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宇
(西安翻譯學院,西安 710105)
園林景觀設計與陶瓷裝飾藝術之間息息相關。陶瓷由最初取材于土至以水成型、高溫燒制而成,整個過程皆以大自然屬性為載體,其是人類創造性活動的產物。園林景觀設計則是面向社會大眾提供舒適自然的生活休閑環境,以最大程度上滿足大眾物質與精神需求,且兼顧審美理念與時代底蘊。由此可見,陶瓷與園林景觀設計共同彰顯了文化底蘊、精神需求、個性發展等多層面。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陶瓷裝飾元素,不僅可以推動陶瓷產業多元化與長遠化發展,還可為園林景觀設計提供靈感與依據,同時可以豐富與完善景觀設計模式。二者相耦合時需充分考慮彼此功能、造型、色彩,以致力于發展園林景觀設計。
陶瓷造型可自由捏造,利用最為樸素的陶土原料呈現獨具美感與藝術價值的陶瓷藝術品,將陶土材料與釉料素材進行水火煉制,以充分發揮陶瓷裝飾藝術的真正價值。陶瓷裝飾元素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可渲染整個區域文化色彩,就區域特色與人工制造的完美結合促使陶瓷裝飾內容更為豐富,特色更為突出,從而凸顯簡約大方、別致典雅、肆意豪放、灑脫不羈、簡單質樸、個性分明的多重性特征,重現自然淳樸且自由自在的氛圍。
園林景觀是風景的突出性特色,是社會與自然無縫銜接的媒介,但近年來設計卻始終如一,對此必須進行園林景觀內涵與文化氛圍創新,以促使園林景觀深得社會大眾認同,充分釋放園林景觀生命活力。城市文化內涵會隨社會走向逐漸沉淀積累,象征著城市文化,而城市園林景觀則充分反映著經濟發展實力。城市綜合精神力的影響因素各式各樣,其中文化內涵便是靈魂所在。園林景觀在不斷發展的阻礙下可合理利用優秀陶瓷裝飾文化實現創新變革。陶瓷裝飾元素中蘊藏著豐富且悠久的文化精神與藝術工藝,其變更性顯著的造型設計、多樣性突出的色彩表達、寓意深刻的精神內涵等皆可深入園林景觀設計,激發景觀深層魅力。而且陶瓷裝飾元素滲透于園林景觀設計,可深化園林景觀文化底蘊,激發社會大眾興趣審美,強化城市精神文化特色。
陶瓷裝飾元素既能夠提升園林景觀藝術風格、人文情懷、民族文化等等,還能夠推動園林景觀設計產業穩定長遠發展。陶瓷裝飾元素的原料來自天然泥土,其具備無污染、絕緣性、無輻射等鮮明特征,且通過燒制的陶瓷可始終保持形狀不變,顏色鮮艷,且不會掉色滲水,燒制而成的成品吹干之后還具備抗腐蝕性、耐磨性、耐光性等等。相較于園林景觀中的金屬、玻璃、塑料等裝飾元素,陶瓷裝飾元素應用更加廣泛,效果更為理想。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通常是針對性設計各式各樣建筑物,而建筑物作為園林景觀設計主體,同時也是陶瓷裝飾元素的主要性載體。陶瓷裝飾元素怎樣充分實踐應用于園林景觀建筑設計早已成為研究熱點與關鍵課題,許多建筑工程設計師通過試驗設計可切實高水平、高效率將陶瓷裝飾元素應用于建筑設計中。其中獨具代表性的便是西班牙建筑師,喜歡在建筑物表層進行圖案設計與裝飾設計,常在建筑物設計時融入陶瓷裝飾元素,以美化與裝飾建筑物。
園林景觀雕塑設計中如果想要完全滲透陶瓷裝飾元素,必須將古典裝飾材料與現代化特色雕塑無縫銜接,以有效提升園林景觀藝術價值與美學價值,從而實現景觀環境美化。陶瓷裝飾元素是附帶自然屬性的材料,可充分將所設計景觀融入大自然,以此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當前園林景觀設計通常采用硬性雕塑,而通過陶瓷裝飾元素可為社會大眾提供溫馨舒適、親和安然之感,而且還可基于陶瓷裝飾元素的釉色多彩多姿特征向社會大眾呈現生命本質感受。雕塑作品與陶瓷裝飾元素的有機結合可形成鮮明且強烈的立體感,以助于社會大眾由合作視角舉辦觀賞性活動。園林景觀設計與雕塑的結合是彼此促進與彼此聯系的過程,不僅能夠為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打造簡單大方的裝飾特色,還能夠確保雕塑與周圍景物環境高度匹配,從而形成協調且自然的美感。例如高迪大師的拼接模式是陶瓷裝飾元素滲透于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手段,無論園林景觀內外設計皆會形成無可替代的顯著成效。
