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肇南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1101)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材料是整個建筑的核心因素,特別是在機電設備的施工過程中,材料成本約為施工總成本的60%,是影響施工成本的關鍵因素。 為了在行業內占有一席之地,謀求長期發展,必須對材料進行精細化管理,促進公司經營和效益的持續提高。
在機電設備的安裝中,材料成本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 要確保公司的資本運營和工程的整體質量, 必須對材料進行嚴格的控制。 在機電設備的施工中,材料的精細控制要涉及材料的劃分、供應、保管和使用等各個方面,有助于實現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 對項目的順利進行和經濟效益的實現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2.1 機電安裝工程項目設備成本
1)設備品控成本。 機電安裝工程設備的品控費用主要是根據設備的品質水平來控制,通過對設備的早期檢查和調試,達到更好的控制設備使用費用的目的。 目前的設備控制費用主要有:防范費用、識別費用等。 防范費用是用于預防安全風險和事故發生的費用; 識別費用是指為了識別潛在風險和威脅而產生的費用。 防范費用和識別費用的投入將有助于提高項目或企業的安全性能,減少意外事故和安全事件的發生,并保護人員和財產的安全[1]。
2)設備故障成本。 機電設備在運行中發生故障所引起的附加成本,即所謂的失效成本,失效成本包括內部費用和外部費用兩種。 內部費用是在設備安裝完畢后,由于設備的質量問題,以及由于對這些缺陷的處理而引發的費用,例如,報廢、停機和返工造成的損失。 外部費用是指在設備安裝和交貨后,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故障所引起的各種費用, 如設備的維修、更換等,都可以作為外部費用來處理。
3)設備采購成本。 機電安裝工程設備采購費用具有顯著的特點,由于機電設備一般都是單個產品的價格較高,采購數量較少,所以,在確保設備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的同時,有效地控制單個產品的價格成為采購成本的關鍵。
2.2.2 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材料成本
1)材料價格。 管線、連接件等材料的價格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規律而變動。 同時,從廣義上說,材料價格包括在采購成本和使用成本中,在材料的成本控制中,既要進行多個廠家的比較,又要選用高質量、低成本的原料,還要對原料的庫存和供應能力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
2)材料數量。 進行機電安裝之前,必須對所用材料總量進行估算,以便合理地安排采購計劃。 采購的材料太多,不能及時使用,會造成材料的積壓,或加重人力資源的浪費;采購的材料太少,會造成工程進度的延遲,一些供不應求的材料會出現缺貨現象,導致機電設備的安裝工程停工。 另外,要保證材料和倉庫管理之間達到均衡。 材料的數量與倉庫的管理成本成正比,若材料的數量超過實際需要,會增加成本。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經營理念和技術,它是將經營的規律系統化、 細化, 并在各方面都采用適當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確保管理工作的協調、高效、精確。 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方式,廣泛地運用于建筑工程的機電設備安裝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使管理工作達到了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的水平,使企業的經營效率和效益都大大提高。 精細化管理的核心是精益,即抓住重點,細化管理。 因此,要想實現精細化,必須要有一個剛性的體系來支撐,要規范管理行為、明確管理責任。目前,精細管理已廣泛地運用于各個領域,推動了各個產業的發展[2]。
機電安裝在施工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它直接關系到施工的整體質量,因此,必須采用先進的施工管理技術與管理手段。 同時,在施工機電安裝工程的實際管理中,存在著許多不同工作、不同專業之間的接口,例如,設計與采購、施工、試運行等。 因此,必須采用精細化管理手段,對不同專業的銜接進行有效協調, 以確保工程機械的安裝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并不斷地減少安裝費用。
在進行機電設備安裝之前,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根據工程自身的特性對工程進行調研, 為施工計劃的制訂提供依據。 在設備的購置過程中,設計圖是最基本的參考依據,因此,要對工程的設計圖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對其進行審查,確保其符合工程建設的要求。 根據圖紙設計,對要購置的設備種類、型號、數量等進行調整,避免因購置設備與設計需求不一致而導致設備的安裝費用上漲。
