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斯, 李紅帥, 郝佳慧, 劉 巖, 張 聰, 黃帶發, 劉艷霞
國家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 北部戰區總醫院 老年醫學中心 干二科,遼寧 沈陽 110016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狀動脈內不穩定的粥樣硬化斑塊破潰或者糜爛,繼發血栓形成導致的心臟急性缺血綜合征,屬于冠心病中較為普遍且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致殘率、病死率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4]。ACS的主要治療方式是介入治療,部分患者行介入術后,仍然會出現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影響患者預后[5]。傳統的危險因素評價方法及檢驗指標無法對ACS患者預后進行有效的評估和預測[6],如低密度脂蛋白低且癥狀不明顯的患者,也存在發生MACE的風險[7-8]。神經酰胺是一類重要的鞘脂,參與維持細胞的正常功能,調節細胞的炎癥和凋亡,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有關。但神經酰胺對已經接受介入治療的ACS患者遠期發生MACE的預測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討神經酰胺水平對接受介入治療的ACS患者發生MACE的預測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北部戰區總醫院收治的252例ACS患者為研究對象。隨訪至2023年5月31日,根據是否發生MACE將患者分為MACE組(n=39)和非MACE組(n=213)。納入標準:年齡45~60歲;符合《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診快速診治指南(2019)》的診斷標準,且完成介入術治療;臨床資料、隨訪資料完整,依從性佳,堅持口服他汀類降脂藥及降糖藥物。排除標準:妊娠期女性;惡性腫瘤;嚴重心力衰竭病史,心臟手術史,結構性心臟病病史;合并神經、精神疾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1.2.1 資料收集 收集患者的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既往史、體質量指數等,實驗室檢查指標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脂蛋白a、血糖、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肌鈣蛋白、N末端B型利鈉肽原等。將神經酰胺根據美國梅奧診所發布的神經酰胺風險評分標準進行風險評分[9-11]。
1.2.2 主要儀器及測定指標 應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HPLC-MS)法檢測血液中4種不同類型的神經酰胺水平,包括Ceramide 16:0(Cer 16:0)、Ceramide 18:0(Cer 18:0)、Ceramide 24:0(Cer 24:0)、Ceramide 24:1(Cer 24:1)。Cer 16:0-d7、Cer 18:0-d7、Cer 24:0-d7 、Cer 24:1-d7為相應神經酰胺內標。
2.1 MACE組與非MACE組一般資料比較 非MACE組總膽固醇低于MACE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MACE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非MACE組與MACE組一般資料比較
2.2 MACE組與非MACE組神經酰胺及其比值比較 非MACE組Cer 16:0、Cer 18:0、Cer 24:1、Cer(16:0/24:0)、Cer(18:0/24:0)、Cer(24:1/24:0)、神經酰胺風險評分均低于MACE組,Cer 24:0高于MACE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非MACE組與MACE組神經酰胺及其比值比較[M(Q1,Q3)]
2.3 Cox回歸分析結果 單因素Cox回歸分析發現,Cer 16:0、Cer 18:0、Cer 24:1、Cer(16:0/24:0)、Cer(18:0/24:0)、Cer(24:1/24:0)、神經酰胺風險評分、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ACS患者發生MACE的危險因素(P<0.05)。調整影響MACE發生的傳統因素后,Cer 16:0、Cer 18:0、Cer 24:1、Cer(16:0/24:0)、Cer(18:0/24:0)、Cer(24:1/24:0)、神經酰胺風險評分、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ACS患者發生MACE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Cox回歸分析結果
2.4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結果 根據神經酰胺風險評分,將ACS患者分為低危組(神經酰胺風險評分≤2分;n=136)、中高危組(神經酰胺風險評分>2分;n=116)。Kaplan-Meier生存分析結果顯示,中高危組總存活率為52.6%(61/116),低于低危組的63.2%(86/1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1。
2.5 ROC曲線分析結果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神經酰胺風險評分對MACE發生風險的預測價值最高,ROC曲線下面積為0.928(P<0.05);Cer 16:0、Cer(16:0/24:0)、Cer(18:0/24:0)、Cer(24:1/24:0)對MACE發生風險的預測價值較高,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53、0.778、0.726、0.789(P<0.05)。見表4。
表4 各因素對MACE的預測價值
鞘脂代謝與ACS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神經酰胺是動、植物組織細胞膜的一種重要的鞘磷脂,是細胞內的第二信使,參與調控細胞的生長、增殖、分化、凋亡等[13-15]。神經酰胺與傳統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關系密切。Mukhin等[16]研究發現,神經酰胺在動脈斑塊發育的區域更加集中。Li等[17]研究發現,神經酰胺尤其在低密度脂蛋白聚集的區域較集中,會促進脂蛋白滲入血管壁,妨礙正常血管的功能,與血管平滑肌的凋亡密切相關,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破壞斑塊穩定性。
ACS患者發生MACE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年齡、性別、血脂、血糖、體質量指數、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脂蛋白a、超敏肌鈣蛋白、N末端腦鈉肽前體、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吸煙、飲酒、用藥情況等。多項研究報道,神經酰胺在MACE的風險預測中具有重要價值[18-19]。本研究在Cox風險回歸模型中矯正了傳統影響因素后,神經酰胺及其比值、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MACE的影響因素;ROC曲線分析提示,神經酰胺風險評分、Cer 16:0、Cer(16:0/24:0)、Cer(18:0/24:0)、Cer(24:1/24:0)對MACE發生具有較高的預測作用。這提示,神經酰胺是MACE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對MACE發生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而總膽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的預測作用較低。本研究存在局限性,納入研究的樣本量小,發生MACE事件的患者數較少,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有待進一步進行多中心、大樣本、長時間隨訪的前瞻性隊列研究。
綜上所述,神經酰胺是ACS患者發生MACE的獨立危險因素,神經酰胺風險評分對MACE發生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