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巧巧 葉麗
摘? 要:職業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資培養工作需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征進行組織規劃。文章立足職業教育實踐背景,探討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培養問題,意在明確師資培養在專業教育工作落實中的重要性,了解現階段職業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培養面臨的挑戰,最終提出師資培養優化策略。通過分析可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培養工作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教育評價機制、全面開展教師團隊職前職后培訓教育工作、創新交流溝通互動平臺、基于科研實踐能力培養提升教師實踐能力水平、加強思想教育提升教師團隊職業認同感。應積極推進落實全面培養方案,為提升職業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團隊素質水平提供保障。
關鍵詞:職業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培養;教育培訓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29-0045-04
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在實踐中,需要結合學前教育學生能力培養要求以及現階段學前教育新型政策要求進行綜合考量分析。以職業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實際情況為基礎,制訂落實師資培養方案。職業本科院校師資培養工作需分別從理論水平、實踐能力等多方面入手找到科學培養教育方法。通過不斷創新優化、不斷完善提升,達到優化師資培養質量這一目標。作為職業本科院校管理者,也應當重視這部分工作的落實開展,形成長效性培訓教育機制,保證師資團隊水平與人才培養需求相適應。
一、職業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培養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結合現階段幼兒園工作相關規定培養符合實踐需求的專業人才
在新時期幼兒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頒布了新的工作規程。對啟蒙教育工作落實開展提出了新的標準要求。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培養工作需結合新政策要求找到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性的方式方法。而這一專業教師團隊的能力水平直接關系到職業院校學生相關專業的學習效果。因此,需要首先從師資團隊的角度出發加大培養力度,創新培養方法。基于現階段專業人才需求和幼兒教育實踐工作需求進行相關專業學生的教育與培養。確保教師運用正確的思路和創新的方法,保障新時期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這也是考驗教師綜合能力水平和實踐學習狀態的重要途徑[1]。
(二)有利于發揮出教師在專業教學中的思想引領作用
從專業課程教學角度上來說,不同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有不同類型的側重點。學前教育雖然從性質上屬于啟蒙教育階段。但從事教育工作的專業教育工作人員在思想認知水平和個人覺悟水平上都需要達到更高的層次。因此,在學生實踐學習階段,教師團隊要從自身出發,培養良好的思想認知狀態和思想覺悟層次,以便對相關專業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引領和實踐指導。基于此,在教師團隊培養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從思想教育入手加大培訓教育力度。培養工作本身也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強調教師應當實現思想認知和實踐專業能力的全面提升。只有教師自身綜合素質過硬,才能夠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出思想引領作用[2]。高覺悟的教師,必然能夠在日常教育工作落實過程中給學生做好思想和行動方面的表率,充分發揮出教師的思想引領作用。
(三)有效保障教師團隊綜合素質水平
教育專業教師團隊的培養和提升應當是一項持續的工作。這不僅是由于教育專業屬于面向人的實踐專業,也是由于教育工作在落實開展中更加強調創新性和個性化。只有教師團隊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經驗,同步做好理論知識的學習,才能夠時刻保持自身良好的思想覺悟和理論知識水平,適應不斷變化、不斷創新的教育專業教師團隊質量需求。從教師自身的角度上來說,這也有利于其在激烈的人力資源競爭中保持個人的良好工作狀態,為個人未來的職業生涯層次提升和整體規劃起到保障性支持作用。教育工作本身也需要教師與學生達成充分有效的溝通,溝通技巧也需要教師在實踐工作中不斷進行自我積累和完善。接受系統化更強、專業性更高的培訓教育,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師團隊提升溝通交流能力、順暢推進實踐教育工作開展。
二、現階段職業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培養面臨的挑戰
(一)教師團隊綜合管理工作缺乏秩序性和有效性
學前教育專業包括多個細節性課程。另外,對職業院校學生來說,其專業能力提升側重點主要放在了實踐能力方面。教師在綜合素質水平的要求方面并不是很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團隊在從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時,往往存在組織規劃缺乏系統性的實際問題,教育教學方法也缺乏有效性的問題,這都會影響到專業課教學的質量[3]。除此之外,教師團隊管理工作的執行落實缺乏有效性。這是由于職業院校在聘請教師組成教師團隊時,使用了一部分兼職教師、或無法長期固定任職的教師。這部分教師基礎教學引導能力相對比較薄弱,在實踐教育中未能結合現階段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優化教學實踐工作。這都影響了師資隊伍作用的發揮,進一步導致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受到影響。教師缺乏思想重視、缺乏有效管理,是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
