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飛, 楊金艷, 韓瑞瑞, 穆亞娟, 高 玲, 景 慧, 錢麗鮮
(1.陜西省榆林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 陜西 榆林 719000 2.云南省老年病醫院內科, 云南 昆明 650011)
萎縮性胃炎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其病理學特征主要以胃黏膜萎縮、腺體減少為主,其發病原因受多種因素影響,與Hp感染、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使用、自身免疫等因素密切相關[1]。該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上腹疼痛、消化不良、胃酸分泌不足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導致胃部出血及胃潰瘍的發生。目前臨床上對萎縮性胃炎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過程的了解仍不完全,尤其是在免疫和炎癥反應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TLR4/MyD88/NF-κB信號通路與機體多種炎癥反應相關,其中Toll樣受體4(oll-like receptor 4,TLR4)是一種Toll樣受體,當機體感染時,TLR4被激活并通過與配體結合來啟動下游信號傳導,而激活的TLR4會與適配器蛋白髓樣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88,MyD88)結合,MyD88的激活又將導致NF-κB的激活和轉錄因子的釋放,在慢性萎縮性胃炎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NF-κB)的異常活化與炎癥反應的持續存在密切相關[2]。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則是一種由胃壁上皮細胞分泌的蛋白質,包括PGⅠ和PGⅡ兩種亞型,PG的分泌主要來自于胃黏膜腺體,因此胃黏膜萎縮可能會影響PG的分泌[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萎縮性胃炎患者血清TLR4、MyD88、NF-κB、PGⅠ、PGⅡ的表達變化及TLR4/MyD88/NF-κB通路與該疾病發生發展的關系。
1.1一般資料:采取回顧性研究方法,選取榆林市第一醫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期間經胃鏡取病理學組織檢查證實為萎縮性胃炎的患者98例作為A組、選取同期檢查確診的非萎縮性胃炎患者100例作為B組、健康體檢志愿者100例作為C組;三組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比較情況見表1,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三組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比較情況
A組、B組患者納入標準:①本研究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診斷標準參考《中國慢性胃炎診療專家共識》[4]中的標準,萎縮性胃炎患者的內鏡下表現主要有胃黏膜紅白相間,胃黏膜皺襞變平,甚至出現消失,部分胃黏膜血管顯露;胃鏡下可以見到黏膜紅斑出血點,黏膜粗糙或伴有水腫、充血、滲出;均為初診患者;非萎縮性胃炎主要是有淺表的充血、糜爛這些表現,病檢下和胃鏡下看不到明顯的腺體萎縮的這些癥狀;②所有胃炎患者均接受了內鏡檢查,其中萎縮性胃炎患者按照內鏡下分級分類標準將其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③Hp感染情況以14C呼氣試驗檢查結果為準。C組對象納入標準:①健康體檢志愿者為我院體檢中心收集的體檢對象,患者經胃鏡檢查無任何病變;②研究方案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并批準。排除標準:①伴有胃食管靜脈曲張等疾病;②患者伴有惡性腫瘤;③免疫系統疾病患者;④患者近4周內服用了治療幽門螺桿菌(Hp)的相關藥物或治療慢性胃炎的相關藥物(抗生素、紙質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等);⑤患有抑郁、焦慮等精神疾病或老年癡呆等;⑥嚴重的肝腎功能疾病等。
