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銀玲
在初中階段,數學課程非常重要,不但在初中生的升學考試環節占有重要作用, 還在培養初中生邏輯思維以及數理分析學習能力上具有重大意義。而“雙減”教學理念下的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既降低了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負擔,又讓課堂學習氛圍得以優化,學生們都可以積極配合數學教師將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同時也讓學生們找到自己的數學學習樂趣,進而實現減輕日常學習負擔的教學目的。
一、側重學習興趣的提高
與初中階段其他課程對比來看,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點,初中生們要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邏輯能力。因此,初中生往往在學習數學知識期間極易產生兩極分化的學習現象,一部分初中生的思維較活躍,對所學的數學知識很感興趣,也會花時間鉆研所學數學知識,這部分初中生即便沒有教師和家長的監督,也依舊可以自主學習數學??蛇€有一些學生,他們的思維能力較弱,難以理解所學的數學概念,進而失去學習興趣,在數學課堂上欠缺學習積極性,同時在課余時間也比較排斥學習數學。所以,教師應及時和初中生們交流,要對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態度多加了解,并要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整體來說,初中數學知識內容并非很難,初中生一旦將所學的數學概念理解后,就可以解決對應的數學知識問題。而實現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就應先將課前準備工作做好,不斷提高授課質量。
以教學“對稱軸”這部分知識為例來說,關于對稱軸這一知識點是初中時期學生們應掌握的知識內容,對稱軸的概念和定義學生們在學習時往往會感到枯燥,通常很難激發學習興趣??蓪ΨQ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卻是非常有趣的,還可以呈現出數學學科的魅力所在,所以,初中數學教師結合現實生活調整授課形式,在給學生們介紹完對稱軸的內容后,應積極鼓勵初中生們尋找對稱軸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中生在尋找后就會察覺到對稱軸的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如飛機無論從正面或下面觀察都是對稱的,人臉也是對稱的。初中生在對周圍事物觀察后就會對當前所學的對稱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由此可見,無論是否出臺了“雙減”政策,初中數學教師都要將學習興趣作為課堂教學導向,對培養初中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多加注重。
二、注重問題優化設計,激發學生自主思考
在“雙減”政策的教學理念中,“自主性”是優化初中數學教學實效的重要原則。結合這一教學原則,初中數學教師要避免直接給學生們講授新知識,應為初中生們多提供一些自主進行探索的學習機會。所以,數學教師就要結合課堂教學知識內容優化設計問題,推動初中生們自主思考,使學生們明確自己探究的方向助力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以初中數學教材中的“立方根”這部分知識教學為例。首先,教師要鼓勵初中生們獨立思考“問題”“思考”和“試一試”這三個板塊里的問題,讓學生們對立方根的主要概念和基本特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且結合此教學內容和之前所學數學知識,教師還可設計出以下問題:1.與所學知識進行對比,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異同點是怎樣的呢?2“. 立方根”和“開立方”有著怎樣的關系?初中生們根據上述問題和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展開思考和探究,并且學生們在自主探究以及互動交流過程中對所學的新知識有一個初步的掌握,通過互動交流擴大了初中生們對本節課知識的認識,進而幫學生們把所學的新舊知識建立起聯系,推動初中生數學素養的進一步發展。
三、優化教學環境
與其他學科對比來看,數學科目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雖然數學答案是唯一的,可解題的整個過程卻可以多樣化的。而多樣化的數學解題過程和思路實際上更能體現出數學學科中的趣味性特點。初中數學教師應重視課堂授課氛圍的營造,使初中生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沉浸在教學環節中,在此過程中感受解題過程的快樂。
比如,教師可利用“講故事”的方式授課,每一個數學概念背后都有相應的故事,數學教師可結合數學概念背后的故事給學生們介紹數學概念提出人的一些生平事跡,同時根據數學家的經歷以及整個研究過程引導初中生們學習數學家積極探究科學的精神,以此提高學生們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學習《有理數》這一單元知識為例,數學教師可給初中生們介紹棋盤放米的故事,使學生們可以從故事環節中對有理數相關數學概念進行了解,故事內容要與歷史事實更為貼近,教師不要為了教學效果而將故事環節擅自篡改。數學教師應給這個故事提供一個結尾,讓學生們了解到放米粒的賭約實際上最終是沒有完成的,還要在故事講完后,告訴學生們不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知識愚弄他人,要讓自己與他人平等和諧相處。
四、強化現實生活和教學過程的聯系
初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積極鼓勵初中生們運用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可以在應用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實現回顧與復習所學知識。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也可以使學生眼中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生動有趣。
以初中數學中的方程知識為例,多數學生在解方程時會感覺很困難,時間久了容易失去解題的學習興趣。所以,數學教師可將方程問題和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相結合,創建生活情景。數學教師可創建這樣的生活情景:一商場舉辦促銷活動,同時還舉辦了抽獎,當顧客累計的消費數額達到要求后就可用購物小票參加抽獎,抽獎活動是要求顧客抽取有顏色的紙條,而紙條顏色的不同則代表著獎勵不同。不同顏色的紙條有著不一樣的數量,紅色紙條有一張,黃色紙條有兩張,綠色紙條有四張,藍色紙條有九張。顧客抽取紙條,根據紙條的顏色得到獎勵。當情景問題設定完后,教師可與學生們一起對概率等問題進行研究,并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其中包含的數學知識,在激發解題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初中生的解題能力。
五、合理設計數學作業
出臺“雙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減輕學生們作業負擔,可這也并不是否定課后作業的作用?!半p減”政策的頒布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安排課后作業量時,應注重作業內容的合理性,要引導學生們可以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做到真正理解的同時熟練運用數學公式,因此,教師應科學設計作業內容,讓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可以從中得到鍛煉,以此促進初中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比如,初中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內容時,要秉持“量少質高”這一原則。首先,數學教師應全面掌握學生們對當前知識內容的學習情況,還要了解學生們感到困惑的重點問題,針對性布置作業內容。當學生們在完成數學作業后,可以專注某個重要知識點的學習以及強化,而并非要把所學內容中的所有作業完成。此外,由于每個人的思維能力和數學基礎存在差異,每位學生在面對同一問題時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所以,教師應掌握每位初中生的實際學情,設計出與之相對應難度的數學作業,確保學生能夠完成它。在布置作業時可以使用分層作業法,數學教師可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將其分成基礎較好、基礎弱、基礎一般這三個層次。對基礎弱的這部分學生,數學教師可設計較為簡單的作業,幫助其掌握基礎知識。對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就可設計難度較高的數學作業,優化其數學學習能力。
六、結語
總之,為了落實“雙減”政策下的教育教學理念,初中數學教師應積極創新授課思維以及教學形式,通過提升學習興趣、優化教學環境、強化現實生活和教學過程的聯系,合理設計數學作業等教學策略為學生們打造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激發初中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實現“雙減”政策中的減負增效教學理念,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