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森鵬 韋小蓮 張秀珊 李 軍
汕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廣東 汕頭 515041
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Rchb.f.)為蘭科蝴蝶蘭屬多年生草本花卉,因花形奇特、色彩艷麗,素有“洋蘭皇后”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1-3]。近年來,為適應市場多元化的需求,迎合人們追求精美化、小型化、珍奇化的審美觀念,小花蝴蝶蘭新品種不斷涌現,并深受人們的喜愛,市場銷售量逐年增長,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種有滿天紅、汕農小粉蝶、小飛象等[4-8]。2022 年,由汕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培育的小花蝴蝶蘭新品種——汕農迷你香,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與對照品種汕農小粉蝶相比,汕農迷你香植株葉片數和花梗數更多,花朵數增加20.1%,花朵更小,有淡淡清香,易栽培,性狀穩定,具有一致性和特異性,整體優勢明顯,可作為周年生產小盆栽花卉品種推廣應用,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基于此,筆者總結汕農迷你香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以期促進汕農迷你香的推廣及應用,為小花蝴蝶蘭產業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汕農迷你香是汕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于2013 年以引進的蝴蝶蘭550 號為母本,以蝴蝶蘭467 號為父本,通過人工雜交授粉,于2016 年在其后代群體中初選育出16 個具有優良性狀的單株;又經過組培擴繁、種植觀察、多年多點比較試驗,發現編號為13125-20的株系綜合性狀表現良好(株葉型好,抗性較強,花型小巧,花朵數多,花有淡香,遺傳性狀穩定),符合選育目標要求,將其定名為汕農迷你香。
汕農迷你香植株生長旺盛,葉片厚實,株幅32.5 cm;葉片呈橢圓形,葉面翠綠色,葉片中脈明顯,平均葉片數11.5 片,葉長16.9 cm,葉寬5.8 cm,葉厚2.4 mm;花梗較細,呈褐色,花梗數為2.0個,每個花梗平均有0.6個側分枝,花梗直徑4.1 mm,花枝長36.1 cm,主枝花朵數為16.0 朵,總花朵數平均為31.2 朵,花朵間距1.9 cm;圓錐花序,花序長13.2 cm;花朵排列整齊,花形圓整,花瓣粉紅具白邊,花朵橫徑4.7 cm、縱徑4.0 cm,花淡香;花萼片呈橢圓形,橫徑2.4 cm,縱徑1.8 cm;花瓣呈橢圓形,橫徑2.4 cm,縱徑2.3 cm。
汕農迷你香具有較強耐熱性及抗病性,抗寒性一般,適宜栽培于溫室內。在溫室栽培條件下,汕農迷你香植株營養生長期間,白天適宜溫度為28 ℃,夜間適宜溫度為22 ℃,適宜的光照強度為4 000~15 000 lx;植株進入生殖生長期后,白天適宜溫度為26 ℃,夜間適宜溫度為18 ℃,適宜光照強度為10 000~30 000 lx,可促進花芽萌發;低溫催花30~35 d 后可見花芽萌發,120 d左右始花,150 d進入盛花期,觀賞期95 d左右。
汕農迷你香通常需要在配備水簾風機降溫系統、加溫設備、具有低溫催花條件的溫室內栽培。筆者對溫室汕農迷你香栽培技術要點進行闡述,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組培人員先取汕農迷你香植株幼嫩花梗休眠芽置于誘導培養基上,經過50 d培養誘導出叢生芽,然后在增殖培養基上培養50 d,最后在生根培養基上培養60 d,以培育出完整幼苗。
