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榮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第二中學

隨著新課改和新高考理念的深化,初高中銜接教學受到廣泛重視,這就需要教師務必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異同點來開展高效的銜接教學。教師需要深入研讀教材,認識銜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效解決,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發展。基于此,本文就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意義、存在的問題、銜接原則和有效對策進行分析,從而為后續深入的教學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國綜合競爭能力持續增強,為了更好地適應國際發展,加速建設性人才培養,需要把英語學科放在初高中教學中的關鍵地位,這就使初高中教學銜接為學生成長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教師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引路人,應緊抓時代風向,主動分析初高中英語銜接要點,同時還應從不同角度出發,以全局觀念解析英語教學難點,推動初高中英語教學事業蓬勃發展。
相對而言,初中英語教學簡單,注重單詞、詞組、句子識別與記憶,學生壓力小,入門級別英語教學難度增強。而高中英語強調英語語法、動詞、名詞、形容詞等應用以及全英文交流能力的培養。做好初高中兩個階段英語教學銜接,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適應能力,弱化初高中英語難度,逐步增強學生英語結構分析、閱讀與寫作技能,進而幫助學生了解英語教學價值,引導學生自主歸納初高中英語知識和教學手法異同點,有利于在深度探索與實踐分析中,釋放學生英語潛能,打破傳統銜接弊端,提高英語核心素養。
初高中英語銜接是培養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到使用技能的重要途徑,對優化學生理解能力、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與輸出能力、單詞語法遷移應用能力、音標音調標準化大有裨益。教師加強交流與溝通,積極做好教學銜接,有利于鞭策教師在常規指導基礎上,豐富教學內容,從聽、說、讀、寫訓練中鞏固教學效果,依據學生差異化理解能力,在觀察、分析、總結、反思中提高學生英語理解能力,為實現平穩過渡奠定基礎。
學生對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比較熟悉,高中直接打破教學方法,學習效果下降,容易導致學生出現自我懷疑。以新課程教學標準為基礎,做好教學指導工作,有利于讓學生準確梳理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教學異同點,在教師指導之下了解英語單詞、詞匯以及讀寫技巧,在循序漸進中掌握英語知識應用規律,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徹底改變啞巴英語狀況,成為勇于表達、敢于思考、善于探索的優秀學生,最終實現初中英語與高中英語的雙向奔赴,突出銜接教學實質效果。
初高中英語的有效銜接教學可以促成英語學科教學的連續性,鞏固學生的英語基礎,為高中階段的深入學習提供助力。初中與高中英語課程教學的有效銜接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聯系性學習,構建完整的初高中英語知識體系,借助教學內容的銜接深化學生對英語語言能力的掌握,讓學生更快地適應高中階段英語學科的難度,實現語言能力和核心素養的發展。初高中英語教學目標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技能,還要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英語銜接教學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發展綜合能力,以此加強初高中英語教學目標的導向性。初高中英語學科的有效銜接教學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初高中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并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進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在銜接教育的導向下實現英語語言能力和核心素養的發展。初高中英語學科的銜接教學可以在教學目標的導向下讓學生成長為具備實踐應用能力的人才,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
在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中,教師大多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掌握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意識。在初高中銜接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英語學習方法等,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理解并掌握相應的英語知識技能。通過趣味性的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此外,在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中,教師通常會指導學生自主收集、分析相關的英語知識和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結合英語知識進行批判思考,長此以往,可以逐漸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從而不斷強化終身學習意識。
初高中英語之間的差異十分明顯,從教育質量反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兩個階段英語銜接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并嚴重影響著初中英語識記思維向高中英語實踐思維的有效轉變。就目前而言,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效果不佳,教、學、評之間的矛盾日趨明顯,并對高效教學呈現出負面影響。
從英語教材方面著手,高中英語知識點多且比較零散,對學生聽、說、讀、寫要求較為嚴格,而學生一時間無法從英語初學者心態過渡到英語實用者思維,限制性明顯。初中英語教材與學生日常生活關系密切,趣味性十足,學生通過學習教材,聯想生活中實際情況,堅持“學中做”理念,形成邊學習邊實踐的素養,高中英語教材貼合高考要求,教學難度、教學形式以及側重點明顯不同,高中英語教材句式結構復雜,詞匯量驟增,教學大綱要求高,教學速度快,導致學生壓力過大。初高中銜接棱角化明顯,在實施過程中對平穩過渡產生阻礙,最終影響教學效果。
從英語教師方面而言,部分教師受到應試觀念影響,過分強調教學模式單一化,初中與高中教學方法容易出現極端現象,雙方教學方法成對立態勢。另外,在教學銜接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和高中英語教師溝通頻率過低,沒有針對學生學習實情做出讓步或調整,直接影響著整體銜接效果。
從學生角度而言,初中與高中英語銜接教學階段,學生自主探究與相互討論能力欠缺,不同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評價難以融合,導致英語理解能力變差。除此之外,學生進入高中階段之后仍然運用初中學習手段,效率低下且實用性不足,重難點知識堆砌,惡性循環,被動接受知識狀況弱化了學習積極性。
初高中作為英語教學體系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在這一階段的課堂教學原則是規范英語口語表達、語法分析和基礎讀寫技術。為了順利銜接初高中英語教學內容以及提高學生英語語法、語言理解能力,教師應該堅持連續性原則,對初中英語固定搭配的應用技巧,在高中仍然要繼續解析,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時常變換指導形式,鞏固初高中重點英語知識,以便于學生產生親切感,逐漸嘗試分析高中英語詞匯,研究句子結構是否與初中相一致,在最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初高中英語課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評價均存在差異性。現階段,加強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做好教學過渡一直以來都是研究的難題。以此為基礎,初高中教師應該秉承創新性原則,在單一指導模式中注入趣味性教學元素,增添游戲參與教學、視頻探索教學等模式,增強學生熱情,保證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知識銜接黏度,在輕松環境之下,達到本質教學效果。
