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萍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根據各地不同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有效路徑。近年來,餐飲業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帶動了就業,并拉動了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而特色美食是餐飲業發展的方向,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美食產業,對促進鄉村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帶動就業提高農民收入。鄉村特色美食產業是一條完整的鏈條,包括供、產、銷三部分,每一個流程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鄉村特色美食產業依托當地優勢資源,生產成本低、技術門檻低,部分農民可以不用外出打工,在當地工作就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女性也可以走出家門,參與到美食產業發展中來,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可以說發展鄉村特色美食產業將極大地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從而緩解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難問題。在增收方面,相較于傳統的農業生產,發展鄉村特色美食產業可以使農民獲得更高更穩定的收入。一方面,家庭就業人數增多,另一方面,隨著原材料需求量大增,鄉村生產規模和產業規模擴大,從業者收入也隨之增加。
促進產業結構日趨完善。首先,鄉村特色美食產業發展需要大量的農副產品原料,例如糧食、蔬果、家禽等,直接帶動了當地的種植業、養殖業發展,并延伸出一系列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加工業。其次,鄉村特色美食產業依托農家樂、餐廳等店面存在,店面不僅需要廚師,還需要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隨著鄉村特色美食產業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外鄉食客前來就餐,將催生本地餐飲、超市、民宿、代駕等服務性產業興起;食客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會欣賞鄉村的美景,刺激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最后,鄉村的特色食品被游客帶往全國各地,吸引大量想來卻因時間或地域局限無法前來的食客,當線下銷售不能滿足客戶需求時,將促進電子商貿企業蓬勃發展。
推動鄉村精神文化建設。文化興則國運興,鄉村文化不僅能助力鄉村的經濟振興,而且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和內生動力。而鄉村特色美食作為一種標志性的鄉村物質,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對鄉村精神文化建設具有重要價值。鄉村特色美食吸引了一大批城市居民和熱愛美食的年輕人來到農村,他們在感受鄉村氣息的同時也將城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理念傳播開來,從而開闊了農民的視野,提高了農民素質,也有利于農民自覺傳承弘揚本地的優秀傳統文化。此外,為了吸引更多游客下鄉,農村應加強精神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旅游文化長廊、美食體驗館等文化設施,并努力挖掘文化資源,更好地弘揚鄉村特色文化。
改善鄉村居住環境。為了提升鄉村特色美食的吸引力和鄉村的接待水平,基層政府、村委會、各企事業單位在發展鄉村特色美食產業中加大了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投入,包括交通、通信、生態、醫療、衛生等各個方面,這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求一致。同時,鄉村加強了環境衛生的整治力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栽種樹木、花卉等綠色植物,為顧客提供了優美的環境和清新的空氣,讓顧客有了更好的感官體驗;鄉村加強對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為來往的顧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貼心的服務;鄉村加強醫療、防疫保障,完善鄉村醫療服務體系,打造生態宜居鄉村,為前來就餐旅游的顧客提供足夠的安全感。
產業經費投入不足。資金是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發展鄉村特色美食產業必須解決好經費的來源問題。農民大多以種地為生,收入不高,在滿足家庭生活所需后很難拿出足額資金投入產業發展,而發展鄉村特色美食產業只限于開店鋪做美食的投入是不夠的,還需要在宣傳營銷、人才引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投入資金。但目前鄉村缺少融資渠道,加之財政資金支持有限,導致產業發展受阻。
缺乏產業發展專業人才。“得人者興,失人者崩”,人才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發展鄉村特色美食產業,專業人才必不可少。雖然農民精于鄉村特色美食傳統制作技藝,但美食產業發展是一個完整的鏈條,還需要宣傳銷售人才、管理人才、研發人才的有效運營。但是,當前鄉村缺乏大量的專業人才,一方面,鄉村特色美食產業根植于農村,地處偏遠,受限于人才招聘信息的有效傳播,且缺乏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加之鄉村生活條件差,難以吸引專業人才到鄉村發展,甚至鄉村本土人才外流;另一方面,鄉村原有的部分人才觀念落后,缺乏學習和創新的積極性。
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就餐環境的舒適程度直接影響顧客的消費欲望,繼而影響鄉村特色美食產業的經營水平,因此,顧客來鄉村享受美食的同時需要完善的配套設施保障。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農民對餐飲認識不夠、眼界不開闊,以及在生活習慣、資金等方面的限制,目前鄉村特色美食產業的配套設施尚不完善,存在交通不便捷、網絡信號不通暢、環境衛生不整潔、住宿條件簡陋、娛樂場所缺乏等問題,導致鄉村特色美食對顧客的吸引力不夠、回頭率低、收入不理想。
