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美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南昌 330008)
妊娠糖尿病(GDM)是孕婦中常見的合并癥,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患病人數逐年上升,如未及時控制,可能引起胎兒宮內窘迫、巨大兒等嚴重后果,對母嬰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因此,臨床上對于GDM 孕婦應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預防并發癥的發生[1]。但目前大部分孕婦對該病缺乏正確的認知,自護能力較差,使得血糖控制效果有限[2~3],臨床應加強對孕婦的孕期管理,提高其自護能力,改善母嬰結局。其中運動及飲食干預是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干預方法,對降低孕婦血糖水平及控制胰島素抵抗狀態有著顯著效果。本研究探討聯合應用中醫飲食管理及中醫情志護理在GDM 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9 月至2022 年8 月定期產檢的妊娠糖尿病孕婦95 例為研究對象,根據干預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45 例,年齡20~34 歲,平均(27.19±2.13)歲;孕周25~32周,平均(28.53±1.79)周;初產婦28 例,經產婦17例。觀察組50 例,年齡21~35 歲,平均(27.23±2.16)歲;孕周24~31 周,平均(28.49±1.76)周;初產婦31例,經產婦1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符合臨床對于GDM 的診斷標準;(2)單活胎;(3)孕婦和家屬知情同意。
1.2.2 排除標準 (1)不良孕產史;(2)其他妊娠合并癥;(3)懷孕前有妊娠糖尿病病史;(4)合并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慢性傳染病、惡性腫瘤;(5)伴有精神疾病、認知障礙,無法良好地溝通。
1.3 干預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孕期管理聯合中醫情志護理干預。常規孕期管理包括定期產檢、用藥指導、飲食調理等。中醫情志護理:情緒管理,妊娠期間患者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中醫認為情緒不暢會影響氣血運行,進而影響糖代謝。因此,患者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過度焦慮。可以通過聽音樂、閱讀、與親友交流等方式來緩解情緒。睡眠養生,良好的睡眠對于身體恢復和糖代謝的平衡至關重要。患者應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可以嘗試一些放松的睡前活動,如泡腳、聽輕音樂等,有助于入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醫飲食運動管理。(1)階段運動干預:適量的運動對于控制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在臨床醫師的引導下進行瑜伽、體操等鍛煉[4],每日三餐后1 h 進行,每次30 min;在家中可以適當從事家務活,但是要避免過度的勞累;如在鍛煉過程中感到身體不適,則需立即停止運動。(2)中醫膳食調理:中醫認為妊娠糖尿病主要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因此飲食調理是重要的護理措施。建議患者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盡量選擇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食物,避免寒涼生冷的食物,以免影響脾胃消化功能。同時針對不同癥狀及體征給予不同的膳食調理,陰虛熱旺者,需清熱潤肺,食材以海螺、兔肉、海帶、菠菜、蓮藕、絲瓜等為主,不要食用太多的刺激性和甜食,也不要攝入太多的油脂。濕熱脾虛證者,飲食上要注意補津、清熱瀉火,食材可以選用鯉魚、泥鰍、水母、黃鱔、牛肉、芹菜、白菜、竹筍、蘑菇等,忌吃熏、烤、辛辣等食物。氣陰兩虛者,以補氣為主,食材可以選用海參、龜、牛肉、洋蔥等,控制鹽攝入量。陰陽兩虛者,則要注意滋陰補陽,食材可以選用鴿子、羊肉、黃鱔等,注意高纖維、低脂肪、低糖飲食[4~6]。兩組均干預2 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干預前和干預后2 個月,抽取肘靜脈血5 ml,3 000 r/min 速度下離心處理,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Cys-C 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Hcy 水平,試劑由廈門海菲科技公司提供,操作時需遵守相關規范進行。(2)血糖指標:比較兩組干預前和干預后2 個月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水平。(3)妊娠結局:對孕婦進行定期隨訪,并統計自然分娩、剖宮產、產后出血、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等妊娠結局的情況。(4)負性情緒評分。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兩組干預前和干預后2 個月焦慮抑郁程度進行評分,得分越高則負性情緒越嚴重。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Cys-C、Hcy 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血清Cys-C、Hcy 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血清Cys-C、Hcy 水平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Cys-C、Hcy 水平比較()

表1 兩組血清Cys-C、Hcy 水平比較()
?
2.2 兩組血糖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FPG、2 h PG 水平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FPG、2 h PG 水平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指標比較(mmol/L,)

表2 兩組血糖指標比較(mmol/L,)
?
2.3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巨大兒率、新生兒窒息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例(%)]
2.4 兩組HAMA 及HAMD 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HAMA 及HAMD 評分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HAMA 及HAMD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HAMA 及HAMD 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HAMA 及HAMD 評分比較(分,)
?
GDM 是一種妊娠期常見的合并癥,多發生在年齡超過35 歲的孕婦,容易導致剖宮產、巨大兒、先兆子癇等不良妊娠結局,不及時干預可能導致孕產婦及胎兒死亡[7~8],目前對于GDM 的治療主要是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有效控制,防止患者出現糖代謝異常,從而將其對患者和胎兒的影響降到最低[9]。當前,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中,最常見的就是胰島素,門冬胰島素能夠對機體糖分解和糖異生起到較好的抑制作用,增加機體對葡萄糖的攝入速率,從而起到了降糖的效果。但單一應用胰島素效果欠佳,且長期應用還會出現多種不良反應[10]。部分專家指出[11],對于GDM 患者,除了藥物應用之外,飲食控制和運動干預同樣十分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2 h PG 和FPG低于對照組。提示通過中醫飲食運動管理能夠對GDM 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在GDM 的發病機制中,不良飲食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攝入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等。GDM 屬中醫學“消渴”范疇,中醫認為GDM 與情志失調、飲食不節、臟腑虛弱有著緊密的聯系,飲食調理是GDM 防治的基礎,結合個體差異,對GDM 患者進行飲食運動管理,改善體內氣機失衡等狀況,維持GDM 患者的胃氣,促進臟腑機能的正常運轉,并對2 h PG、FPG 等指標的維持具有積極作用[12]。
有研究表明,GDM 患者體內血清Cys-C、Hcy的含量較正常健康人群顯著升高,并且與GDM 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13]。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Cys-C 和Hcy 水平顯著降低。提示對于GDM 的患者進行適度的鍛煉和合理的膳食控制相結合,可以明顯地減少GDM 的血清Cys-C 和Hcy的含量。階段性的運動干預可以讓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從而防止因長時間缺少運動而導致血管堵塞、硬化。中醫飲食管理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疾病等,制定出個體化的飲食方案,以一定的比例攝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維持體質量、血糖在合理范圍,從而降低血清Cys-C、Hcy 水平。
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應用聯合護理后,其負性情緒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GDM 孕婦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導致其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孕婦的治療依從性,影響血糖控制,不利于妊娠結局[14]。因此,在妊娠期進行適當的干預措施十分重要,對GDM 給予有效中醫情志及運動飲食管理干預,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母嬰預后[15]。此外,部分GDM 患者對于疾病未形成正確的認知,擔心糖尿病對自身及胎兒造成的不利影響,加重其負性情緒,甚至出現恐懼等心理障礙,不利于血糖控制。本研究結果提示,加強中醫運動飲食管理干預,有利于控制孕產婦血糖及減少負性情緒,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對妊娠糖尿病患者應用中醫飲食運動管理聯合中醫情志護理干預能有效控制Cys-C、Hcy 水平,改善不良情緒,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結局。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續將擴大樣本量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