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寧
(遵義市建筑業服務中心,貴州遵義 563000)
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建筑工程對混凝土施工的控制仍存在不足,導致混凝土質量問題頻頻發生,尤其體現在混凝土裂縫方面,這除了會對工程最終質量產生不良影響,還會限制企業獲取更為可觀的工程建設效益[1]。所以,針對現階段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原因進行深入探索,并且制定針對性應對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筑工程施工期間,引發混凝土裂縫問題的因素較多,包括建筑結構不穩定、環境溫度和濕度變化以及周圍建筑的影響等。在實踐工程施工過程中,若建筑結構的設計缺乏合理性、建筑施工存在缺陷,都是引發混凝土裂縫的直接誘因。在建筑工程設計工作中,設計人員所使用的設計理念或者設計方案與地區實際情況不符,或者是設計方案不適用于當前的建設環境,都很有可能會引發混凝土裂縫問題。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參與施工人員自身操作不當,同樣是形成裂縫的基礎性因素,包括其采用的澆筑樓板形式、墻體剛度突發增大等,此類因素會加劇混凝土裂縫的形成[2]。另外,如果現澆樓板施工結束之后,其承載能力與標準要求不符,也很有可能出現混凝土裂縫,大大降低了建筑工程整體質量。針對此種情況,在實際開展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更新自身設計理念,保證各環節設計的合理性,從根源上實現混凝土裂縫問題的把控,最大程度避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使得建筑設計能夠與地區環境情況相適應,從而為建筑工程最終質量提供可靠保障。
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性質會決定著是否會出現裂縫問題,混凝土內部和外部溫度的變化會對建筑材料的性能產生較大影響,在特定情況下變出導致混凝土開裂。所以在混凝土材料使用過程中,監督環境溫度變化對其產生的影響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基礎上及時落實針對性控制措施,最大程度避免由于溫度的劇烈變化而引發收縮膨脹問題,對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建筑結構穩定性降低[3]。如果在施工初期階段施工人員并未注重對混凝土材料養護溫度變化情況的監控與控制,那么很有可能會導致施工期間混凝土和養護之間存在較大的溫差,在這樣的情況下,混凝土的收縮或膨脹性便會大大提高,在收縮或膨脹到一定程度之后,便會導致混凝土結構開裂,形成相應的裂縫,降低建筑工程總體質量。
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此環節中需要對混凝土添加適量的水泥、外加劑等,通過實施綜合配比,促使混凝土材料的結構性能可以得到全面優化,滿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所以,在進行混凝土材料配比工作過程中,如果所使用的材料不合格或者是配比控制不當,那么便很有可能會導致混凝土材料出現相應的質量問題,與工程實際需求不符[4]。在這樣的情況下,混凝土施工結束之后,很有可能會產生裂縫。對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與材料的選擇和確認,應結合地區建設環境與溫度等因素進行綜合性考慮,保證所選用水泥品種的適宜性,以此除了能夠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施工出現相應問題,還能夠降低混凝土裂縫問題產生的概率,這對于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控制水平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從實際角度來說,鋼筋在結構中起承受拉應力作用,改善建筑中結構構件節點的延性,增強建筑物的抗地震性能,當前的建筑工程結構所應用的主要材料為鋼筋。然而鋼筋材料在充分發揮優勢的同時,也存在相應缺陷,例如其抗腐蝕性相對較差,與此同時材料的物理結構性質不具有較強穩定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實際開展施工期間,如若出現銹蝕問題,導致最終施工難以滿足工程實際需求[5]。如果在實踐工作中不能夠使用適宜的添加劑來實現優化鋼筋性能,那么鋼筋的腐蝕性問題很有可能會對工程施工產生不良影響,進而會引發混凝土裂縫問題,導致建筑工程結構的整體穩定性降低。在此類問題出現之后,同樣導致建筑工程的內部結構與外部支撐的穩固性連接失去保障,降低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數。
在實際開展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怎樣能夠充分明確混凝土裂縫形成的各項因素,并針對因素進行合理控制,為建筑工程整體質量提供保障,是當前值得深入探索的一項課題。為了從根源上降低混凝土結構裂縫產生的可能性,除了應保證混凝土各環節施工質量,還應該積極從建筑工程施工結構與模式的優化角度出發,進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控制水平。比如在開展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應優先選用中等強度環境材料開展建設工作,主要目的是防止所使用混凝土材料的強度過高而提高混凝土裂縫產生概率[6]。在建筑工程建設期間,還應該注意對鋼筋混凝土材料頂蓋鋼筋數量進行合理調控,以此來實現對混凝土強度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有效避免其開裂問題的出現。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針對混凝土施工環節,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性考慮,預先制定科學性施工計劃,并將該計劃作為混凝土施工依據,有利于保證裂縫問題控制水平。通過采用針對性控制措施,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物理性質,有效規避裂縫問題。
