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明
(廣東恒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廣東茂名 525100)
人們居住環境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房屋建筑施工的質量,所以保證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尤為關鍵。一般房屋建筑施工中經常會出現主體結構滲漏問題,影響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及安全穩定,威脅到材料的安全和住戶的生活,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做好防滲漏工作,通過相關的防滲漏施工技術的合理使用來避免滲漏情況的發生,進而提高房屋的使用性能,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
滲漏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嚴重影響到房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壽命,因此,加強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具體表現如下:①安全性。雨水的滲漏會嚴重腐蝕墻體,增加墻體內的含水量,繼而腐蝕墻體內的鋼筋和電路,導致墻體承載力下降或線路短路、接觸不良,給房屋的安全性能造成負面影響。②宜居性。房屋滲漏問題的出現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房屋潮濕度,如若滲漏時間長,容易滋生各種細菌和霉菌,對住戶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增加風濕病、關節炎等疾病的發生概率[1]。③美觀性。若是墻面長時間受雨水的侵蝕和滲漏,往往會導致墻體的膨脹、發霉、粉化以及屋面天花板的變形,繼而影響到房屋整體的美觀性。④使用壽命。在雨水的長期滲透作用下,房屋結構會被嚴重腐蝕,繼而導致房屋的抗震性、抗壓性以及結構整體強度下降,造成房屋使用壽命的縮減。
1.2.1 屋面防滲漏施工技術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進行屋面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屋面防水性能的提升,但在屋面的防滲漏施工環節要強化對找平層和防水層強度、黏結面等施工內容的重視度,確保內容的科學與合理,有效規避屋面滲漏現象,實現屋面的正常使用。在屋面防滲漏施工處理時要做到:①對施工材料進行科學選用,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即詳細了解當前所用的屋面防滲漏施工材料,對其施工工法加以熟悉,結合施工情況和設計要求選擇最佳的施工工法和防水材料。同時針對進場前的防水材料,需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來檢測材料的性能和質量,索要相應的性能檢測報告和產品合格證,確保材料質量與設計要求相符[2]。②注重找平層的施工技術管理,即清理干凈施工面,確保施工面無任何粗細顆粒和雜質;科學設置找平層的分隔縫,使其間距不超過6m;科學設置屋面的立面與平面結構,對轉角角度予以明確,合理規劃其滴水結構,如基層轉角處、突出屋面結構與基層連接處應處理為半徑保持為100~150mm的圓弧形或鈍角形;針對收水后的水泥砂漿,需要及時做好壓光和壓實處理工作,嚴禁掃毛處理;嚴格按照施工工序來合理鋪設防水卷材,在鋪設時遵循先高后低的原則。③注重保溫層的施工技術管理,即嚴格按照軸線方向進行分倉縫設置,使其寬度保持為50mm,并與屋面的透氣管相連通,如此有助于屋面通氣網絡的形成;保溫層材料要選擇具有良好保溫性和較低吸水率的新型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水泥瀝青珍珠巖板等。
1.2.2 墻面防滲漏施工技術