一般在2—3 月開始煉苗。在組培苗符合出瓶標準后,將其從培養室移至煉苗棚,擺開煉苗5~20 d。煉苗期間,溫度保持在24~28 ℃,白天光照強度要小于10 000 lx,并保持環境潔凈,減少污染。
4.3.1 小苗期
煉苗完成后,栽培人員先用鑷子輕柔地將組培苗夾出,再用清水沖洗黏附在根部的培養基;沖洗干凈后,將組培苗栽種于直徑為4.8 cm的透明軟塑料盆中,用規格為28 cm×53 cm 的50 孔育苗盤擺放;栽培基質以水苔為主,以粗樹皮或塑料泡沫粒墊在盆底。組培苗定植10 d 內,白天溫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8 ℃,夜間溫度保持在22 ℃,空氣濕度控制在75%~90%,光照強度控制在4 000~8 000 lx。組培苗定植10 d 后,白天溫室內溫度控制在30 ℃,夜間溫度控制在22 ℃,空氣濕度控制在70%~85%,光照強度控制在5 000~18 000 lx。在水肥管理方面,栽培人員可用水溶性肥[m(N)∶m(P)∶m(K)=20∶20∶20]2 500~3 000 倍液澆半截水。
4.3.2 中苗期
小苗經過4~5 個月的生長后即可換盆,將小苗栽種于直徑為7.5 cm 的透明軟塑料盆中,并將其擺放到規格為24 cm×56 cm 的15 孔育苗盤中,栽培基質與小苗期相同。換盆后24 d內,栽培人員要適當控制水分,待盆中水苔較干時,用水溶性肥[m(N)∶m(P)∶m(K)=20∶20∶20]2 500~3 000 倍液澆半截水,白天溫室內溫度保持在28 ℃,夜間溫度保持在22 ℃,空氣濕度控制在75%~90%,光照強度控制在8 000~15 000 lx。換盆定植后25~30 d,植株有新根長出,部分新根已達盆壁;待水苔較干時,栽培人員可用水溶性肥[m(N)∶m(P)∶m(K)=20∶20∶20]2 500~3 000倍液與水溶性肥[m(N)∶m(P)∶m(K)=15∶20∶25]2 500~3 000 倍液進行交替澆灌。中苗新根萌發之后,白天溫室內溫度應控制在30 ℃,夜間溫度應控制在22 ℃,空氣濕度控制在70%~85%,光照強度控制在8 000~20 000 lx。
4.3.3 大苗期
中苗經過4~5 個月的生長后即可換盆,將中苗栽種于直徑為9.0 cm或10.5 cm的透明軟塑料盆中,并將其擺放到規格為30 cm×50 cm 的12 孔育苗盤中,栽培基質與小苗期相同。換盆后24 d 內,栽培人員要適當控制水分,待水苔較干時,可用水溶性肥[m(N)∶m(P)∶m(K)=20∶20∶20]2 500~3 000 倍液澆半截水;白天溫室內溫度保持在28 ℃,夜間溫度保持在22 ℃,空氣濕度保持在75%~90%,光照強度控制在8 000~15 000 lx。換盆后25~30 d,植株有新根長出,部分新根已達盆壁;待水苔較干時,栽培人員可用水溶性肥[m(N)∶m(P)∶m(K)=20∶20∶20]2 500~3 000 倍液與水溶性肥[m(N)∶m(P)∶m(K)=15∶20∶25]2 500~3 000 倍液進行交替澆灌。換盆定植30 d后,能明顯看到翠綠色的根系生長,之后白天溫室內溫度控制在30 ℃,夜間溫度控制在22 ℃,空氣濕度控制在70%~85%,光照強度控制在8 000~25 000 lx。
通常汕農迷你香經過14~16 個月的營養生長期后,葉數為11~12片,葉長16.9 cm左右,葉寬5.8 cm左右,株幅32.5 cm 左右,葉色翠綠且光澤亮麗,葉片革質、厚實挺立,單軸莖為橢圓形、飽滿圓潤,根系粗壯、飽滿有活力。此時,植株已具備整體成熟的催花抽梗條件。