(二)教師專業能力培訓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合理性
幼兒教師在實踐中不僅需要具備常規的學前教育引導能力,一些藝術實踐能力也是幼兒教師應當具備的重點能力[4]。因此,在面向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教育培養時,也要求教師具備相應的教育培養能力。例如,手工課、鋼琴伴奏都是幼兒教師應當具備的主要實踐能力。但從目前的學前教育人才培養上來看,職業院校學前教育人才培養中所匹配的教師團隊對專業領域的藝術教育實踐引導能力存在不足。部分教師在進入專業實踐教學時,無法為相關學生提供針對性教育引導,也影響到學前教育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這一現象也體現出教師綜合能力水平提升方面的不足,是現階段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教師隊伍需要克服的一個主要困難。
(三)基于實踐的教師團隊溝通交流機制未能得到有效完善
溝通交流機制是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幫助教師自檢自查,發現自身實際問題的科學方法。在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團隊培養的過程中,教師缺乏自主交流溝通機會和實踐學習空間。大部分教師在實踐中都會通過參與學校統一組織的培訓教育實現能力水平的提升[5]。同崗位教師或相似崗位教師的溝通交流存在不足,這一方面是由于教師自身的思想認知導致其缺乏自主溝通交流意識。另一方面,由于現階段基于溝通交流的平臺建設先進性和靈活性不足,師生和上級管理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缺乏便捷性和透明性,這都會影響到師資隊伍培養的效果,是各院校應當關注的要點問題。
(四)教師團隊思想教育工作缺乏力度與科學性
思想教育從本質上來說,不僅包括了這部分專業教師團隊的職業認知教育以及工作責任教育,也包括了一部分基于思想認知和個人思想覺悟水平的教育引導。只有將思政教育的作用發揮出來,才能確保專業教師團隊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要求,確保教師團隊思想教育工作組織落實。對于教師團隊來說,其個人思想認知得到轉變和優化后,其才能夠在實踐教育工作的落實開展中積極主動地去發現這一專業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問題。并且主動形成良好的溝通交流氛圍,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聯動溝通為解決這一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實際問題共同努力。教師團隊思想教育工作若能夠達到一定的力度和程度,對于穩定教師團隊人員結構、避免教師團隊人員流失也具有重要作用。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教師團隊思想教育缺乏工作力度與科學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職業院校并未針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團隊進行專項的思想教育培訓;二是思政教育也要通過實踐活動組織落實。院校方面由于客觀環境、經費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在組織實踐活動的力度和有效性上也存在一定不足,這也是現階段影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6]。
三、職業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師資培養路徑
(一)建立科學完善的教育評價機制,通過評價激勵促進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職業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管理者應當結合教師團隊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表現,以及理論知識階段性學習提升程度對教師綜合素質進行基礎評價。在此前提下,進一步將教學評價延伸到教師的工作責任心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有效性以及教師對未來的工作規劃有效性等多個方面。在評價工作落實上,可以以激勵機制為基礎,通過激勵制積分,對教師進行長期綜合評價。這種具有競爭性和激勵性的教學評價方式能夠促使教師在日常管理時增強個人依從性。對學前教育教師來說,只有產生自主學習意識,才能夠在具體工作實踐中獲得更好的進步和提升,從而將個人能力反映到專業學生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現出基于有效評價機制的教學能力、態度意識方面的優化。長效性的激勵機制也有利于保障整個教師團隊的質量水平的整體穩定,這是促進教師團隊培養和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7]。
(二)全面開展教師團隊職前職后培訓教育工作,提升專業培訓針對性
職前職后培訓教育工作具體是指,分別從入職前和入職后兩個階段進行針對性培訓教育,在不同階段制訂科學培訓教育方法提升培訓教育的有效性。其中,入職前培訓教育側重點主要集中在教師要對現階段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和相關政策措施做到充分了解。例如,立德樹人就是現階段教育領域各項工作開展應當秉承的重點目標。作為學前教育教師,應當對立德樹人基本要求、內涵和主要側重點進行明確,以確保在實踐工作開展時,按照立德樹人的宏觀目標,指導個人實踐。在前期培訓教育工作落實中,應當結合不同教師的個人能力水平,為其制訂個性化的提升培養階段性策略。分別從理論知識學習能力、實踐經驗等多方面入手對教師進行培訓教育。確保其在入職后能夠有目標、有方法的為個人實踐工作的落實執行找到方向。而在入職后培訓教育工作的落實開展中,需要把握的側重點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應當從教學實踐到教學研究全面形成教育培訓機制。即不僅要提升教師的專業教育實踐能力,也應當從教學研究科研項目推進落實角度,培養教師形成良好的科研精神和科研意識,為其職業能力提升提供保障和支持;二是要針對不同教師在實踐教育工作落實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提出相關策略,確保通過針對性培訓教育,幫助不同教師解決其實踐工作中具有核心影響的具體問題。提升其接受培訓教育的順暢性,幫助其掃清個人工作實踐和接受培訓教育過程中的障礙。