缺乏高效經營管理。鄉村特色美食產業的發展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不僅需要精湛的特色美食制作工藝,還需要高效的經營管理。當前一些鄉村特色美食產業效益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有些村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夠,缺乏創新意識,不能適應消費需求變化開發新的美食產品,容易使顧客喪失新鮮感;還有些村民盲目跟風其他地區成功的美食項目,丟失了自有的特色。第二,由于缺乏資金和專業的營銷手段,產品的宣傳力度不夠,導致美食產品的知名度不高。
鄉村特色美食作為一種標志性的鄉村物質,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對鄉村精神文化建設具有重要價值。鄉村特色美食吸引了一大批城市居民和熱愛美食的年輕人來到農村,他們在感受鄉村氣息的同時也將城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理念傳播開來,從而開闊了農民的視野,提高了農民素質,也有利于農民自覺傳承弘揚本地的優秀傳統文化。
擴大資金來源渠道。資金是產業發展的血脈,穩定的資金來源直接關系到一個產業的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美食產業在廣告宣傳、配套設施、消費體驗、人才引進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經費,資金從何處來,首先就需要有政府的支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指出:“對支持脫貧地區產業發展效果明顯的貸款貼息、政府采購等政策,在調整優化基礎上繼續實施”,這為鄉村美食產業的振興提供了一定的經費保障。同時,鄉村特色美食產業還要不斷擴大融資渠道,要通過政策引導,大力宣揚自身優勢和特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招商引資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的投入,創造多元化投資機制,吸引更多的企業和投資者走進鄉村。有了足夠的經費支撐,也能增強當地對鄉村特色美食產業發展的信心,調動產業工人的積極性,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引進培養產業人才。“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指引著產業的發展方向,優質的人才隊伍能夠對鄉村特色美食產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鄉村特色美食產業大多位于農村,產業的經營者以當地村民為主。他們長期居住在鄉村,缺乏開拓創新的視野和專業的經營本領,只能進行簡單的經營活動,不利于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推動鄉村特色美食產業發展壯大,必須有一支專業的人才隊伍,包括農業技術人才、特色美食研發人才、品牌宣傳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等。一方面,要通過網絡、報刊、電視等媒體大力宣傳當地的特色美食,展現出當地特色美食產業的發展前景和政府產業發展政策,提高招引人才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美食產業專業人才參與到鄉村特色美食產業發展中。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鄉村本土產業人才的培養,當地村民是鄉村特色產業從業人員主體,他們的素質高低關系著特色美食產業的興衰,可以邀請專業人才為當地村民傳授相關知識,提高他們的經營能力。在此基礎上,要營造良好的人才服務環境,最大化滿足專業人才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配套設施是鄉村特色美食產業興旺發達的必要條件,雖有“酒香不怕巷子深”之說,但缺乏科學系統的規劃和建設,靠單純的坐地等客,很難適應快速多變的市場環境,導致產業的競爭力不足。各地要提前預判鄉村特色美食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開發方案,做好開發前期謀劃,包括鄉村道路、通信、水電、停車場、垃圾場、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的修繕,盡可能為顧客提供更多的便利,保障顧客的衛生和安全,提高顧客的體驗感。隨著鄉村特色美食產業做大做強,顧客不斷增加,要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及時更新完善基礎設施,使其能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要考慮到出餐速度、用餐環境、服務態度、餐廳容納量等因素。還可以根據鄉村特色建設鄉村旅游文化長廊、特色文化館、文化廣場等展現鄉村特色的設施,將鄉村的風韻充分展示出來,不僅能夠吸引更多顧客來鄉村體驗,還能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改善經營管理方式。其一,推動鄉村特色美食產業持續發展,必須保留鄉村特色。地域風味是鄉村特色美食的核心優勢,是產業生命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保證。有些地區為了更大的經濟利益,在原材料和制作工藝上降低標準,改變了鄉村特色美食的品質,實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銷售美食產品時,要把握顧客訴求,重點向顧客介紹產品的地域特色和營養價值;除了保留自身特色,還要學習其他地區成功的經驗,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要不斷上新才能保持顧客的新鮮感,留住顧客的胃。其二,要創新營銷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宣傳是提高銷量和知名度的重要方式,如今互聯網高度發達,短視頻、美食紀錄片十分火熱,可以在抖音、快手、小紅書、微博等平臺發布有關當地特色美食的短視頻。陜北霞姐和李子柒的美食短視頻的成功就是值得學習的例子,這既可以提高產品影響力,又可以擴寬銷售渠道。同時,可以結合當地傳統文化拍攝當地特色美食紀錄片、旅游宣傳片;可以將美食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開展美食旅游體驗活動,讓游客參與特色美食制作,感受特色美食的魅力,增強品牌信任度,推動特色美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戰略任務。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傳統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我們必須因地制宜地利用好鄉村特色資源,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美食產業,促進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滿足農民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