催花抽梗期間,白天溫室內溫度控制在26 ℃,夜間溫度控制在17 ℃,空氣濕度控制在70%~90%,光照強度控制在10 000~30 000 lx。栽培人員可用水溶性肥[m(N)∶m(P)∶m(K)=9∶45∶15]2 000~2 500倍液澆灌,澆水最佳時間為晴天09:00 左右。此段時間澆肥水時水溫不宜太低,若水溫太低會導致植株根系受損而影響花芽分化、抽梗及生長。此外,在花芽萌發前,栽培人員需要至少噴施兩次磷酸二氫鉀1 000 倍液。經過30~35 d的處理,植株花芽逐漸萌發;待出梗率超過95%,栽培人員應改用水溶性肥[m(N)∶m(P)∶m(K)=10∶30∶20]2 000~2 500 倍液與水溶性肥[m(N)∶m(P)∶m(K)=20∶20∶20]2 000~2 500 倍液交替澆灌。
植株花梗長15~20 cm 時,栽培人員可選用長度30 cm、直徑2.88 mm 的包塑鐵絲豎直插于靠近花梗及植株莖部位置,并用塑料夾子將花梗固定于鐵絲上,促使花梗豎直向上生長。在此期間,白天溫室內溫度控制在28 ℃,夜間溫度控制在17 ℃,空氣濕度控制在70%~85%,光照強度控制在12 000~25 000 lx。栽培人員可用水溶性肥[m(N)∶m(P)∶m(K)=10∶30∶20]2 000~2 500 倍液與水溶性肥[m(N)∶m(P)∶m(K)=20∶20∶20]2 000~2 500 倍液交替澆灌,注意保持栽培基質濕潤,不可過干。此外,栽培人員可每14 d 葉面噴施一次農用氨基酸1 500 倍液或海藻精有機肥4 000 倍液。
植株開花期間,白天溫室內溫度應控制在26 ℃,夜間溫度應控制在16 ℃,空氣濕度控制在70%~85%,光照強度控制在15 000~20 000 lx。栽培人員可用海藻精有機肥4 000 倍液與水溶性肥[m(N)∶m(P)∶m(K)=15∶20∶25]3 000~4 000 倍液混合澆灌,保持栽培基質濕潤。為迎合市場需求和達到開花株品質要求,栽培人員需要對植株花期進行調控。在汕農迷你香上市前,植株宜開放三四朵花,長勢健壯,葉姿堅挺,花朵向光性良好,花瓣厚實,色澤鮮艷,根系發達。
汕農迷你香具有較強耐熱性及抗病性,一般不易發生病蟲害。汕農迷你香病蟲害防治應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在汕農迷你香栽培管理過程中,栽培人員應保持溫室內外環境清潔,通風透氣;將植株擺放在光照較好及通風透氣的位置,避免陰冷潮濕環境;植株行距不宜過密,加強肥水管理,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澆水量不宜過小,及時排除心葉積水,以減少病原侵染;催花期間要注意持續低溫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花梗發育不良;要及時清除盆內及栽培架下的雜草,可在栽培架下鋪黑色地膜預防雜草。
一旦發現病蟲害,栽培人員應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防治。在植株營養生長期間,栽培人員要注意防治白絹病、紅蜘蛛等病蟲害;在花期,栽培人員要注意防治灰霉病、薊馬等病蟲害。為防治白絹病,栽培人員可用9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240 g/L噻呋酰胺1 000 倍液,噴于植株葉面及根部。為防治紅蜘蛛,栽培人員可噴施43%聯苯肼酯懸浮劑2 000倍液或73%炔螨特乳油2 000 倍液。植株花期病蟲害防治應盡量選擇煙霧劑熏蒸,避免花瓣上殘留藥劑。為防治灰霉病,栽培人員可用40%百菌清煙霧劑熏蒸,或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葉面噴施。防治薊馬必須在花苞分化前進行,栽培人員可用70%噻蟲嗪粉劑4 000 倍液或薊馬靈乳油2 000 倍液噴霧防治。
汕農迷你香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筆者詳細總結了汕農迷你香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以期促進汕農迷你香的推廣及應用,為小花蝴蝶蘭產業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