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澤發

財管倫理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政府、組織、機構、家族與個人等財富主體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統籌協調。
財富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經營單位和消費主體參與其中,流程很長,涉及面寬,需要法律、制度、規章進行指引、規范和約束,也需要財管倫理建設給力賦能、提供支撐。
財富創造、分配和使用都有著豐富的倫理內涵。財管倫理觀是指人們創造、占有和使用財富的方式以及與此相關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中蘊含的倫理內涵和道德意蘊。它是人類在認識、創造、支配和使用財富過程中,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關系的一種特定的觀念把握,是經濟行為的不可或缺的價值依據。財管倫理作為人類對自身行為的一種理性調節,是一種向善的實踐理性,它規范和調節著經濟利益的分割,既具有現實性基礎,又包含著對現實生活的某種理論反思和超越。財管倫理觀包括:財富價值觀(關于財富社會本質及其價值依據的基本觀念)、致富觀(關于致富手段正當性與合理性的基本觀念)、消費觀(關于支配使用財富的基本觀念與取向)。其中財富價值觀是基礎,致富觀是核心,消費觀則是前二者的現實結果。
財管倫理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政府、組織、機構、家族與個人等財富主體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統籌協調。
首先,政府要堅持“法制與道德兩手抓”,塑造健康向上的財富生態環境,不僅要完善資管新規及各具體領域財管規則的執行落地,也需要彌補、加強財管倫理短板,做到財管法制與倫理建設兩手抓、兩手硬,相互配套、協調發展。
其次,社會組織要圍繞財富生產、交換、分配、消費4個環節推進財管倫理建設。在生產環節上,財管倫理關注財富獲取的正當性,即人們追求財富、創造財富的倫理依據,克服“人為財死”“見錢眼開”等不道德的行為。在交換環節,財管倫理要求有效糾正交換動機的逐利偏失,財管倫理不僅是常態下對交換主體的理性關照,更是非常態下對交換主體趨利偏失的倫理糾正。在分配環節,財富倫理為正確處理市場分配中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提供有益的理論和實踐資源。在消費環節,財管倫理要求既擯棄傳統的禁欲主義、平均主義的束縛,也要抵制風靡于世的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的侵蝕,引導人們選擇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第三,個人要著力于自身和家庭和諧健康財富觀的培育,要著力轉變財富認知,借助時代給予的各種有利條件,實現各種財富形式的科學發展。
第四,家族(庭)財管倫理建設著重要統籌兼顧好各種關系。要統籌好一代、二代和三代等不同代際財富需求,統籌好創富、守富和傳富等各類財管需要,使財管倫理嵌入財管全流程。
最后,財管機構要在多個層次有序推動財富倫理建設。銀行財富管理流程分三部分,依與客戶距離遠近分為前臺、中臺和后臺。前臺有客戶策略、推廣策略、銷售策略和服務策略;中臺有產品策略、定價策略和隊伍策略;后臺有渠道策略、風控策略和合規策略。前中后臺多個經營策略都要有機嵌入財管倫理要求,使之有效內化,產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