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無錫博物院獲贈了一張特殊的駕駛證,紙面泛黃,寫著英文,日期為1942年12月5日。這張駕駛證是抗戰老兵唐澤其參加中國遠征軍時在印度蘭姆伽獲得。正是因為這張駕駛證,他才有資格開車押送南京大屠殺主犯之一谷壽夫去刑場。
歷經烽火歲月,九死一生
唐澤其是貴州凱里人。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為了滇緬線路的暢通,保護抗戰運輸生命線,成立中國遠征軍,赴滇緬戰場與盟軍聯合對日作戰。
據唐澤其生前回憶,他是1942年編入中國遠征軍。同年3月16日,他到達緬甸臘戍,一開始是一名擔架兵,主要任務是救治傷病員,后抵達印度藍姆伽時,遠征軍進行整訓,他又成為一名炮手。就是在藍姆伽期間,唐澤其被調去學開車,經過短期培訓獲得了這張駕駛證。
1944年的一天,唐澤其駕駛吉普車遇到日軍炮火追擊,車內其他三人全部陣亡;有次唐澤其和戰友剛到一棵樹下坐下,日軍一個炮彈飛來,那名戰友當場被炸死;還有一天夜里,日軍偷襲唐澤其所在的營地,四個崗哨被炸掉兩個,唐澤其是當夜崗哨之一……
唐澤其還曾經兩次穿越緬甸野人山,茫茫野人山,生命如草芥,每天餓死的、病死的不計其數,有的走著走著就倒下、再沒爬起來……歷經九死一生,能活下來,唐澤其自己都說,“大概也是命大,能活下來真是一個奇跡”。
據了解,唐澤其所在部隊曾與日本王牌十八師團進行殊死搏斗,最后還繳獲了該師團的大印。如今,在唐澤其兒子家中,仍保存著一份這個印章拓印的復印件。
開刑車押送戰犯谷壽夫伏法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戰爭結束。
抗日戰爭勝利后,唐澤其被調去陸軍總司令部(后改為國防部)汽車隊。正是因為這張駕駛證,他有了這樣一段特殊的經歷——開車押送南京大屠殺主犯之一谷壽夫去刑場。
谷壽夫是日軍第六師團團長,南京大屠殺的主犯之一,1947年南京軍事法庭在勵志社對他進行公審,并判處死刑。同年4月26日,國防部車隊派唐澤其開刑車押送谷壽夫去刑場。
“當時開的是一輛無遮篷的大卡車,車沿雨花臺右邊一條路一直開到東炮臺一個山坳里,谷壽夫在那里被執行槍決。”唐澤其生前接受采訪時,曾多次回憶當時的場景。
“法律規定(執行死刑)是打一槍。‘啪的一聲槍響,谷壽夫倒地斃命。但是圍觀的數萬民眾依舊不能解恨,呼喊著口號‘報仇‘報仇……行刑的憲兵又補了兩槍。所以,谷壽夫的死刑一共打了三槍。”唐澤其說。
駕駛證入藏無錫博物院
可以說,這張駕駛證不僅見證了唐澤其老人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一生,也為研究那段崢嶸歲月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此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多家文博單位想收藏此證,都被老人婉拒。
“當時,唐澤其想留個念想,同時考慮到一些前去拜訪他的志愿者和相關歷史研究者都想見一見原件,就一直把駕駛證珍藏在家中。”唐澤其的子女說。前不久,經過文化志愿者等在中間協助溝通,唐澤其的子女決定將這張駕駛證無償捐贈無錫博物院。老人生前在采訪中多次表示:“我只希望更多的人能記住那段歷史,記住那些衛國陣亡在異國他鄉的英烈們。”
(摘自《現代快報》 陳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