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大數據與犯罪偵查》
作者:敖日其冷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2-1398-1
出版時間:2022 年11 月
定價:75 元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犯罪偵查活動的開展已經不再依托于以往單一的人工偵破與走訪等方式,而是逐步應用大數據技術與思維,通過多渠道搜集犯罪信息,繪制犯罪畫像,制定高效科學的偵查方案,偵查效率與質量得以提升。由敖日其冷編著、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大數據與犯罪偵查》一書,詳細介紹了應用大數據開展犯罪偵查的各種形式與方式,如視頻偵查、通信數據偵查等,清晰展現出大數據偵查的過程、內容、方式方法等,具有良好的參考價值。
筆者基于該書內容及吉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以大數據技能為中心的公安情報學專業核心課程體系開發與實現路徑”(2020285E10500E5);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 年度重點項目“大數據背景下“公安情報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研究”(ZD20046)認為,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犯罪偵查活動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來源,使得犯罪偵查效率顯著提升,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公安部門數據。公安部門是犯罪偵查最主要的數據來源之一。在執行職務期間,警察收集和記錄各種與犯罪相關的信息,這些數據在犯罪偵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夠為分析犯罪模式和破案提供可靠的線索。第二,社交媒體數據。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和發展,犯罪分子也逐漸將其作為犯罪活動的平臺之一。社交媒體平臺上用戶發布的信息,可作為犯罪偵查的有價值數據來源。第三,公共監控系統數據。公共監控系統是城市犯罪偵查的重要工具,為警方提供了豐富的視覺信息。監控攝像頭廣泛分布在公共場所和重要區域,通過采集和記錄畫面,為犯罪偵查提供重要的數據資源。
當前,大數據在犯罪偵查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互聯網搜索,發現犯罪線索和犯罪證據。互聯網搜索是一種大數據思維的應用方式,可快速收集和整理大量信息,為犯罪偵查提供重要的線索方向。互聯網上的信息量龐大且多樣化,包括社交媒體帖子、論壇討論、新聞報道、博客文章等。通過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警方可篩選和挖掘與犯罪相關的關鍵詞、語義、事件等,從而快速找到與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作案地點等有關的信息。大數據思維還能用于挖掘犯罪行為的模式和規律。通過分析互聯網上的犯罪信息,發現犯罪行為的模式和規律,將有助于警方預測和預防未來的犯罪活動。大數據分析可以發現犯罪嫌疑人的行為模式、作案手法、作案地點等,從而快速建立嫌疑人的行為特征模型。基于這些模型,警方可更準確地預測潛在犯罪活動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及早干預和阻止犯罪行為的發生。此外,大數據思維還可用于收集和分析犯罪證據。當警方已經掌握嫌疑人的信息或線索時,可通過大數據分析從互聯網上收集相關證據。例如,通過搜索引擎檢索嫌疑人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碼等關鍵信息,收集與其有關的公開信息和社交媒體數據,以建立嫌疑人的社交網絡及可能的作案動機等。
數據畫像在犯罪偵查中的應用。在犯罪偵查中,數據畫像能夠幫助警方建立嫌疑人的綜合畫像,為偵查提供有力支持。第一,個體身份特征分析。數據畫像可從多個維度對個體的身份特征進行分析。警方可洞察個體的背景信息,了解嫌疑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可能的隱秘身份,以及可能從事什么類型的犯罪活動。第二,通過對個體的通信記錄、金融交易記錄、活動軌跡等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個體的日常行為規律和偏好,以及其可能涉及的犯罪模式,從而全面了解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和行為方式,進而推斷出可能的作案動機和未來的犯罪預測,提高破案的效率和成功率。第三,數據畫像可整合來自不同數據源的信息,如社交媒體信息、公安數據、銀行數據及監控錄像等,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嫌疑人的社會關系、財務狀況、活動軌跡等信息,構建一個更為準確、全面的嫌疑人畫像,為警方提供更多的線索和偵查方向。
犯罪網絡關系分析在犯罪偵查中的應用。犯罪網絡關系分析是指通過分析犯罪行為中涉及的各種人員、組織及他們之間的聯系,揭示犯罪網絡的結構和運行方式。犯罪網絡關系分析在犯罪偵查中起著重要作用,可幫助警方了解犯罪組織的內部結構、犯罪分工、通信路徑等重要信息。比如,通過對涉案人員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可揭示犯罪組織的人員架構、組織形式,以及人員之間的職責和角色;通過分析人員之間的社交網絡、通信記錄等數據,可以發現犯罪組織中的核心人物、關鍵幕僚及其他成員。警方通過深入了解犯罪組織的組織結構,可建立系統科學的破案計劃,提高犯罪偵查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