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澤威,郝金宏,楊新兵*,秦亞航
(1.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林學院,河北 保定071000; 2.察哈爾烈士陵園管理處,河北 張家口 075000)
顆粒物作為大氣的首要污染物,一直以來都是城市環(huán)境的研究重點[1]。大氣顆粒物由鼻腔隨呼吸進入人體呼吸道,增加人們患心肺系統(tǒng)疾病的風險,對人類健康存在重大危害風險[2]。PM10和PM2.5分別是指直徑在10 μm、2.5 μm 及以下的大氣顆粒物。大量研究表明,植被具有凈化大氣環(huán)境的功能,葉片是植物滯留大氣顆粒物最主要的載體,葉表面特性的差異是植物滯納大氣顆粒物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3]。不同樹種滯塵量存在一定的差異,王成云等[4]研究發(fā)現(xiàn)保定地區(qū)雨季后針葉樹單位葉面積滯納PM2.5范圍在0.53~1.39 mg/m2之間。趙云閣等[5]發(fā)現(xiàn)滯納PM10較強的針葉樹種對PM2.5同樣具有較強滯納力,但闊葉樹種對不同粒級的顆粒物滯納能力存有差異。葉片表面結(jié)構(gòu)特征決定了植物滯塵能力,房瑤瑤等[6]發(fā)現(xiàn)相同科屬的樹種則表現(xiàn)為粗糙度越大,顆粒物的滯納能力越大。北京林業(yè)大學余新曉教授認為森林植被對顆粒物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直接作用(吸入、吸附、沉降作用)和間接作用(阻滯作用)[7]。葉片是樹木滯留大氣顆粒物最主要的載體。
據(jù)《張家口市2021 年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張家口市全年PM2.5平均濃度為23.4 μg/m3,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達標天數(shù)為322 天,達標率為88.2%,環(huán)境空氣綜合質(zhì)量指數(shù)為3.10,排全省第一,全國168 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6 位[8]。為探究綠化針葉樹種滯塵能力,本研究選取張家口市常見的4 種針葉綠化樹種,通過測定其PM10和PM2.5滯納量及葉片形態(tài),闡述不同針葉樹種滯納大氣顆粒物能力差異,為張家口市今后綠化提供科學依據(jù)。
研究地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張家口市中心清水河西岸的人民公園,東經(jīng)113°50′—116°30′,北緯39°30′—42°10′。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6.9℃,平均降水量461.2mm;土壤類型為褐土。園區(qū)內(nèi)主要綠化樹種有:油松 (Pinus tabuliformis)、側(cè)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白皮松(Pinus bungeana)、青杄(Picea wilsonii )、銀杏(Ginkgo biloba)、金葉榆(Ulmus pumila)、國槐(Sophora japonica)、榆葉梅(Amygdalus triloba)、紫葉李(Prunus cerasifera ‘Atropurpurea’)、金葉女貞(Ligustrum vicaryi)等。
試驗選取常見4 種針葉樹種:油松、側(cè)柏、白皮松、青杄。
2021 年4—10 月份,在張家口地區(qū)選取常見4 種針葉樹種,每個樹種分別選擇3 棵樣樹進行采樣(避開雨天),在樹冠的上、中、下部位,以及東、南、西、北4 個方向各采集3 葉片,采集完成后將葉片帶回實驗室測定PM2.5和PM10滯納量。每月采集3 次。
應用氣溶膠再發(fā)生器(QRJZFSQ—Ⅱ)測定不同樹種葉片的PM10和PM2.5滯納量根據(jù)公式(1)計算;單位葉面積PM10和PM2.5滯納量(M)根據(jù)公式(2)計算出每公頃林地的PM2.5和PM10滯納量。公式如下:
式中:M 為單位葉面積PM2.5和PM10滯納量(μg·cm-2);m 為放入氣溶膠再發(fā)生器中葉片PM2.5和PM10滯納量(μg);A 為放入氣溶膠再發(fā)生器料盒中所有葉片的葉面積(cm2);Q 為每公頃每年林地的PM2.5和PM10滯納量,kg/(hm2·a);LAI 為葉面積指數(shù);0.1 為單位轉(zhuǎn)化系數(shù);K 為年洗脫次數(shù)。
試驗選取滯納量最大(油松)和最小(青杄)的兩個樹種,利用環(huán)境掃描電鏡觀察。以4 月和10 月兩個時間為代表,觀察葉表面特征差異。摘取試驗樹種的部分葉片,將葉片包裹在防治擠壓作為待測樣品,將樣品經(jīng)過噴金處理后,采用環(huán)境掃描電鏡觀察不同樹種的葉表面結(jié)構(gòu)和形態(tài)。
不同針葉樹種PM10滯納量存在差異。如表2 所示,從不同樹種來看,4—10 月份針葉樹種單位面積平均每月PM10滯納量在1.89±1.10~2.64±1.32 μg·cm-2之間,4 種針葉樹種之間無明顯差異。其中,油松PM10滯納量(2.64±1.32 μg·cm-2)最大,青杄最?。?.89±1.10 μg·cm-2),油松月平均PM10滯納量是青杄的1.39 倍。

