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洮南市委宣傳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強化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洮南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以“善美家庭”文明誠信示范戶評選活動為載體,以推行“善行積分”為模式,在全市農村開展“善美鄉村”文明誠信體系建設,引導農民群眾“守村規民約、行善美之舉”,進一步提升鄉村德治、善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新動能。
高位統籌,構建鄉風文明新格局
高位謀劃,找準坐標。站位決定方位,思路決定出路。2021年9 月,洮南市召開第十六次黨代會,新一屆洮南市委提出,“全力推動‘日行一善’公益志愿品牌提質、擴面、增色,建設‘首善之城’”,全面提高城市軟實力,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為做到城鄉聯動、一體推進“首善之城”建設,洮南市在借鑒其他地區經驗并充分調研基礎上,提出在全市農村建設“善美鄉村”文明誠信體系,開展“善美家庭”文明誠信示范戶評選活動,全面增強農民群眾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集體意識、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加強促進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
雙輪驅動,層層壓責。為確保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洮南市委分別成立了“首善之城”建設領導小組和“善美鄉村”文明誠信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委副書記擔任,副組長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為主、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為輔,雙軌并進,持續發力。各鄉鎮黨委作為實施主體,全部成立以“一把手”為組長的組織機構;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親自謀劃、親自參與,全力推進工作落實。
“五化”管理,合力推進。洮南市委、市政府印發《洮南市“善美鄉村”文明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市委宣傳部制定下發工作手冊,列出指標計劃圖、工作流程圖、責任清單表、管理制度集、參考模板、指導目錄等。各鄉鎮、村(社區)結合實際形成任務目標責任、任務清單,并按照清單快速推進,讓群眾感受到了文明創建帶來的鄉風新變化。
完善鄉村自治體系。鄉風文明歸根到底是人的文明,洮南市以“一約四會”引導農民群眾遵守“約定”,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提升。221 個行政村、11 個農村社區全部制定或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健全了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四會”組織。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弘揚“四德”新風融入“約定”;針對社會治理難點,特別是針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明確提出農民群眾應該做、如何做、不該做的事項。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后,組織村(居)民簽訂遵守“約定”承諾書,并采取多種方式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熟知。同時,明確了“四會”組織的人員組成、職責范圍、議事章程,并在村內顯著位置展示,在破除陳規陋習、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組織村民開展互幫互助活動積累“善行積分”。
推行“善行積分”制度。一是制定文明誠信測評細則。由市委宣傳部以基礎項、加分項、減分項和負面清單為框架提供參考模板、指導目錄,各鄉鎮指導村(社區)參考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測評細則,經村(居)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后實施。二是建立文明誠信檔案。實行一戶一檔,以戶口在村(社區)或在村(社區)居住一年以上的村(居)民家庭為單位建檔,全面反映家庭全體成員的文明誠信信息。三是實行文明誠信等級管理。依據每月累積的“善行積分”,評定“善美家庭”星級文明誠信示范戶,共設一至五個星級,全家共享。四是建設文明誠信數據管理平臺。依托“首善洮南”小程序,實現線上動態管理和成果數字化展示、運用,數據以“善行碼”形式展示,以顏色區分文明誠信等級,掃“碼”即可獲得相應信息和服務。五是實行文明誠信數據定期發布制度。采取“月積分、季評定、年表彰”的方式,通過綜合測評、道德評議會審定,確定“善美家庭”文明誠信示范戶、達標戶和待提升戶,依托村部公告欄、“首善洮南”小程序、村民微信群等陣地,定期發布文明誠信相關數據。