1.2血清檢測方法: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5mL,放入離心機內進行離心,離心速度3000r/min,離心15min,離心半徑10cm,離心后取上清液放入-70℃中保存,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TLR4、MyD88、NF-κB、白細胞介素-6(IL-6)、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Hp水平。再取部分血清標本通過免疫層析法檢測PGⅠ、PGⅡ水平,試劑盒選自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1三組研究對象的各項指標比較:A、B、C三組研究對象的TLR4、MyD88、NF-κB、PGⅡ、PGⅠ/IL-6、IL-1β、TNF-α在三組之間總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進行組間比較,A組患者的TLR4、MyD88、NF-κB、PGⅡ、IL-6、IL-1β、TNF-α高于B組、C組,PGⅠ測定值低于B組和C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的TLR4、MyD88、NF-κB、PGⅡ、IL-6、IL-1β、TNF-α高于C組,PGⅠ測定值低于C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研究對象的各項指標比較
2.2萎縮性胃炎患者是否合并Hp感染的各項實驗室指標比較:經14C呼氣試驗檢查,A組患者中Hp感染陽性患者74例、陰性患者24例,Hp陽性組的TLR4、MyD88、PGⅡ、IL-6、IL-1β、TNF-α高于Hp陰性組,PGⅠ測定值低于Hp陰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萎縮性胃炎患者是否合并Hp感染的各項實驗室指標比較
2.3不同病變分級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各項實驗室指標比較:經胃鏡檢查,內鏡下達到Ⅲ級病變的萎縮性胃炎患者27例、病變Ⅱ級患者43例、病變Ⅰ級患者28例;Ⅰ級、Ⅱ級、Ⅲ級患者的TLR4、MyD88、NF-κB 、PGⅠ、PGⅡ、IL-6、IL-1β、TNF-α測定值在三組之間總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進行組間兩兩比較,Ⅲ級病變患者的TLR4、MyD88、NF-κB 、PGⅡ、IL-6、IL-1β、TNF-α高于Ⅱ級、Ⅰ級患者,PGⅠ測定值低于Ⅱ級、Ⅰ級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Ⅱ級病變患者的TLR4、MyD88、NF-κB 、PGⅡ、IL-6、IL-1β、TNF-α高于Ⅰ級患者,PGⅠ測定值低于Ⅰ級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病變分級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各項實驗室指標比較
2.4相關性分析:采用相關性分析法,分析萎縮性胃炎患者TLR4、MyD88、NF-κB 、PGⅡ、PGⅠ與IL-6、IL-1β、TNF-α的相關性,結果顯示:TLR4、MyD88、NF-κB 與IL-6、IL-1β、TNF-α均呈正相關關系(P<0.05),PGⅡ、PGⅠ與IL-6、IL-1β、TNF-α無相關性(P>0.05),見表5。

表5 線性相關分析結果
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一種退行性變化,據統計,我國萎縮性胃炎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50%以上,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其患病率逐漸提高[5]。目前,萎縮性胃炎的治療主要依靠抗Hp治療、胃黏膜保護劑以及對癥治療等。然而,這些治療方法并不能完全或高效地治愈該疾病,因此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萎縮性胃炎的發生和發展機制,為該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TLR4是一種主要在免疫細胞表面表達的受體,它能夠識別和結合一類稱為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MPs)的分子,這些分子與病原體感染有關。此外,TLR4還可與其配體結合后,啟動NF-κB信號通路,導致炎癥相關基因的轉錄和炎癥因子的產生,MyD88則是一種重要的信號傳導分子,參與了機體調節免疫應答和炎癥反應。PG是由胃黏膜細胞產生的前酶形式的胃蛋白酶,包括PGⅠ和PGⅡ,PGⅠ主要由主細胞分泌,而PGⅡ主要由頸部細胞和壁細胞分泌,在正常情況下,PGⅠ和PGⅡ的分泌維持在一定的平衡狀態,在萎縮性胃炎患者中,PGⅠ和PGⅡ的分泌會發生明顯改變[6]。
