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芳 賈姣姣
(河南省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鄭州 450000)
室性期前收縮又稱室性早搏,通常發生在正常心跳之前,是一種起源于心臟下腔室的異常點擊或引起的額外心跳[1]。室性期前收縮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該病的發生率可隨之增加,該病臨床多無明顯癥狀表現,部分患者可伴有心悸、心慌、心跳暫停感,隨著病情的發展可伴有嚴重器質性心臟病,心排血量降低后會逐漸加重心力衰竭,誘發心絞痛等癥狀,甚至可發生心源性暈厥[2]。目前,臨床針對室性期前收縮的治療主要以常規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為主,雖能緩解臨床癥狀,但由于存在個體差異過大及長期用藥存在諸多不良反應,故仍需選擇新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以提高臨床療效。竇性心率震蕩是室性期前收縮出現加速逐漸減慢的過程,可影響正常心臟跳動并引起頭暈、無力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被認為與室性期前收縮密切相關,因此了解室性期前收縮竇性心率震蕩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美托洛爾是臨床廣譜的抗心律失常類藥物,可通過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從而控制心率,減少因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的發生率[3~4]。近年來,隨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中醫治療室性期前收縮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根據室性期前收縮的臨床癥狀表現及辨證分型,以調節各臟腑氣血為主要治療原則[5]。鑒于此,本研究探討美托洛爾聯合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室性期前收縮的效果及對竇性心率震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0 月至2022 年10月河南省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126 例室性期前收縮患者,按隨機對照原則分組。對照組63 例,男37 例,女26 例;年齡40~70 歲,平均(58.68±5.79)歲;基礎疾病:冠心病14 例,高血壓性心臟病21 例,擴張型心肌病18 例,風心病10 例;病程1~7 年,平均(4.76±1.24)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分級:Ⅱ級39 例,Ⅲ級24 例。研究組63 例,男40 例,女23 例;年齡38~70 歲,平均(59.04±5.83)歲;基礎疾病:冠心病15 例,高血壓性心臟病23 例,擴張型心肌病17 例,風心病8 例;病程1~7 年,平均(4.68±1.26)年;NYHA 分級:Ⅱ級41 例,Ⅲ級2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均衡性良好(P>0.05)。本研究已獲河南省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字2020009005 號)。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室性期前收縮符合臨床相關診斷標準[6];室性期前收縮次數>6 次/min;心電圖提前出現寬大畸形的QRS 波群,此前無P 波;QRS 波群時限>0.12 s,代償間歇基本完全;ST 段與T 波方向往往與QRS 波主波方向相反;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單形、成對形室性期前收縮;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合并惡性或致命性心律失常;合并房室傳導阻滯或器質性心臟病;合并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近期內接受過相關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對本研究所使用的藥物過敏;半年內曾患急性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等;干擾心率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如甲亢等。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基礎疾病的干預治療,同時給予冠心病二級預防,如選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等口服。在上述基礎上給予美托洛爾(國藥準字H20057289)口服治療,50 mg/次,1 次/d。
1.3.2 研究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參松養心膠囊(國藥準字Z20103032)口服治療,1.2 g/次,3次/d。兩組均接受3 個月的治療。
1.4 觀察指標 (1)療效。顯效:臨床心悸、心慌、心前區不適等癥狀均消失,且室性期前收縮次數減少>90%,且臨床相關指標恢復正常;有效:上述臨床癥狀均有明顯緩解,室性期前收縮次數減少40%~90%,且臨床相關指標得到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室性期前收縮次數減少<40%。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心功能。采用心功能檢測儀檢測兩組治療前及治療3 個月后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射血分數(LVEF)水平。(3)竇性心律震蕩。于治療前后選擇TLC4000 動態心電圖分析系統進行檢測震蕩初始(TO)、震蕩斜率(TS)及震蕩斜率與當時心率比值(TD),其中TO 中行之為0(單位為%),TO<0 為室性期前收縮后初始竇性心律加速,TO >0 則不存在初始心率加速現象;TD=TS/心率(HR)。(4)心室重構指標與心肌指標。抽取兩組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經離心10 min(轉速為3 000 r/min,半徑為6 cm),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對心室重構指標[N-末端B 型利鈉肽原(NT-proBNP)、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及心肌指標[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進行檢測,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心肌指標 [肌鈣蛋白T(cTnT)]水平。(5)不良反應。統計循環系統(肢端發冷、心動過緩、心悸)、消化系統(腹痛、嘔吐、惡心、腹瀉)、神經系統(睡眠障礙、感覺異常)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軟件分析處理數據,心功能指標、竇性心率震蕩、心室重構指標與心肌指標等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療效與不良反應發生率等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功能 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LVESd、LVEDd 水平降低,LVEF 水平升高(P<0.05);研究組治療后LVESd、LVEDd 水平比對照組低,LVEF水平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水平對比()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水平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