(三)創新互動溝通平臺,提升教師教學研究實踐能力
教學研究能力是體現教師高層次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學前教育專業雖然在基礎教育實踐要求上并不高,但教學研究工作是持續提升啟蒙教育工作質量的關鍵方法。對教師團隊的培訓教育工作來說,不僅要培養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具備基礎的實踐教育和工作開展能力,還應當從實際出發,提升個人的教學研究能力。通過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實踐項目,并且基于自己所參與的實踐項目進行實際問題的總結分析。以此為路徑,達到提升科研實踐能力的目標,體現出教師教研工作水平的整體狀態。對教師來說,這也有利于其在激烈的職業競爭中保持良好的狀態和較強的競爭力。關于科研實踐能力培養,需要通過實踐培養與團隊協作培養兩條路徑達到預期目標。即教師應當輪流參與不同類型的實踐科研項目并分配負責不同的實踐任務,以便達到培養其實踐科學研究能力這方面的目標。除此之外,教師在科研工作水平提升的過程中,還可通過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為個人的協作能力提升和科學研究實踐提供保障。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應當從線下拓展到線上,通過先進技術系統的引入,減少教師溝通交流過程中的阻礙。在實際工作中,互動交流也是體現研究實踐價值和意義的重要方面。
(四)加強思想教育,提升教師團隊職業認同感
職業認同感是教師應當具備的重要主觀感受。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團隊的師資培養來說,職業認同感是幫助其持續做好個人實踐工作,并且明確個人的職業目標的重要前提條件。職業院校應當不斷提升相關教育引導力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8]。通過針對性思想引領和專項性職業教育達到提升這部分專業教師團隊職業認同感和思想認知水平的多元目標。具體來說,加強思想教育,提升教師團隊職業認同感,需要把握以下兩方面關鍵要點:一是針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進行培訓教育時,要幫助其明確職業本科院校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基礎實踐能力,確保其在實踐工作落實的過程中,能夠結合職業本科院校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引導工作;二是在面向這部分專業教師進行職業認同感培養教育時,應當加強黨的思想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以教師職業理想信念感的重要性為契機,對這部分專業教師進行培養教育,使其逐步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認知,堅定教師團隊思想信念,提升認同感。加強教師團隊的職業歸屬感,為其更好地落實執行自身實踐工作要求,應對人才培養中的困難和問題奠定基礎。
四、結語
綜合文章分析可知,對于職業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來說,教師團隊仍然發揮著重要的思想引領和實踐指導作用。因此,針對專業教師團隊進行培養教育非常關鍵。在實踐工作中。職業院校應當從思想認知到實踐工作實現全方位的培養教育。還應當從團隊協作、科學研究等多方面入手,對教師團隊能力進行綜合性培養。確保現階段這一專業教師團隊的能力素質能符合專業人才培養要求,達到現階段師資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田紅磊.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雙師型”教師團隊構建策略研究[J]. 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2,20(05):122-124.
[2] 李煥霞. 基于職教云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學前教育課程中的實踐與探索——以“幼兒園教師資格證面試”課程為例[J].科技風,2022(29):107-109.
[3] 徐瑞,劉斯璐,李璐,等.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文化育人能力提升路徑初探——以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公關世界,2022(17):97-98.
[4] 謝美玲. 新時期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的推進策略解析——評《學前教育研究》[J]. 中國高校科技,2022(08):102.
[5] 操凱. 高質量視域下中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文化建設比較研究——基于廣東省3313名中高職學生的實證調查[J].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22,30(02):16-22.
[6] 崔璐. 高職學前教育畢業生職業壓力的對策研究——以撫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 遼寧高職學報,2022,24(04):97-102.
[7] 郭小燕. 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J].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2,22(02):53-57+109.
[8] 許維. “就業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培養探究[J].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06):62-64.
(薦稿人:張蕊翠,南昌職業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胡甜甜)
作者簡介:吳巧巧(1988—),女,碩士,南昌職業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葉麗(1996—),女,碩士,南昌職業大學助教,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