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丹,王 穎,朱平平
(西京學院,陜西西安 710123)
2020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其為教學改革和一流課程建設提供了指引。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的OBE 理念是實現課程建設、教學質量內涵式發展和學生綜合發展的根本途徑。W.G.斯派蒂(W.G.Spady)認為,OBE 是圍繞某一學習階段所有學生能夠獲得的關鍵結果,清楚聚焦和組織教學活動的教育理念[1]。將OBE 理念引入課程教學改革是教育研究的熱點,也是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的基本點。因此,文章將OBE 理念應用于“財務管理實訓”課程教學,從4 個維度探索改革路徑,以期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傳統“財務管理實訓”課程教學難以滿足國家對建設高質量一流課程的要求,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缺乏深度、考核標準單一等問題,不利于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教學目標過大,缺少分類別、分層次的具體目標描述?!柏攧展芾韺嵱枴闭n程教學目標以財務管理活動為基線,以學生掌握財務分析、投資決策工具、資本結構等知識為核心,以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為根本,難以對標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對產出導向的教學目標評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脫節,流于形式,難以有效支撐教學。
教學內容未體現產出導向,缺乏深度和廣度,缺少對知識點融合度的考量?!柏攧展芾韺嵱枴闭n程以項目化教學為依托,圍繞案例公司投融資、預算、財務分析等活動開展教學。學生基于決策理論和工具完成實訓任務,屬于驗證性實訓,缺乏深度。教學活動設計簡單,無法實現不同課程知識的有效銜接,難以滿足“兩性一度”的“金課”要求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
考核內容主要包括日常考勤、實訓報告及匯報、教師評價學生任務完成度和準確性等。評價主體單一,評價內容未考慮學生產出成果、課程參與度、團隊協作等。同時,教師評價存在較大主觀性,沒有對標教學目標,沒有針對不同實訓活動、不同學生能力及小組成員貢獻度設置評分標準,導致課程考核缺乏準確性、科學性和客觀性。
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將OBE 理念應用于“財務管理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構建“一基四維雙循環”的教學模式,具體如下。
“一基”是指以教學目標為基礎,根據同行調研、研討、畢業生反饋及企業對財務人才需求的調查,確定教學內容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點,從學生產出和企業需求角度設計教學目標,共分為4 個維度,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及產出目標。同時,每個教學活動應明確學生需達到的“四維目標”,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有助于評價教師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成效和教學目標達成度。
“四維”是指從定義學習產出、實現學習產出、評估學習產出和應用學習產出4 個維度提出OBE 理念在“財務管理實訓”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實施路徑。定義學習產出主要是重設教學目標。實現學習產出是通過重設教學內容、過程和活動,使學生分別擔任總裁(CEO)、財務總監(CFO)、市場總監(CMO)和運營總監(COO)等角色,基于虛擬仿真技術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擬企業運營,增強學生自信?;诋a出導向的多維度、多主體評價體系,對學習產出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即評估學習產出。學生在模擬經營中科學預測、決策,不斷復盤,總結得失、調整戰略,實現應用學習產出,為參加學科競賽、實習奠定良好基礎。
“雙循環”是指教學內容循環和學習產出循環,即建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以“戰略管理”“運營管理”“市場營銷”“風險管理”“財務分析”為主線,教學內容深度交叉融合的“一核五翼”的“大財務”知識體系。實現“戰略管理—預算—投融資—運營—營銷—分配—財務分析—戰略管理”教學內容循環,有助于學生對學科內容建立系統認識。學習產出循環是指以定義學習產出為起點,依托虛擬仿真技術,基于角色扮演和情境教學實現學習產出,通過科學評價學生產出結果和實踐應用情況,修訂學習產出的實施路徑。
文章從定義學習產出、實現學習產出、評估學習產出及應用學習產出4 個維度探討OBE 理念在“財務管理實訓”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具體如下。
以財務管理實訓運營活動為例,學生以團隊形式開展活動,小組成員分別擔任CEO、CFO、CMO、COO,各環節教學目標如表1 所示。
1.知識目標
“一核五翼”的教學內容貫穿始終,CEO 需要強化成員風險意識,審議重要資金支出,根據市場信息調整企業戰略。CFO 編制財務預算,確定企業籌資規模和方式,科學安排企業投資決策中的資金流出時間和數量。CMO 憑借市場營銷和運營管理知識制定企業營銷策略,選擇適宜的銷售渠道,促進產品銷售,并進行客戶信用調查。COO 基于運營管理和價值鏈等知識,測算應收賬款、存貨成本以調整企業信用政策和物資采購策略。通過輪崗制讓學生體驗不同崗位,助推學生構建多元、多層次、多維度知識體系。