道路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成環境時擁有強烈主導性。道路不僅具備原始性交通性能,還具備社會公共生活展示性能。在道路建設時,陶瓷裝飾元素作為道路面裝飾性輔助,鋪裝材料多數會應用于人流量比較少的廣場走道或者公園小道等路段。陶瓷裝飾元素在園林景觀道路設計中的融入還擁有有效的美化作用,這主要是由于陶瓷裝飾拼接具備多樣性、復雜性,可輕松簡單調節環境周圍氛圍,還具備耐磨性、持久性,深受園林景觀設計師青睞。此外,陶瓷裝飾元素拼接于道路路面還擁有其他功能,若是部分區域陶瓷裝飾排列組合與社會大眾認知存在偏差,便可吸引大眾注意力,注重陶瓷裝飾元素所具備的氣氛美感。
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街標設計作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了給社會大眾出行提供方便,園林景觀設計師會規劃標識,以靈活應用于各種向站牌,并以細膩且鮮明的色彩、獨特且別致的造型,有效提高園林景觀設計藝術感與美感,從而切實改善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
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陶瓷新材料研發與實踐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科技推動下,陶瓷新材料不但美學特征得以優化,而且更具功能性與耐久性。基于先進陶瓷復合材料可顯著提升園林景觀強度與綜合性能;基于特殊表面處理技術可實現園林景觀自清潔效果;基于光敏陶瓷材料可在夜晚發光發亮。這些新材料的研發與應用進一步為園林景觀設計師與藝術家提供了更大的創造可能性。
基于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數字化制造技術更新發展,園林景觀設計與陶瓷裝飾元素也逐漸嘗試以數字化技術創新設計、制造。設計師可通過三維建模軟件實現精準化設計與模擬,從而在虛擬環境中呈現真實效果。而數字化制造技術可進一步實現定制化與快速化生產、精準化加工,以此提升園林景觀設計效率與質量。數字化設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為園林景觀設計師提供了更多靈活性與創造性,有效促進了園林景觀設計與陶瓷裝飾元素的創新性發展。
園林景觀設計開始高度重視與社會大眾之間的交互感與參與感,陶瓷裝飾元素也逐漸凸顯出智能化與交互式創新應用。例如以嵌入式傳感器與控制系統為載體,陶瓷裝飾元素可充分實現聲光動等多元素交互效果,打造獨具趣味性與情感性的真實體驗。另外,基于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等交互技術,陶瓷裝飾元素可實現與數字空間的無縫銜接,從而展現出豐富多彩且形式各異的內容。簡言之,智能化與交互式體驗設計為園林景觀設計與陶瓷裝飾元素相耦合帶來了更多的創新可能性。
現代化社會發展形勢下,可持續性早已演變為園林景觀設計與陶瓷裝飾元素所需著重考慮的因素。技術研發與創新則致力于尋求環保且可持續型材料、環境友好型工藝等,例如,探究并利用再生陶瓷裝飾元素,研發節能減排生產工藝,倡導可降解材料實踐應用等等。環境友好型與可持續性的技術創新與當前社會可持續發展需求高度契合,且為園林景觀設計與陶瓷裝飾元素相結合帶來了更為顯著的社會效益與文化價值。
