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國文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這首《定風波》,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首詞。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達了自己雖身處逆境卻依然淡定從容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其實,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這首詞亦可用作我們對待中考作文的“處世金針”。
昨天晚上,李老黑就是這么指著我的鼻子撂下這句話的。李老黑說這話的時候,我正渾身上下一絲不掛地蜷窩在李金枝的床上,哆嗦得像風里的一片樹葉。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蹦攴莶煌⒔糖椴煌?、地域不同、命題人不同,歷年來浙江各地中考作文命題也就千差萬別。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無論中考作文命題如何變化,都很少超出這樣三大命題功能:或重在考查考生對自我生命成長的體悟力,或重在考查考生對人生與社會的思考力,或重在考查考生的想象力。
吉林省、四川省、浙江省等出臺的孤兒救助的社會政策也對孤兒教育做了較為明確的規定。通過梳理相關政策可以發現,對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孤兒,中央及各地方的教育保障政策都很明確,即實施免費義務教育。而對在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就讀的孤兒,除了北京提出免收學費、住宿費、服務性費用,天津提出免收學雜費外,中央和其他地方只是提出將這部分孤兒優先納入資助政策體系。對于成年孤兒在校就讀的,中央和地方文件都只有原則性的規定,即“孤兒成年后仍在校就讀的,繼續享有相應政策”。由此可見,對于大齡孤兒或者成年孤兒的教育救助或保障政策還需要進一步細化。
與之相對應的是這樣三大類中考作文命題:1.自我生命成長類;2.思辨類;3.想象類。自我生命成長類作文多書寫讀書生活、家庭親情、校園生活、人生理想、社會實踐等內容,表現個體的生命成長,2023年杭州、嘉興、舟山、麗水題即屬此類;思辨類作文引導考生對人生和社會生活進行深度思考,寧波、衢州、溫州、紹興、湖州題大體可以歸為此類;想象類作文,考生可以展開夢幻紀事或科幻想象,臺州、金華題均與此相涉。
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作文命題啟示我們:關注自我生命成長與培養思辨力,永遠是廣大中考生決勝作文考場的“制勝法寶”。明年浙江中考將迎來全省統一命題的新變化,作文命題存在一定變數。然而,只要廣大考生緊緊扭住關注自我生命成長與培養思辨力這個“牛鼻子”,我們完全可以像蘇軾一樣——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