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首任院長楊樂,因病醫治無效于10月22日去世,享年83歲。“楊樂是中國數學界的一個領袖,對中國數學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他是一個時代的楷模,指引和鼓舞著幾代青年投身科學。”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在訃告中寫道。
歷任所長與院長
楊樂1939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蘇南通,1962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六年制),同年考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就讀研究生,1966年畢業后留所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7年出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1992年出任中國數學會理事長,1996年創建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1998年出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首任院長。
回憶學生時代
“代數與平面幾何這兩門課程深深地吸引了我,上課聽講很專心,當堂便較好地掌握了學習的內容。老師布置的作業在課間休息時即已做完,因此課后留下了大量時間,自己找了許多課外書籍閱讀,也做了大量習題,對數學逐漸形成了濃厚的興趣……還在初中三年級時,自己就有了朦朧的想法:以后進大學讀數學系,并且一輩子從事數學工作。”楊樂曾這樣回憶自己的學生時代。
反對泛濫成災的中小學奧數學習
出于自己的成長經歷,楊樂曾在多個公開場合闡述數學學習興趣、人才培養的關系。他說:“要讓教育回歸到它本來的規律,讓學生能夠在義務教育階段得到數學等基礎學科的‘減負,而在高中和大學階段之后再讓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得到良好的數學培養,這樣才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長。”在一次論壇中,他曾明確反對泛濫成災的中小學奧數學習。他認為,小學生學習奧數違背了教育規律,加重了大部分孩子的負擔,甚至使他們對學習沒有了興趣。楊樂建議:“中學數學教育,應該少而精,內容不能太多,要把最重要的教給同學。”具體的辦法是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自己主動找學習內容,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
深情的回憶
家庭教育專家孫云曉回憶了自己與楊樂交往的一段往事。多年前,孫云曉曾應邀參加國家圖書獎復評,一日早餐與楊樂同桌時,他問楊樂:“我們有項調查發現,數學是中小學生的第一興趣,這是正常的嗎?”楊樂回答:“當然正常啦,而且很有意義。數學是最重要的基礎,學好數學才能學好物理和化學,因為理化中許多難題是數學問題。”在談及對孩子的智力開發話題時,楊樂直言:“對0到6歲兒童的智力開發是災難,人生如萬米長跑,開頭100米猛跑有什么意義?”他對孫云曉說,有經驗的選手,萬米長跑開頭并不猛跑,要有后勁;對于孩子來說,創造力是第一位的。
(摘自《北京日報》 牛偉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