本研究結果顯示,TLR4、MyD88、NF-κB、PGⅡ、IL-6、IL-1β、TNF-α的測定值A組高于B組,高于C組,而PGⅠ的測定值A組低于B組,低于C組,這說明上述檢測指標與萎縮性胃炎具有相關性。分析其原因為,LR4是一種重要的免疫受體,能夠識別來自外部環境和內部機體的損傷信號,從而激活炎癥反應。在胃黏膜中,TLR4的活化可以引起NF-κB的激活和IL-1β、TNF-α、IL-6等炎癥因子的表達升高,進而導致胃黏膜炎癥和組織損傷的發生[7]。具體來說,NF-κB是TLR4信號通路的下游重要節點蛋白,它可以促進炎癥因子的表達和炎癥反應的發生。IL-1β、TNF-α、IL-6都是促炎細胞因子,它們的表達量升高可以反映出胃黏膜的炎癥和損傷程度。正常情況下,胃酸的分泌受到復雜的調控機制控制,IL-1β適量的生成可以起到激活免疫應答的作用,同時發揮免疫監視的功能,而IL-1β的過度分泌可能干擾胃酸調控機制,導致胃酸分泌的減少,進而導致消化功能障礙,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進而導致胃黏膜的損傷和萎縮。IL-6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因子,在免疫反應、炎癥調節以及腫瘤產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當胃黏膜受到刺激或損傷時,炎癥細胞和免疫細胞會釋放IL-6作為一種應激性反應。IL-6的高表達可以反映出胃黏膜的炎癥和免疫反應程度。TNF-α是一種重要的促炎細胞因子,由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其他炎癥細胞分泌,TNF-α可以刺激炎癥細胞產生其他炎癥因子,如IL-1β、IL-6和IL-8等,形成炎癥反應的正反饋回路。其次,TNF-α可以引發細胞凋亡(細胞程序性死亡),導致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損傷和脫落,此外,TNF-α還可以影響胃黏膜血流和胃酸分泌,進一步加劇胃黏膜的損傷和炎癥反應。PG是一種存在于胃黏膜細胞中的無活性前體,在胃黏膜保護和修復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萎縮性胃炎中,由于胃黏膜細胞的萎縮和腸化現象的出現,導致胃底腺數量大量減少,從而導致PG的分泌量明顯減少[8]。
Hp作為螺旋狀革蘭氏陰性細菌,可寄生在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層與黏膜上皮細胞間,是導致萎縮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研究對是否感染Hp的萎縮性胃炎患者進行對比分析得知,Hp陽性組的TLR4、MyD88、PGⅡ、IL-6、IL-1β、TNF-α顯著高于Hp陰性組且在Ⅰ-Ⅲ級萎縮性胃炎病變患者中其水平呈遞增趨勢,而PGⅠ測定值顯著低于Hp陰性組同時在Ⅰ-Ⅲ級萎縮性胃炎病變患者中其水平呈遞減趨勢(P<0.05),這說明,在Hp感染與病變程度越高的萎縮性胃炎患者中其相關血液指標發生明顯變化,且變化幅度與病情嚴重程度及Hp感染有關。這是由于在Hp感染和病變程度較重的萎縮性胃炎患者中,免疫和炎癥反應更為活躍,TLR4和MyD88參與了免疫應答的激活過程,其水平升高可能是為了應對感染引起的炎癥和損傷[9]。PGⅡ是由多種細胞分泌的胃蛋白酶的亞型,其水平升高可能反映了胃黏膜炎癥和病變的嚴重程度。IL-6、IL-1β和TNF-α是促炎細胞因子,它們的升高表明炎癥反應的強烈存在,同時胃黏膜細胞的萎縮和腸化導致胃底腺的減少和功能下降,從而使PGⅠ的分泌減少[10]。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TLR4、MyD88、NF-κB與IL-6、IL-1β、TNF-α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進一步說明了TLR4、MyD88、NF-κB水平與萎縮性胃炎炎癥反應存在密切關系,而其中的相互作用機制為TLR4作為一個受體,可以激活下游的信號傳導分子MyD88,進而激活NF-κB通路,促進IL-6、IL-1β和TNF-α等促炎因子的表達和釋放,而這些細胞因子的增加反過來可以進一步激活炎癥反應,形成一個正向的調節環路。因此,TLR4、MyD88和NF-κB在萎縮性胃炎中可能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通過介導促炎因子的產生,參與炎癥反應的發生和發展[11-12]。
綜上所述,TLR4/MyD88/NF-κB通路與萎縮性胃炎患者病變程度、發生Hp感染有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調控患者炎癥反應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