施工期間環境溫度的劇烈變化會大大增加了混凝土裂縫問題產生的概率,進而會對建筑工程施工產生不利影響。在嚴重情況下,由于溫差的影響,還有可能導致混凝土直接開裂。為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應結合地區施工條件與施工環境等情況進行綜合性考慮,在此基礎上更具針對性地對混凝土施工材料進行優化,并落實合理可行措施,降低溫度變化因素對混凝土產生的影響。其次,在實踐工程施工中,同樣應該注重對混凝土攪拌過程的控制,應保證攪拌的有效性,防止由于攪拌不當導致混凝土材料發生固化,這便會導致混凝土的性質受到嚴重影響。施工單位在開展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若處于高溫天氣,那么應注重對相關措施的落實,對墻體厚度進行控制,以此來避免建筑室內外環境溫度差距過大,為最終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奠定堅實基礎。開展混凝土澆筑施工期間,同樣應合理調控澆筑期間溫度,保證溫度的適宜性,促使材料可以及時形成混凝土結構,為后續相關工序的開展奠定基礎。如果在施工期間環境溫度較高,施工人員可以采用遮陽等措施,實現材料溫度的降低,在此基礎上采用冷凝管開展材料的澆注操作,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7]。另外,還應該控制施工期間避免溫度波動過大,針對此方面問題采取合理防護措施加以規避,降低溫度變化情況對施工產生的不良影響,為建筑工程施工建設的穩定性提供保障。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對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給予足夠重視,對原材料實施有效監管,最大程度避免原材料問題而產生混凝土裂縫,進而對工程最終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并且,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決定著最終所形成結構的質量。另外,在實踐工作中采用提高材料級配方式,例如在混凝土材料當中添加一定數量的超塑性材料以及粉煤灰,那么便能夠明顯減少施工期間的水化熱現象,提高混凝土中所使用各種材料的控制效果,為工程施工的穩定性奠定基礎。對施工墊層材料固化土使用時適宜數量的水,除了可以提高混凝土材料收縮情況的控制效果,還可以使混凝土保持濕潤度,這便更加有利于工程施工[8]。實踐工作中,高效能減水劑的合理應用,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密度,通過落實該措施,對于增強材料的抗聚合物性能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同時還可以實現混凝土材料裂縫問題的有效規避。在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例規劃過程中,首先應對各方面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并判斷建筑工程的具體施工結構,明確影響混凝土裂縫的相關因素,在此基礎上對施工現場各情況展開合理化調控,對混凝土材料配合比進行合理確認,為最終工程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沉陷裂縫是混凝土裂縫的一個重要類型,需要施工人員對該問題的控制給予足夠重視。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應對密切監督和檢查施工現場情況,嚴格控制沉陷裂縫情況。沉陷裂縫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結構基地的土質均勻性較差、松軟度高,或者是因為填土密實度不夠導致發生了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還有可能是由于模板的剛度不能夠充分滿足實際施工需求,模板支撐間距較多,支撐基礎發生了松動而引起的,尤其處于冬季,模板支撐于凍土,凍土在化凍之后出現了不均勻沉降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混凝土結構便很有可能會形成裂縫。由于以上原因所引發的裂縫更多屬于深進或者貫穿性裂縫,裂縫的走向與實際的沉陷情況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沉陷量會對裂縫寬度產生直接性影響,受溫度變化的影響相對較小。地基在變形到一定程度之后,其便會開始逐步穩定,與此同時沉陷裂縫也會開始穩定[9]。對于沉陷裂縫的控制,主要可以采取以下4 種方式:①在實際開展上部結構施工操作之前,應對松軟土與填土地基做好相應的夯實以及加固處理,提高其穩定性。②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模板強度與剛度應充分滿足實際需求,并且保證其支撐的牢固性,使地基受力足夠均勻。③需要注意對混凝土澆灌這一過程的控制,在此期間防止地基受到水的浸泡。④應對模板拆除時間進行有效把控,避免過早進行拆除,與此同時還應該控制好拆模的次序。⑤在進行凍土搭設模板過程中必須要采用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在混凝土養護結束之后,由于水泥漿當中的水分便會逐漸蒸發,進而發生干縮。干縮裂縫和混凝土內部與外部的水分蒸發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混凝土由于所處環境條件的影響,其水分蒸發速度加快,導致混凝土發生變形。如果混凝土內部的濕度變化較小,那么變形也會相對較小,在混凝土表面干縮變形比較嚴重時,在混凝土內部約束的情況下,其由于受到較大的拉應力,便會出現裂縫。在相對濕度相對較低的情況下,水泥砂漿體的干縮便會更大,這便會加大混凝土干縮雷鋒裂縫產生的概率。干縮裂縫情況的出現,會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抗滲性能,進而會對鋼筋產生影響,使鋼筋逐漸腐蝕,進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實踐工作中對于混凝土干縮裂縫的控制,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1)應對水泥選擇環節進行嚴格把控,注重對水泥收縮量的控制,提高干縮裂縫問題控制水平。
(2)水灰比是影響干縮裂縫的一個直接性因素,所以應充分保證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應在水灰比選用的控制方面給予足夠重視,并且添加適量的減水劑。
(3)注意做好混凝土攪拌工作,同時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有效控制,混凝土用水量應充分滿足規范標準。
(4)在實踐工作中,應做好混凝土早期養護工作,對養護時間進行合理化調控,若處在寒冷季節開展施工,還應落實相應的保溫覆蓋措施,提高養護質量。
總而言之,混凝土裂縫情況在當前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常見,混凝土裂縫的產生除了會一定程度降低建筑的抗滲能力,限制建筑物功能的發揮,還會導致鋼筋腐蝕,降低材料使用性能,不利于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所以,加強混凝土裂縫問題的控制具有必要性。實踐工作中,應充分明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縫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礎上落實針對性控制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