2.2 療效 與對照組(74.60%)相比,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88.89%)較高(P<0.05)。見表2。
2.3 竇性心率震蕩指標 治療前兩組竇性心率震蕩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TO 水平降低,TS、TD 水平升高(P<0.05);研究組治療后TS、TD 水平比對照組高,TO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竇性心率震蕩指標水平對比()

表3 兩組竇性心率震蕩指標水平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
2.4 心室重構指標與心肌指標 兩組治療后NT-proBNP、AngⅡ、CK-MB、cTnT 水平降低(P<0.05);研究組治療后NT-proBNP、AngⅡ、CK-MB、cTnT 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心室重構指標與心肌指標水平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
2.5 不良反應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11.11%vs 17.4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例(%)]
研究證實,在健康人群與各種心臟病患者中均可發生室性期前收縮,心臟手術、麻醉、藥物、電解質紊亂等均會增加罹患室性期前收縮的風險。作為心律失常較為常見的類型之一,室性期前收縮可導致心肌細胞的電生理異常,嚴重時可導致心力衰竭,嚴重危險患者生命健康[7]。因此,積極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抑制室性期前收縮的次數,對于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室性期前收縮的治療主要以緩解臨床癥狀為目的,并非抑制前收縮的次數,對于合并不同臨床癥狀的患者,可選擇使用相關抗心律失常的藥物進行治療。但在使用相關藥物治療前需嚴格掌控適應證,如抗心律失常的Ⅰ類藥物雖可明顯抑制心律失常,但相比安慰劑類藥物仍具有較高的最終病死率;而Ⅱ類藥物雖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但相關藥理機制與抑制心律失常無關;Ⅲ類藥物雖可同時滿足Ⅰ、Ⅱ類藥物的不足,但心外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較高[8]。因此,為減少相關藥物的不良反應,同時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本研究聯合美托洛爾與參松養心膠囊進行治療。
中醫學暫無室性期前收縮病名,但根據相關臨床癥狀表現可歸為“心悸”范疇,認為病機為隱血不足、心陽不振,血脈運行失暢所致,治療可以益氣養陰、活血通絡等為原則[9]。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P<0.05),而兩組不良反應發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該聯合治療方案療效確切,且安全性良好。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美托洛爾為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通過對β 受體選擇性阻斷作用,從而減少心臟的舒張期負荷,達到降低心率與心肌收縮力,同時還可降低心臟耗氧。另外美托洛爾還可抑制心臟的異位節律,調節心率,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參松養心膠囊的主要成分為麥冬、丹參、山茱萸等,其中人參、麥冬、南五味子共為君藥,其中人參主行益氣活血、生津、安神定悸之效;麥冬主行清心熱而安神之效;南五味子主行滋腎養心、益氣生津之效。三藥合用共奏益氣養陰、生脈安神之效。山茱萸、桑寄生、炒棗仁、丹參、赤芍、土鱉蟲共為臣藥,其中山茱萸主行補益肝腎、收澀固脫之效;炒酸棗仁主行養肝、寧心安神之效;桑寄生主行補益肝腎之效;丹參主行活血化瘀、通脈之痛之效;赤芍主行散瘀清熱、涼血止痛之效;土鱉蟲主行活血散瘀、疏通經絡之效;臣藥合用可助君藥活血通絡、清心安神之效;黃連、龍骨共為佐藥,黃連主行清心火、安神之效;龍骨主行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之效;助君臣清心安神之效。甘松為佐藥,主行醒脾健胃、理氣通脈之效[10~11]。全方合用共奏活血通絡、清心安神之效。
相關研究表明[12~13],室性期前收縮提前出現會引起心動周期縮短、射血量降低、心室充盈不足,導致初期動脈血壓降低,動脈壁機械牽張程度發生改變,誘發頸動脈竇及主動脈弓等壓力感受器感知,并釋放抑制性神經沖動至延髓處。而壓力感受器亦會感知血壓的變化,引起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再次迷走神經興奮降低,竇性心律加快后,會延長心室充盈時間,心排血量隨之增加,導致動脈血壓升高,壓力感受器感知并反射性促使竇性心律下降。另有研究表明[14],在心功能受到損害后,會對內分泌與細胞因子的激活起到促進作用,進而對心肌細胞與心功能造成二次損傷,并進入惡性循環。NT-proBNP、AngⅡ為臨床反應心室重構的常用指標,而CM-MB 與cTnT 在檢測心肌損傷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LVESd、LVEDd、NT-proBNP、Ang Ⅱ、CK-MB、cTnT、TO 水平比對照組低,LVEF、TS、TD 水平比對照組高。表明美托洛爾聯合參松養心膠囊可改善室性期前收縮患者的心功能、心室重構及心肌損傷。分析原因可能是,現代藥理學表明,參松養心膠囊可對心肌細胞中鈉離子(Na+)、鉀離子(K+)、鈣離子(Ca2+)等多離子通道起到阻滯作用,且對起搏電流通道超極化的陽離子通道起到阻滯作用,同時調節了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改善心臟跟傳導,抑制心室重構與心肌損傷[15~16]。
綜上所述,美托洛爾聯合參松養心膠囊應用于室性期前收縮患者的治療中效果較佳,可改善心功能、心室重構與心肌指標表達,減輕竇性心律震蕩,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