表2 不同針葉樹種葉片PM10 滯納量(單位:μg·cm-2)Table 2 PM10retention in leaves of different coniferous tree species(μg·cm-2)
從不同月份來看,各月份針葉樹平均PM10滯納量在1.12±0.56~4.43±0.66 μg·cm-2之間,排序為10 月>9月>5 月>6 月>4 月>7 月>8 月。10 月份平均PM10滯納量顯著大于其他月份,是最小8 月份的3.96 倍,但4-8月份PM10滯納量彼此之間差異不顯著。從不同樹種各月份PM10滯納量來看,9 月、10 月滯納量最大是油松,5 月、6 月、7 月、8 月滯納量最大是白皮松,4 月滯納量最大是側(cè)柏。
4 種針葉樹種每公頃每年PM10滯納量存在較大差異,如圖1 所示,每公頃每年PM10滯納量在10.45±1.38~15.40±1.75 kg/(hm2·a)之間。其中,油松每公頃針葉樹種的PM10滯納量最大,青杄最小,油松是青杄的1.47 倍。

圖1 不同針葉樹種每公頃PM10 滯納量Figure 1 PM10 retention per hectare of different coniferous tree species
不同針葉樹種PM2.5滯納量也有一定的差異。如表3 所示,從不同樹種來看,從4—10 月份各針葉樹種PM2.5滯納量來看,4 種針葉樹種單位面積平均每月PM2.5滯納量在0.63±0.31~0.80±0.35 μg·cm-2之間,4 種針葉樹種之間無明顯差異。排序為:油松>白皮松>側(cè)柏>青杄,油松月平均PM2.5滯納量是青杄的1.27 倍。從不同月份來看,各月份針葉樹平均PM2.5滯納量在0.41±0.04~1.40±0.14 μg·cm-2之間,排序為:10 月>9 月>6月>7 月>5 月>4 月>8 月。其中只有10 月份滯納量在1 μg·cm-2以上,顯著大于其他月份,是最小的8 月份的3.41 倍;9 月份和6 月份PM2.5滯納量顯著大于4 月份和8 月份,與5 月份和7 月份差異不顯著;4 月、5 月、7月、8 月四個月份PM2.5滯納量差異不顯著。從不同樹種各月份PM2.5滯納量來看,4 月、7 月、8 月、10 月油松最大,5 月最大側(cè)柏,6 月份油松、白皮松滯納量相同且最大,9 月份青杄最大,油松、側(cè)柏滯納量相同。