很多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外墻墻面滲漏原因是長期雨水沖刷導致墻面結構細微裂縫的出現,所以墻面防滲漏施工技術需要從內在和外在的角度進行分析。對于外在防滲漏施工技術而言,在施工環節要時刻關注周邊自然環境條件,對天氣的濕度和溫度等問題加以綜合考量,選擇適宜的溫度進行外墻防滲漏施工,嚴禁在炎熱的高溫天氣或雨雪交加的惡劣條件下進行作業。同時在實際作業環節,需要嚴格把控防水材料質量,以施工外墻結構的實際需求與防滲漏標準為依托,合理調節防水材料比例[3]。對于內在防滲漏施工技術而言,需要合理控制墻體砌筑的抗裂性能、剛度、強度等參數,以免因溫度收縮、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導致裂縫現象的發生,減少墻面滲漏問題的出現。同時開展外墻砌筑施工作業時,要以防滲漏標準技術為依照進行作業,特別是澆筑完混凝土后,要灑水濕潤混凝土表面,使其溫度差得以降低,并采取合理措施養護混凝土結構,有效規避外墻墻體的開裂。另外,外墻結構的防水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施工材料的防水質量,所以需要嚴格把控和檢測進場前的施工材料,檢測合格方可進入現場,杜絕使用偽劣材料,并善于從細節的角度把控外墻結構施工全過程的裂縫問題,實現房屋建筑滲漏問題的改善。
1.2.3 廚衛防滲漏施工技術
廚衛情況相對復雜,涉及很多管道的鋪設和排布,因此設計的施工工藝和方案相對繁雜,加上廚衛的滲透力強,對住戶帶來的威脅較大,故而在廚衛防滲漏施工處理環節需要全面檢測廚衛的配件、設備設施、管道材料等,準確判定這些配件和材料的使用標準,以此保證施工的質量。例如,在防水施工環節,采用實驗的方式來檢測管道接頭的嚴密性,通過相應的檢測環節來檢測管道材質,保證防滲漏施工技術的高效應用[4]。檢測衛生間管道時,需要通過水壓承受力的試驗來測試管道的抗壓性能,如若水管不達標而引發爆裂現象,則可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妥善處理,有備無患。同時在廚衛施工時要做好墻面與地面的找平工作,通過找平保證廚衛平整度達標,更好地控制地面坡度,確保地面積水能沿坡度流向地漏。需要注意的是,準備好防水材料后,必須要進行防水涂膜工作,即嚴格按照地面和墻面的實際情況進行涂膜施工,如廚房從地面至墻上3.5cm 進行防水涂膜、衛生間則從底部至樓頂進行防水涂膜;在涂膜施工時要保證涂抹的厚度、次數等與施工標準相符,并注重墻面涂抹的平整均勻以及每層涂抹方向的一致,促使墻面更加美觀。
1.2.4 門窗防滲漏施工技術
門窗是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環節,也是經常出現滲漏的部位,與使用頻率高、材料不過關、封堵不嚴實等諸多因素相關,這就需要在實際施工中切實做好門窗的防滲漏施工,具體可以從如下施工工藝著手:①注重施工材料的合理選擇,在門窗的搬運和制作環節做好相應的防護,以免因門窗損壞或變形而造成滲漏。②在門窗正式安裝環節,需要對預留封墻洞的尺寸進行再次核實,使其與設計要求相符;同時對門窗的垂直度和正側面予以認真檢查,適當調整縫隙,使其寬度為20mm 左右,方便嵌縫[5]。③針對砌體的洞口邊而言,需要刮糙處理,在此基礎上進行門窗外部框架的固定,并借助鍍鋅鐵皮進行門窗的連接,使其厚度控制為1.5mm,固定點與門窗外框邊的距離保持為500mm。④門窗結膜之前,在需修補的縫隙中填入打發好的泡劑,確保門窗防滲漏性能的提升;同時將防水砂漿涂抹在窗框兩側,針對出現的不實或空鼓現象,及時采用壓力罐或其他措施進行處理。當然在門窗施工環節,也可以從設計層面進行防滲透施工,以實際工藝要求為依據進行門窗框架的制定,選擇優質的施工材料和門窗,以免影響到門窗的功能效果。
1.2.5 地下室防滲漏施工技術
地下室滲漏的部位大多是施工縫、管道經過區域、后澆帶、止水帶、預埋件等位置,一旦地下室出現滲漏問題,往往需要花費更多成本進行維護。通常地下室防滲漏施工技術要點包括:①選擇具有良好抗滲性能的混凝土進行地下室承臺施工,并適當混入活性混合材料與高效泵送劑,以此實現水和水泥用量的減少,加強對收縮縫溫度的控制。②以規范要求為依據進行施工縫的留置,既可以通過抗滲層的設置以及對后澆帶、施工縫的進一步處理來提高其抗滲性,也可以通過企口縫的方式來增強抗滲性。③將橡膠止水設置在變形縫中,利用帶焊鋼骨架的物件予以固定,使其更加牢固;同時嚴禁在止水帶上穿孔,對預埋筋進行定期的防銹處理,完成處理工作后要牢固安裝預埋件,使其周邊混凝土振搗更加緊實和周密。④針對管道經過區域或管道穿透墻體處,需要切實做好相應的防水處理,即:將合適的止水片設置在管道穿墻處;及時修補電線電纜穿墻部位,利用石棉水泥充實套管與電纜間的空隙,輔之以素灰進行封口。⑤混凝土澆筑處理地板與墻角間的交界處,在澆筑環節要持續振搗,確保混凝土的密實度,在此基礎上做好相應的脫模、養護等處理工作。
