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立平
(宜興 214221)
紫砂壺與茶文化的關系源遠流長,是中國陶瓷的一朵奇葩,在世界陶藝之林中,紫砂也是中國陶藝的代表之一,其做工、造型、內涵都是陶藝中最為寶貴的特點之一,并且將繪畫、書法、篆刻等其它藝術形式融入到紫砂壺的創作中,形成專屬于紫砂特色的藝術氛圍,造就了紫砂藝術高超的藝術成就,在歷代文人雅士的幫助下,紫砂藝人不斷加強文學性的建設,使紫砂壺變得不僅僅是一件茶具,而是代表中國文化的特色產物?,F就以這把“和鳴壺”(見圖1)為例,展開對其造型特征和藝術韻味的詳細討論。

圖1 和鳴壺
紫砂“和鳴壺”的造型設計端莊優雅,整體的線條流暢干練、過渡順暢、比例勻稱,突出制作工藝的熟練運用,顯示出紫砂壺的匠心精神,作為陶藝品的代表之一,紫砂壺的魅力不光體現在出色的實用性上,更是能夠突出其中蘊含的藝術韻味,也是作為中國傳統工藝品,能夠將多種文化內涵融入到創作中,匯聚成專屬于民族特色的藝術品,這就是紫砂藝術獨到的文化底蘊。
“和鳴壺”壺型飽滿圓潤、造型別致,結構的處理十分嚴謹,輪廓清晰飽滿,線條流暢清晰,是一種對形制要求很高的制作,方中寓圓的器型結構使作品看上去十分有趣,造型的處理虛實結合,通過對點、線、面的結合,使整個壺器看上去更加立體豐富,尤其是在細致刻畫的細節上加入了大膽的聯想和創新,使作品靜中有動、趣味盎然。壺身由上即下慢慢變大,壺腹圓潤大度;圓足底座襯托起整個壺身,顯得挺拔有力;直流式的壺嘴短小精悍,出水流暢使作品看上去十分干練利落;半圓形的壺把使使用變得方便簡單;橋型的壺鈕讓整件壺器變得十分有趣,也給整件作品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昂网Q壺”的創作是一種哲學的文化,是一種藝術性的融合,也是一個民族審美的體現,更是現代人對于藝術的追求,紫砂的造型千變萬化、豐富多彩,同時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這是紫砂藝術與其它藝術的不同之處。
紫砂藝術的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變化,經過數代紫砂藝人的努力,吸收其它文化和藝術體系,收為己用,成為紫砂文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陶瓷藝術領域里的佼佼者,在日常的使用中,紫砂壺因其出眾的實用特征而備受關注,受到大家的喜愛。也正因為如此,紫砂被眾多藝術創作者設計成各式各樣的形象,豐富了紫砂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屬性,紫砂壺的創新之路是永無止境的,除了紫砂前輩給我們提供的創作素材之外,還應該結合時代當下的審美需求,做出一些大膽創新的嘗試,將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到紫砂壺的創作中,紫砂壺產自江南魚米之鄉——江蘇宜興,也是這片美麗、富饒、肥沃的土壤孕育了這一美麗的藝術產物,紫砂與茶是天生的絕配,以壺為體的紫砂是最佳搭檔,由于出眾的飲茶功能和內在的審美而深受大家的喜愛,紫砂的審美情趣與東方的文化氣質相符合,經過歷代藝人的努力成為了極具個性的藝術品。
宜興紫砂傳承至今日,已經成為了一張代表中國的名片,揚名四海。沒有歷史上眾多紫砂藝人的努力傳承和創新下,就沒有如今如火如荼的紫砂行業,因此我們如今在現代壺藝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應該做好新時代藝術創作的創新,運用更多新穎有深意的文化元素到其中,并且能夠將紫砂壺的內涵表現出來,這是一種文化的融合,也是一種藝術的發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紫砂藝術而言,如何更好地全面發展是行業最重要的問題,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不斷加強藝術與文化的融合,創作出更多具有文化內涵的作品,才能夠不被歷史所淘汰,堅守住自己的內心,才能夠創作出更多有深度的作品,因此我們也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學修養,提升自己對于藝術的感受,只有將有深度的內容運營到創作中,才會讓紫砂壺變得更具魅力,共同打造屬于紫砂的藝術體系,實現中國陶藝的全球化,也使中國紫砂走向更高舞臺的方向。
綜上所述,紫砂壺的藝術韻味是始終伴隨著造型特征的,紫砂因茶而起,因藝而興,正是因為紫砂壺的創作始終以深度文化內涵而被人所喜愛,這就是紫砂藝術的精髓所在,不卑不亢、不爭不搶,就這樣始終沿著自己的發展方向來努力,體現出紫砂人的聰明才智和獨具匠心,一件優秀的紫砂壺具備優良的文化和實用傳統,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不斷進行新的發展歷程,這對于紫砂藝術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這就是紫砂壺的魅力所在,也是能夠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