表3 不同針葉樹種葉片PM2.5 滯納量(單位:μg·cm-2)Table 3 PM2.5 retention in leaves of different coniferous tree species(μg·cm-2)
4 種針葉樹種每公頃每年PM2.5滯納量也存在差異,如圖2 所示,每公頃每年PM2.5滯納量在2.42±0.80~3.35±0.98 kg/(hm2·a)之間,排序為:油松>白皮松>側(cè)柏>青杄,油松是青杄的1.38 倍。

圖2 不同針葉樹種每公頃PM2.5 滯納量Figure 2 PM2.5 retention per hectare of different coniferous tree species
葉片表面微觀結(jié)構(gòu)特征和粗糙度是植物顆粒物滯納能力的決定因素[9],試驗選取滯納量最大(油松)和最小(青杄)的兩個樹種,利用環(huán)境掃描電鏡觀察。由圖3 可知,4 月份油松和青杄的葉片表面有大量氣孔存在,氣孔清晰可見,且葉表面極不光滑,分布著大量的凹槽和凸起,凹槽內(nèi)有顆粒物附著;10 月份相比起4 月,葉片凹槽內(nèi)附著顆粒物數(shù)量增加,表明其滯納的大氣顆粒物更多。油松比青杄葉片表面的凹槽和凸起的起伏程度更大,粗糙程度更大,并且對比兩個月份及平均大氣顆粒物滯納量,油松滯納大氣顆粒物能力明顯大于青杄。

圖3 油松和青杄葉表面電鏡觀測圖Figure 3 Leaf characteristics of Pinus tabuliformis and Picea asperata
林木葉片具有滯納顆粒的能力,能有效凈化空氣,是城市空氣的過濾器,但不同樹種葉片滯納顆粒物的能力具有差異。本研究表明張家口地區(qū)(4—10 月) 針葉樹種單位面積平均每月PM10滯納量在1.89±1.10~2.64±1.32 μg·cm-2之間,PM2.5滯納量在0.63±0.31~0.80±0.35 μg·cm-2之間,并且排序規(guī)律均為油松>白皮松>側(cè)柏>青杄,與趙云閣[5]等對北京常見綠化樹種滯納顆粒物能力研究結(jié)果相似。具有較多氣孔和絨毛、粗糙度較大的葉片更有利于滯納顆粒物,葉片光滑的樹種不利于顆粒物附著在其表面[10]。本研究經(jīng)掃描電鏡觀察,發(fā)現(xiàn)油松葉片粗糙度較其他3 種針葉樹種大,其滯納大氣顆粒物的能力優(yōu)于其他3 種針葉樹,與岳晨[10]、房瑤瑤[6]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大氣環(huán)境是影響植被滯納大氣顆粒物的重要因素[11]。本研究表明不同月份PM10滯納量排序為10 月>9月>5 月>6 月>4 月>7 月>8 月,PM2.5滯納量排序為10 月>9 月>6 月>7 月>5 月>4 月>8 月。原因可能是:一方面8 月份張家口地區(qū)處于雨季,降雨頻繁,大氣中顆粒物被降雨沖刷,含量低,同時葉片表面顆粒物也會經(jīng)常隨雨水降落;另一方面10 月份進入秋季后,天氣干燥,PM10和PM2.5質(zhì)量濃度上升,有更多的大氣顆粒物被植被滯納,孔令偉[12]研究發(fā)現(xiàn)針葉樹種秋季大氣顆粒物滯納量大于春夏兩季,與本研究一致。
針葉樹種(4—10 月)平均每月PM10和PM2.5滯納量在1.89±1.10~2.64±1.32 μg·cm-2和0.63±0.31~0.80±0.35 μg·cm-2之間,排序均為油松>白皮松>側(cè)柏>青杄,差異不顯著。PM10和PM2.5滯納量10 月最大,8 月最小。每公頃不同樹種的PM10和PM2.5滯納量均表現(xiàn)為油松最大,青杄最小。從植物凈化大氣顆粒物角度出發(fā),園林綠化針葉樹種應優(yōu)先選擇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