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鳴
汪國真有言:“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回望來時路,我感慨萬千。三年的高中生活忙碌且充實,就像一場跨越山海的旅程:前行,不懼風吹雨打;駐足,亦有鳥語花香。向著目標篤定前行,一步一印,收獲的時節定有美好相伴。這里,我想向學弟學妹們分享一些學習心得,希望給你們帶來些許啟發和動力。
一、堅持日常積累,匯聚點滴,充盈自我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中的話語深入人心,但真正做到持之以恒地積累,并非易事。高中課業任務重,時間有限,有的同學就會因此忽視每日的積累,其實這是不夠合理的。積累既是自我學習能力的體現,也是充實自我的重要方式,能拓寬視野、化零為整,甚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同學可能會問:我應該怎樣做積累呢?我的方法是把積累分為三類,即課內積累、課外積累、隨筆式積累。下面逐一分析之。
1.課內積累
它重在對課堂知識的自我總結,“把書讀薄”。不同課文、章節的內容存在有機聯系,找出共性并記錄下來,對記憶理解很有幫助。以文言文實詞為例,我按照“人稱詞”“多義動詞”“成語中的實詞”“重要例句中的實詞”等類別進行劃分,將許多課文“拆散”再“拼裝”,效率和記憶效果都得以提升。
2.課外積累
作文的優美句子、讀書時的感悟、英語新聞中的新詞匯……積累的對象可以多樣,但不必面面俱到,應當挑揀重點記錄,每日花費10-20分鐘已足夠。
3.隨筆式積累
靈機一動想到的“金點子”,未解決的有趣問題等,趁“熱”記錄在小本子上,就像寫隨筆時“想到什么寫什么”,待有空時再加以思考和完善,可以化“碎片”為新知識,伴你左右!
二、專注課堂分秒,調整節奏,課后鞏固
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課堂上最好能高效地記筆記:利用熟悉的符號學會“速記”,比如“增加、減少”用“↑、↓”代替,既快捷又便于理解;用熒光筆等標出重點,突出強調:對于因時間不足而未能完整記錄的部分,先用鉛筆寫一些關鍵詞,留出一定空白,待課后再補充,不要因追求筆記工整美觀而耽誤聽課。
隨老師講課節奏變化,同學們也要進行調整。老師講課慢時,同學們可以在筆記上多補充一些細節:講課快時,應以聽課和理解為主,課后完善筆記。但無論是怎樣的課堂,緊跟老師的步伐一定是第一要義。課堂學習沒有捷徑,正如楊振寧喜歡的格言——“寧拙毋巧寧樸毋華”,腳踏實地的方法才最有效,不要因“好像已經懂了”就開始漫不經心,也不要因為難攻克的“硬骨頭”就自我放棄。踏實的你一定會走得更遠、更穩!
三、培養分類思維,有條不紊,循序漸進
各文理類學科都有解答或簡答類題目,此時分類的習慣就會派上大用場。解答題常需分類思考,如數學的分參數范圍討論、物理的分運動情況討論;簡答題則可以“分點、標序號、分角度”;書寫答題卡時注意書寫排版,序號寫在醒目位置處,便于批閱:語文閱讀題最好能在序號后寫明“從……角度”,再進行回答,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
分類思維還體現在筆記本、錯題本的結構布置上。同學們可以采用活頁本,每一節從新的一頁開始,便于之后對其進行補充:相近的類別放在一處,便于查找。某些方法、模型可以單獨用新頁,如物理“板塊模型”“磁聚焦模型”等,同時理論與題目可以交織排布,起到鞏固的作用。
四、注重綜合學習,合作實踐,發散思維
綜合性學習是提升學科素養的重要方法。以高中語文(新教材)為例,涉及的“整本書閱讀”單元就要求我們綜合多方面知識,精讀細讀、探究主旨,同老師同學互動交流。同時還應注意以下方面:
1.綜合性學習鼓勵合作與實踐
“獨行快,眾行遠”,合作探究才能融匯更多獨特的思維源泉,聚成知識的江河。對于物化生等學科,應重視動手實踐的機會,“做中學”比“聽中學”更有力。
2.不必拘泥課本
很多知識源于對生活的觀察。“留心處處皆學問,勤察深思出真知。”研學、做手工、鍛煉……不同的生活場景都可以成為我們的“第二課堂”,獨具慧眼方能習得真諦!
3.培養學科交叉思維
高中各學科不是孤立的,很多知識可遷移運用,譬如我們可以探究生物實驗背后的大量物理、化學原理。探究的過程中,我們應主動查閱各種資料,這對我們的閱讀、歸納等能力也是一種提升。
五、細節決定成敗,細致審題,全面分析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重視細節值得被反復強調。有的同學容易犯這些類型的錯誤:審題太快,關鍵詞、數據等直接被忽略;題干有兩個或多個小問,卻只看到一個:不重視括號內“保留……位小數/有效數字”的要求,辛苦算出的答案因形式不合而錯誤……怎樣克服這些問題呢?
1.放慢審題速度
不要急于下筆,先將題干完整地讀一遍,圈起關鍵詞。有效的審題過程能使思路更清晰。含有圖像的題目,先看單位、圖例等基本信息,題干中的一些數據可直接標在圖上對應位置。面對“似曾相識”的題目不要大意,依然須仔細讀題,拒絕定勢思維。
2.“二次審題”意識
較長或較復雜的解答題,完成后最好能進行審查,再讀一遍題干關鍵詞,并檢查自己的作答過稱。作答是否全面?分類的試題最后是否有總結?數據有沒有抄錯或混淆?
3.自我總結
你可以將常見的易錯處總結到一張紙上,考前看一看以提醒自己。紙上可以寫容易馬虎的地方,也可以寫“避坑”的策略。多看幾遍后,這些內容自然就內化于心了。
“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我們每個人的未來都擁有無限可能,但美好永遠需要自己來創造。在嶄新的時代,奏一曲青春樂章,展一分少年激昂,我們跨越山海,踏浪前行,于夢想成真之時,且聽花開的聲音!
(指導老師:佟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