施工質量的好壞會對施工安全、 施工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設備采購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管理,最大限度地銜接好設備采購與施工環節的工作。 在采購環節,首先應根據工程需求、 工期等因素制訂詳細的材料采購計劃, 明確材料種類、規格、數量和交付時間等要求。 其次,根據供應商的信譽、質量管理體系、交貨能力等指標進行評估,并與優質的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從物料需求確認、詢價比價、合同簽訂到交付驗收等環節,確保采購過程規范化、透明化和合規性。 對所采購的材料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和驗收, 確保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 在施工環節,應建立嚴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包括材料使用登記、施工記錄、質量檢驗等,確保施工過程的準確性、可追溯性和規范性。 定期開展施工質量檢查和驗收,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確保安裝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技術規范。
首先,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強化工程建設的各項管理工作,完善有關的制度和監督體系,要將設備、材料的投入列入工程的質量控制中,保證設備的安裝與性能達到設計標準。 其次,按照工程試運行的需要,對工程項目的工程質量進行系統的預控制,以保證工程項目的正常運行。 最后,要確保機電設備各個專業的試運行一次性順利完成,在設備的安裝、驗收、子分部和分部工程驗收工作也需要納入精細化管理的范疇內,對驗收質量進行有效控制[3]。
(1)在機電設備材料采購中,部分施工項目因經費限制,導致多數廠家的供貨周期不能保證, 且存在項目經理不能精確控制材料進場時間等問題, 對工程建設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由于工程數量多、地理位置分散,導致單一項目的采購數量少、采購鏈條長、采購效率低。 (3)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剩余材料較多且無法有效保存,造成資源浪費,對流動資產的總體運行產生影響。
當前,在機電安裝工程中,材料的管理還比較落后,無法對材料進行有效的管理。 需要人工錄入數千種材料的檔案,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耗時太久,很可能會出問題,影響工程的正常進度。 材料倉庫管理者與有關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不能正確掌握材料的剩余量,導致材料積壓或某些材料嚴重短缺。 由于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傳統的人工管理方法已經不能迅速地了解材料的實際用途和殘留量,也不能全面、高效地分析各種材料的狀況。
一些項目的材料采購人員是向其他部門借調的工作人員,材料采購方面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不足,所以,采購的物資質量不能得到保障。 因此,在建筑工程項目材料管理中,選擇高質量的管理人員是非常重要的, 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在機電設備的材料管理中, 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 目前,存在材料管理制度不完善這一情況,比如,材料管理人員的責任感有待加強、材料管理不力、對材料限額的審查不嚴格、材料的領用程序不能完成,以及一些廢料的處理方式不規范、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等沒有落實。
憑借電商平臺,將信息化資源集中起來,可以使整個采購過程更加規范化和透明化。 施工企業掌握著材料購置的主動權,應將企業中的所屬項目進行集中采購,并與廠商進行戰略協作,以多個產品需求換取廠家更優惠的價格,大規模地購買材料,必然會減少原料的成本,從而為公司帶來效益。 材料管理部門應定期與項目部進行必要的交流, 對各工程的余料進行細致的統計,若有同類材料,則可以互相借用,降低存貨積壓,使公司節省成本,防止廢物產生。
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 傳統的材料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應采用新的材料管理體系。 針對建筑工地材料的管理,結合企業的具體要求,制定和使用材料管理體系。 由于項目必需的組件要按計劃入庫、出庫,在初始階段進行材料管理體系構建時,要包括庫存管理,報表生成等模塊。 同時,必須確保材料的資料齊全,并且相關信息與材料的真實存貨、管理現狀一致。 該運行程序應盡量簡便、迅速,確保每一位操作者都能迅速地熟悉材料管理系統的使用。
材料管理是所有工程項目的先決條件,材料管理體系要完善和嚴密,包括材料采購制度、現場材料管理制度、材料結算制度等。 明晰材料管理崗位的責任,實行即時監控,掌握材料的品質,使材料管理制度對材料管理人員的工作起到導向作用[4]。
材料管理人員應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 了解有關材料管理的先進管理理念,熟悉有關的法律法規,掌握所需材料的詳細情況。 尤其是機電設備的結構復雜、技術含量高,對設備和材料的管理人員有較高的要求。 招聘有關人員時,應重視人才的綜合能力,并通過對材料管理者進行職業技能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保證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在培訓過程中, 著重培養管理人才的專業素質, 明晰材料管理成本預算、制訂采購計劃、存貨的管理方式。 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對有關部門的工作進行考核,建立激勵措施,從而提高材料管理者的工作熱情[5]。
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材料的精細化管理對項目的順利進行和成本控制起著重要作用。 通過對材料采購和施工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 可以確保材料的質量可控、 供應連續和施工高效,有助于降低項目風險、提高施工質量,并最終實現項目的成功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