(1)做好施工前準備。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以行業標準要求為依托進行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應用。施工人員在作業前需要綜合分析與防水相關的注意事項,結合房屋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方案來解決滲漏問題,即:仔細分析和規劃方案,合理支配控制材料,認真檢測結構配件,對其合格證書等有所了解;嚴格審核材料和設備的性質,使其與國家標準要求相符,以此發揮出應有的價值,確保修建的房屋不會出現滲漏問題而影響住戶的生活[6]。同時針對相對特殊的情況,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規定標準進行檢查,只有符合要求方能進入施工場地,并結合場地要求進行材料的安裝;或者是嚴格審核規章制度,切實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注重各項工作的協調性,實現彼此之間的密切配合。
(2)減少設計紕漏。有些房屋建筑項目在方案設計環節沒有從整體角度布局防水工程,不能周全考慮各工程部位的防水問題,引發一系列紕漏問題。為了減少設計紕漏,施工單位和人員應當高度重視房屋滲漏問題,嚴格按照設計標準進行防滲漏設計,特別是門窗、墻面、廚衛、屋面等經常發生滲漏現象的工程部位,著重做好細節設計,促進防滲漏設計水平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部位要采用不同的防滲漏方法,如:針對經常發生水滲漏的區域,可以利用混凝土和防水砂漿進行導墻處理,粉刷墻體時明確建筑結構的強度,知曉沉降可能帶來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設計防水防滲方案;針對外墻設計施工,盡可能選擇節能保溫材料,并細致規劃混凝土結構,防止因溫度、應力變形等原因造成墻體開裂。同時施工單位也可以借助排降水的方式來減少滲漏概率,例如,通過明排水的方式開挖防滲漏部位,利用輕型井點降水的形式來避免滲水現象的出現,針對小型滲水問題,可以借助海綿等吸水物品來及時排水;針對嚴重的滲水問題,則要及時修補滲水的管道,以此優化房屋排水效果。
(3)注重項目管理。要想實現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正確使用,施工人員必須要注重具體技術措施與施工方案的科學性及有效性,準確把握房屋建筑質量與防滲漏施工之間的內在關聯,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計劃,并與一線技術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分析常見防水材料的技術應用成本、使用效果、性能等,明確相關材料的應用方式與防滲漏施工的核心目標,促進房屋建筑結構強度和質量的提升[7]。例如,針對施工區域內密集的管道,在施工中要仔細認真,加強管道接頭或銜接處接頭的黏結,以此滿足后續施工要求;提前對混凝土構建澆筑方式進行規劃,用大型機械設備振搗未凝結的混凝土,促進材料密實度的提高,并做好相應的二次壓光工作,使潛在縫隙的深度和直徑得以縮小。
(4)優化施工流程。對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滲漏施工技術而言,其具有相應的流程次序,如若在施工環節隨意調整流程次數,則可能引發質量隱患或施工漏洞,所以完善和優化施工流程尤為重要。具體來說,施工人員在施工之前需要對現場環境和施工方案之間的差異性進行認真核對,明確基礎參數,如建設數量、用材、位置等,確保施工作業的有序推進;施工時要做好各道工序的質量檢驗工作,認真檢驗易發生滲漏的施工點,并嚴格規范施工行為,及時制止不合規行為,妥善處理和修復問題。完成工程項目后要組織第三方機構評估與核查工程的滲漏施工、施工質量等,以具體需求為參照進行逐一核對,標準并不求不完善之處,確保施工流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例如,在補漏處理環節,可以選用隱性防水材料進行細小裂縫的修復,確保工程整體施工質量。
總之,房屋建筑工程構成的結構眾多,不同的結構有著不同的功能性質,因而出現滲漏現象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需要準確區分防滲漏施工技術,針對屋面、墻面、廚衛、門窗、地下室等不同位置來制定相應的防滲漏施工方案,嚴格把控施工技術的要點和使用程度,以此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滲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