健全守約激勵與違約懲戒機制。一是加大對“善美家庭”文明誠信示范戶的激勵力度。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人員招聘、征兵、評先選優、干部推選、入黨入團等方面,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考慮;市委宣傳部牽頭招募成立“善行有禮”愛心商家(企業)聯盟,各村(社區)建設“善行積分兌換超市”,給予優惠待遇或免費商品。二是加強對“善美家庭”文明誠信待提升戶的約束和懲戒。針對文明誠信熱點問題、農民群眾普遍關注的違約敗德行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結合整治結果調整測評細則內容。針對嚴重違約的村(居)民,采取警示提醒、公告欄公示、“一對多”部門間通報等形式,給予適當懲戒。三是建立違約行為修復制度。鼓勵違約主體主動自我糾錯,以有效的志愿服務積累的“善行積分”按比例補足失分,完成違約行為修復。
設計生動有效的實踐載體。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主陣地,結合農民群眾需求和社會治理中出現的突出問題,設計志愿服務項目,開展志愿服務培訓,按照“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組織接單、群眾評單”閉環工作法,組織農民群眾開展環境整治、公益幫扶、治安維護等志愿服務活動,既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又積累“善行積分”,逐步樹立參與鄉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識。
試點探索逐步推進。洮南市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量力而行,在各鄉鎮選擇52個經濟基礎較好、代表性強的行政村,以自建或選擇本地信譽良好的商店、超市的方式,先行先試建設“善行積分兌換超市”,為“善美家庭”文明誠信示范戶提供相應價值的免費兌換商品。
培育文明誠信理念。依托鄉鎮、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經典誦讀、道德講堂、講座、展覽展示等活動,廣泛宣傳闡釋文明誠信理念,培育文明誠信文化。
創作推出系列作品。由文廣旅局、文聯、融媒體中心創作一批弘揚文明誠信的文藝作品,將“善美家庭”文明誠信示范戶事跡融入其中,以展演或短視頻的形式送到農民群眾身邊。組織開展“善學堂”“尋找善美洮南人”等活動,引領農民群眾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誠信理念。
發揮先進典型引領。結合“洮南好人”、“干凈人家”、“凈美家庭”、最美家庭、誠信典型等評選活動,樹立農村社會文明誠信典范,并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宣傳形式,讓善人、孝子、誠信戶不止有獎勵、有實惠,更有榮譽感、自豪感,示范帶動廣大農民群眾傳播孝、善、美文化,營造孝悌為先、崇德向善、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風尚。
打造宣傳展示平臺。在村(社區)設立“一墻一欄一榜”。“一墻”即文化墻,在村(社區)顯著位置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墻、文明誠信主題小游園等;“一欄”即“善美鄉村”文明誠信體系建設公告欄,開辟文明誠信主題宣傳陣地,廣泛宣傳文明誠信主題標語、村規民約、文明誠信人物典型事跡等;“一榜”即文明誠信示范戶和待提升戶公示公告榜,營造“文明守信光榮、違規失信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
啟 示 與 思 考
堅持統籌聯動一體推進。“善美鄉村”文明誠信體系建設不是“單打獨斗”,更不是“特立獨行”,要做到與黨建、鄉村振興、平安建設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一體推進。同時,村規民約、先進評比、安全建設、環境治理等規則制度都在測評體系中體現,村民在積攢積分的激勵下投以更多關注,從而形成鄉村治理各項工作相互促進、統籌聯動的良好局面。
堅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善美鄉村”文明誠信體系建設給無形的村規民約賦予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價值,內容覆蓋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村民通過簽定遵守承諾、做好人好事、申報榮譽等途徑獲取積分,有不足還可以通過主動參與志愿服務獲得修復,凸顯農民群眾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地位,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讓村民們從“看村委干”到“自己帶頭干”、讓“村里事”變成“家里事”。
堅持以群眾認可為第一標準。從村規民約、測評細則,到考核小組、道德評議會,市委宣傳部提供參考模板、指導目錄,由鄉鎮指導村(社區)充分聽取村民意見,并在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后生效和實施,確保獲得廣大農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積分事項、結果認定、年度表彰均由道德評議會審議通過后進行公示,對群眾提出的異議及時核實,確保結果真實有效、公正公開,激勵村民持續關注村情村務,長期保持良好文明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