園林景觀設計中陶瓷裝飾元素普遍應用于鋪裝、雕塑、水景等多個領域。園林設計師基于陶瓷色彩、質感、光影效果等特性的有效發揮,與自然環境或者其他材質元素相融合,從而實現整體協調與美學效果。例如可以陶瓷磚石鋪裝地面,打造豐富多彩的圖案與紋理;可以陶瓷雕塑藝術裝飾,為空間增添更多趣味與魅力;可以陶瓷材料制作噴泉水池,以營造獨特動感與流態。材質與元素的融合設計理念可進一步豐富園林景觀作品的視覺感,且可與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有機融合。
陶瓷裝飾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不能單純局限于傳統形式,還應充分重視創新造型與結構設計一體化建設。基于合理利用先進數字化設計工具與制作技術,園林景觀設計師可自由探索各式各樣形態與構造方式。例如,可設計抽象且流態感陶瓷雕塑,以彰顯動態感與立體感;可以曲線與幾何形狀打造極具韻律感與立體感的陶瓷裝飾元素,以提高空間視覺張力與廣度。創新造型與結構設計一體化可為園林景觀設計注入時尚潮流氣息,以此豐富園林景觀藝術感染力與觀賞價值。
園林景觀設計與陶瓷裝飾元素的結合還體現于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文化元素的耦合。園林景觀設計師可以運用陶瓷裝飾元素與藝術手法,將古典文化、民俗藝術、傳統民風等元素充分融入園林景觀中,以凸顯獨樹一幟的地域文化風貌與歷史文化內涵。例如,園林景觀建筑物或者雕塑設計時采用陶瓷裝飾紋樣,以傳統手法打造形態各異的圖案與細節;以仿古陶瓷制作園林景觀裝飾品,以增添景觀古韻感與文化感,從而促使園林景觀更具深厚底蘊與情感共鳴。
園林景觀設計與陶瓷裝飾元素的有機結合還需高度重視環境可持續性。園林景觀設計師可以對環保型可降解陶瓷材料進行裝飾設計,以減少環境負擔的同時,利用科技手段實現節能減排。例如,可以再生陶瓷材料循環利用廢棄物。
園林景觀設計與陶瓷裝飾元素相結合的成功案例屢見不鮮,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也非常多。其一,世博園陶藝館以陶瓷藝術為主題將陶瓷裝飾元素與現代建筑元素相結合,切實呈現了有機耦合藝術與科技的園林景觀設計。陶瓷裝飾與雕塑等元素在建筑外立面與室內空間皆實現了完美呈現,打造出了別具一格的藝術氛圍。其二,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旅游區以佛教文化為主題,將陶瓷裝飾元素與園林景觀設計高度結合,陶瓷裝飾與雕塑等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巧妙應用提高了儀式感與莊嚴感,為社會大眾打造了沉浸式的文化體驗感。其三,韶山紅船陶藝公園以陶瓷藝術為主題特色,以陶瓷裝飾元素為載體展現了革命領袖的真實形象與歷史事件。陶瓷雕塑與墻面等元素以獨特藝術表現力為社會大眾呈現了獨樹一幟的歷史韻味。其四,蘇州園林以精湛的園林藝術聞名世界,主要以陶瓷裝飾元素為輔助進行設計,尤其是石頭上的陶瓷瓦片與園林構件上的陶瓷雕塑等各種元素隨處可見,其既為園林景觀增添了美感,又凸顯了傳統陶瓷藝術魅力。
總而言之,陶瓷裝飾元素同時具備人文性與創新性,還可充分彰顯城市文化底蘊與特色,提高景觀價值性與藝術性,而將其滲透于園林景觀設計中可有效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無縫銜接。另外,將陶瓷生產的廢棄材料回收利用于園林景觀裝飾性設計中,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城市的環境友好型發展,還可為其他相關產業發展提供發展新思路與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