表1 財務管理實訓運營活動流程各環節教學目標
2.能力目標
以團隊分工協作為核心,以解決不同情境下企業經營中的困難為主線,培養學生職業環境適應能力和專業勝任能力,以及協調跨部門、跨職能合作,處理各方利益沖突的人際交往和溝通協作能力[2];提高學生制定戰略,建設企業文化,傳達戰略理念和企業文化,推動團隊績效提升的領導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形成提供可視化決策數據的能力;培養學生職業環境適應力、市場感知力、果斷力、心理承受力及創新創業能力。
3.素質目標
以培養學生職業興趣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崗位能力并掌握企業所需財務人員應具備的職業技能為關鍵點,以學生明晰未來職業發展目標并將職業道德內化于心為落腳點,提高學生職業操守、社會公德和政治素養,實現素質教育。
4.產出目標
以學生提交的模擬運營企業經營報告(含logo、海報)、匯報PPT 及崗位實訓報告為產出成果。CEO 編制戰略地圖和現金預算表,規劃企業運營的頂層設計;CFO 合理安排企業資金來源和去向,編制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CMO 精準把握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渠道鋪設,妥善處理與客戶間的關系,編制并填寫訂單預測表、營運資本管理效率表;COO 籌劃企業物資采購和使用,制定企業需求表、采購計劃表和研發規劃表等。
1.重構教學內容完善知識體系
教學內容以價值最大化為指引,圍繞“四維目標”,實現模擬企業全運營流程統籌,融入戰略分析、生產運營、材料采購、投融資、產品銷售、渠道鋪設、品牌管理、數據處理、財務分析等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構建具有融合性、系統性和循環性的知識體系,推動課程實現“高階性”和“挑戰度”。
2.構建虛擬仿真實訓室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要求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將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于實踐教學是教育改革發展新趨勢。基于價值鏈的開放式虛擬仿真實訓室,利用VR技術模擬市場環境,使學生感受企業經營,體驗情境式商戰和博弈,培養學生競爭意識。游戲與學習共存的教學形式符合新時代學生樂于實戰與競爭的心理特點,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以及培養學生參與激烈競爭的良好心理素質。
3.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E.戴爾(E.Dale)的學習金字塔理論指出,學生在小組討論、做中學、應用中處于主動狀態,思維得到極大調動,兩周后學習保持率最高為90%[3]。教師在講授“財務管理實訓”課程時應采用情境式、體驗式教學方法,通過調整市場資料、經營規則形成不同情境,推動學生在頭腦風暴式的戰略制定、產品研發、渠道鋪設等環節中,體驗不斷獲得訂單占領市場的競技樂趣。每輪模擬經營結束后,教師以翻轉課堂的形式復盤運營得失,構建小組內自我反饋機制,實現教學情境性、學生親歷性、團隊成員情感交融性相統一,助推學生建立創新思維、邏輯思維和審辯思維[4]。
課程考核為了真實反映產出導向下的教學目標達成度,需要涵蓋“四維目標”。多元化考核模塊,課程成績構成如表2 所示。

表2 “財務管理實訓”課程多元化考核單位:%
1.平時成績
考查學生課堂出勤率、專注度和參與度等課堂表現,主要評價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的實現程度。
2.崗位績效
根據崗位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指標得分客觀評價學生目標獲得(表3)。

表3 崗位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3.模擬對抗
主要考查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達成度,根據模擬經營排名確定小組成績,鼓勵學生通過團隊合作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樹立團隊協作意識,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人才自主培養目標的實現。
4.團隊互評
主要考查素質目標達成度,即團隊成員通過問卷進行匿名打分。各崗位評價內容如下。CEO:整體戰略達成度、領導力、財務戰略、職能戰略和運營流程控制。CFO:團隊協作能力、崗位勝任力、資金充足度、報表準確度、溝通協調和公關能力。CMO:崗位勝任力、調研能力、渠道鋪設能力、預測準確度、訂單履行情況、專業能力。COO:計劃準確度、決策能力、規劃能力、營運效率、溝通協調能力[5]。
5.教師評分
教師評分包括實訓報告和實訓匯報,對應“四維目標”評價學生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和產出目標達成情況。主要評價學生對操作過程的控制、實操步驟的正確率、是否完成預定工作量、完成崗位任務效率、財務評價的準確度、實訓匯報的精神狀態及職業素養養成等方面。
OBE 理念強調學習產出,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以適應市場環境變化。學生通過參加EVC(全國高校企業價值創造實戰競賽)、沙盤模擬企業經營等學科專業競賽檢驗學習產出成效,實現“以訓促賽”“賽教融合”。實訓報告的撰寫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書面表達能力和寫作規范性,而且提高了學生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和“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活動的積極性。同時,“財務管理實訓”課程也為學生將來實習積累了實戰經驗,有利于學生獲得實習單位的認可。
教師將OBE 理念應用于“財務管理實訓”課程教學改革中,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實現“定義—實現—評估—應用—再定義”的“雙循環”,構建“一基四維雙循環”的教學模式,進而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高階性。多維度、多主體對課程進行多元化考核,增強考核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該教學模式有利于推動學生形成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積極參與的學習理念,是提高財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路徑,有利于應對產出導向下的專業認證、一流課程建設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