。平頂山各地各部門已錨定方向、蓄勢待發,全市上下千方百計創“五星”、聚神聚力促振興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