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誠
8月31日下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3年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動員會暨廳系統家風傳承交流會舉行。
強調部署紀律教育工作、增強政治定力抵腐定力,藝術展現廉潔文化建設、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同樣的目的,不同的形式,300多名黨員、干部在動員會、交流會里接受了一次印象深刻的黨風廉政教育。
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對照“廉潔奉公樹立新風”的目標任務,省生態環境廳以加強廉潔文化建設為契機為載體為內容,教育引導廳系統黨員、干部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增強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思想自覺。
對照要求、統籌兼顧,
推進廉政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要求“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
結合主題教育“廉潔奉公樹立新風”的目標任務,省生態環境廳要求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把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主題教育的創新舉措、紀律教育的重要內容、模范機關創建的有效途徑統籌推進、抓好落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為做好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以文化人、啟智潤心,
培育廉潔文化
每天中午午飯后,省生態環境廳機關干部職工都會駐足廳大堂電子大屏前,細細欣賞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廉潔文化書畫征集來的優秀作品,享受來自身邊同事創作的“文化大餐”。
中華民族歷史上有無數清官廉吏、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廉潔事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厚德養廉、公而忘私、清正自守、光明坦蕩等豐富的廉潔思想。省生態環境廳在廉潔文化建設中注重從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營養、挖掘資源、開展教育,彰顯“文化味”。
邀請專家為廳系統黨員干部開展廉政教育專題輔導講座,組織廳機關黨員干部參觀中共三大舊址、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組織廳機關軍轉干部集中參觀廣州國家版本館參觀,組織老黨員結合環保工作變遷談感受,在省廳微信公眾號、《環境》雜志開設廉潔文化專題專欄,教育引導同志們強化理論武裝,增強政治定力抵腐定力;堅定信仰信念信心,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用革命文化淬煉公而忘私、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聽到四位老干部的環保變遷講述,我十分感動。特別是95歲的老局長講述1974年的環保白手起家的故事與創業精神,更是激勵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職盡責、艱苦奮斗。”一位干部感觸地說。
有效組織、廣泛參與,
務求工作實效
7月21日,省生態環境廳“廉潔文化建設”競賽決賽于舉行。12支隊伍你來我往、激烈角逐,隊員精彩表現獲得現場觀眾的熱烈點贊。
“通過以賽促學進一步提升理論學習效果;而且比賽設置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內容,也是一次讓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的廉潔紀律教育。”
根據工作方案,廣東省生態環境系統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主要任務涵蓋3大領域、8項內容、21個重點工作。為推動工作有效開展,省生態環境廳在廉潔文化建設中注重“三個性”。
活動組織的高效性。廳黨組印發工作方案通知,并制定工作清單,明確省廳及各地生態環境局工作任務和內容。在“書畫作品征集展示、知識競賽、家風傳承交流會”等三項重點活動中,廳機關黨委牽頭主辦,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等三個單位分別承辦,形成工作合力,推進活動有序開展。
活動參與的廣泛性。書畫作品征集活動,邀請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干部職工及其直系親屬共同參與,共收到317幅參賽作品。知識競賽活動,除了廳機關各處室、各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全部參加外,還邀請各市生態監測站、廳管社會組織同臺競技;在知識競賽初賽中,要求黨員人數較多的直屬單位黨組織,以黨支部形式參賽,從而吸引更多黨員參與,共有72個黨組織代表隊參加初賽筆試。
活動內容的趣味性。在家風傳承交流會中,各單位結合部門職責與工作實際,積極創作了不少好節目,如表演唱《山水徽章》、小組唱《堅守者》、情景劇《碧水清波惠民生》等。同志們表示在節目的準備與表演中自覺地接受了教育,作為綠水青山守護者的自豪感與責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