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指出,初中階段應重視學生語音知識的學習,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奠定基礎。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語音教學不夠重視,學生的語音基礎較為薄弱。這需要在七年級時就嚴格夯實音標教學,并用初中三年來踐行音標的使用價值。
巧用“對比”辨發音。由于國際音標中一些音素的發音與漢語拼音中的某些聲母、韻母發音類似,教師可讓學生依據發音異同進行比較,對比發音,加深印象,促進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掌握音標發音。如漢語拼音中t、k、h 與國際音標[t]、[k]、[h]的發音幾乎一樣,而漢語拼音b、p、f 與國際音標[b]、[p]、[f]的發音又極其相似,這對于已經掌握漢語拼音的初中生來說,學好這些音標并不難。
巧示“口型”校發音。為強調不同音標的發音技巧、要領,筆者會用略為夸張的口型向學生示范,并讓學生模仿。發不同的音,口型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掛幾幅音標口腔圖讓學生對照學習,以便讓學生形成更直觀的認識。
巧辨“分類”記發音。在元音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元音音素歸成兩類來巧記。一類是單元音,單元音發音也是按口型的張開程度來劃分,從嘴打開的程度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以此規律發音時嘴巴會打開得越來越大。因此,通過口型大小的不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單元音,并做到準確拼讀。第二類是雙元音,雙元音是由兩個單元音構成,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從一個音滑向另一個音。而輔音又可以分為清輔音和濁輔音。發清輔音時聲帶不振動;發濁輔音時,聲帶會振動。學生可以依據這兩種輔音不同的發音方式區別掌握。這樣通過分類辨別發音,既能把音記得準,又能記得牢。
巧制“卡片”練發音。有一種識記單詞的方法,是把記不住的單詞記在卡片上,并在背面用一句話來描述這個單詞,然后利用卡片反復訓練,記憶單詞。因此,筆者請學生將記不住的音標記在卡片上,背面寫出相應的單詞。如:apple 里面的a 發/?/的音,可以把/?/寫在卡片正面,背面寫上apple,以及其他發這個音的單詞。這些自制的音標小卡片可以隨身攜帶,隨時練習鞏固。學生既可以通過單詞提示發音,也可以通過音標聯想單詞,一舉兩得。
創設音標學習情境。教師可以借助教材中出現的“節日”為學生的音標學習創設鮮明的主題。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他們在互相交流討論中把原先不太熟練的音素鞏固熟練。如:通過西方的圣誕節主題,教師可以選用相關的音視頻資源、詩歌等,創設節日教學情境,聚焦要學習的音標,在具體的語句、語篇中練習發音。
反轉逆推策略。讀準單詞是學習音標的一種方式。因此,可以從單詞出發來學音標。第一種方法是根據單詞標出單詞中的元音音標,可以有針對性地練習掌握單詞中的元音部分;第二種方法是根據整個單詞的音標,寫出這個單詞;第三種方法是根據所給單詞,寫出它的音標。這一步是對音標考查的最高要求,如果學生能準確無誤地寫出一個單詞的整個音節,那就證明該生已經達到聽音能寫的程度,完全掌握音標技能了。
小組合作互評。經過一個階段的音標學習,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較為熟練地掌握音標,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增強學生對音標的應用能力。小組合作互評、互查互糾活動可以成為較好的抓手。課堂上筆者嘗試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比賽,劃分好小組后,筆者會選定某一段較難讀的文字,看哪一組讀得準確,發音優美,其他小組就負責“找茬”,為他們的讀音打分。最后得分最高的選手再參加一個月一次的班級辯論賽活動。通過這些有趣而緊張的活動不斷訓練學生對音標的掌握程度及靈活運用能力。這同時也是一種評價方式,考查學生對音標的習得程度。
加強自主學習。音標更為重要的作用是指導學生自己進行發音并提高其聽音能力。在學習音標的過程中,學生要將已經習得的音標知識用于新單詞朗讀、課文背誦、廣泛閱讀等英語學習活動中。例如,朗讀課后單詞表新單詞的認讀就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可以檢查他們的音標掌握情況。學生基本準確掌握音標發音后再學生詞時,教師可引導他們依據讀音規則獨立思考拼讀生詞。這樣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化被動輸入為主動研究探索。
音標課是初中英語起始階段必不可少的課型,教師可以通過抓好音標學習基本功、創新音標學習方式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