英語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學科,既強調學生翻譯、讀寫、理解能力,又注重培養學生口語交際和實際應用。初高中教學風格迥異的教學指導模式與英語側重點,導致銜接工作狀況百出,學生的英語核心能力停滯不前。因此,教師作為兩個階段知識銜接的主導者,應該主動做出改變,遵循綜合性原則,注重梳理音標、單詞、語法、句子,線下傳統教學模式與線上信息化指導方法的深度結合,準確把握兩種教學方法的利弊,強化教師責任感,彰顯初高中銜接教學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為切實增強學生英語素質做好鋪墊。
合理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國際型人才的關鍵,也是我國未來實現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有效轉變的必然過程。因此,在新課程教學標準下,初高中兩個階段的英語教師如何做出改變、強化銜接力度,直面問題并尋找相關對策,切實解決問題將變得尤為重要。
為了實現初高中英語的有效銜接,教師需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實際學情,通過教學評價等方式了解并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心理,這樣才能為教學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礎。在現實的學習和生活中,部分學生初中英語能力拔尖,但進入高中階段之后,英語學習質量明顯下降,對于英語知識點的理解速度慢且應用效果不佳,長此以往,這部分學生很容易產生自我質疑,不恰當的處理方法會導致英語學習質量停滯不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做好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教師需要從學生角度入手,在了解并分析學生之間的不同問題之后,深挖學生英語潛力,借助專業測評指導技術,為學生制定針對性、適應性較強的學習方法,在循序漸進中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心,消除自卑排斥心理,以積極、熱情思維狀態重新投入高中英語學習中,為真正提高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在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教學評價體系充分了解學生的英語實際學情,結合評價結果制定相應的教學優化方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分層教學,幫助每個學生獲得一定的提升,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為英語銜接教學效果和高中英語教學效果提升打下基礎。新課標下的英語教學強調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核心素養綜合發展,因此教師在開展了解學生學情的教學評價時需要通過聽說對話、試卷測驗、英語主題表達等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分析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幾個方面的核心素養,根據評價的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測評的結果將學生進行分層,依次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在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中,針對高層次也就是基礎知識和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和學習任務,強化這部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核心素養;針對基礎知識和能力一般的中層次學生,教師可以強調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注重能力的提升;低層次的學生通常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更加吃力,因此教師需要為這部分學生布置鞏固基礎知識能力的任務,為語言能力提升以及深入學習打好基礎。
初高中英語詞匯量要求相差較大,通常情況下,初中學生需要掌握英語單詞在500-1600 之間,高中則翻倍,約為3000-3500 左右。巨大的差距鞭策初高中英語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思維,兩個階段都要注重音標、語法的訓練。初中階段,教師需要以教材為基礎,適當挖掘其中滲透的音標、語法內容,加強學生理解能力;高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基礎水平,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尊重個體差異,同時也要加大加強英語音標和語法聽、說、讀、寫訓練,一方面彌補初中教學不足,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英語語感,提高學生語言組織。比如,初中教師教授20個元音、28 個輔音的口型以及音標讀寫要點,讓學生掌握常用音標類型[i:][i][e][?][u:][u][?:],根據教學難度,解析高頻語法內容,深層理解情態動詞be、can,助動詞do、have,區分名詞、動詞、副詞、介詞內容。高中教師在掌握初中音標、語法教學程度后,著重訓練薄弱之處,致力在短時間內達到教學平衡,避免出現過簡單、過難的現象。
學習方式轉變與創新對初高中英語教學質量提高有著積極作用,是增強銜接力度、實現平穩過渡、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主要途徑?;诖耍醺咧薪處熜枰越滩臑槌霭l點,利用情境創設模式、問題設計模式、任務驅動模式、小組合作模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寓教于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英語教學效果,強化兩個階段的知識銜接力度,以達到新課程教學效果,促使學生英語知識得到鞏固。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其一,初高中教師針對教材重點“名詞單數和復數訓練”,為提高銜接力度,教師可以創設體驗情境,使不同學生代表名詞單數和復數,根據教學指導方案,制定多樣化情境,使學生在實踐參與中切實感受“末尾+s,book-books,pen-pens”“以s、x、ch、sh 結尾,末尾+es,class-classes,watch-watches,brush-brushes”等知識內容,為輕松適應高中英語單詞、詞組單復數變化,理解其中涵義做好鋪墊。其二,初高中銜接過程中,英語教師還應該掌握重心,注重設計“it 不同用法”的探索任務,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有效交流,通過分析各種各樣句式結構,翻譯具體意思,分別掌握it作形式主語、形式賓語等實際意義,拓寬學生學習思路。例“What is this?”“What time is it?”“It is well with you ?”其三,初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情緒緊繃,在銜接過渡階段,相比較單一灌輸模式,學生更傾向于輕松、趣味指導模式。這就要求教師改變教學策略,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設計“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賓語從句”拆分游戲,按照英語綜合素質,將學生劃分為A、B、C 三組,根據句子內容“I still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meet her/He smiled as he stood up/They will be told when they will retire”在游戲中A 組負責分辨句子屬于定語從句、狀語從句還是賓語從句,B組負責拆分其中固定搭配或代表詞匯,C組負責仿寫、續寫,以此輪換,在提高學生積極性同時,鞏固英語素養。
鞏固初高中學生聽、說、讀、寫四大基本素養是銜接教學目的,為突出銜接效果,在訓練中提高學生英語素質,教師作為課程組織者與實踐者,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課前主動預習將難點歸納,在等待教學指導過程中提出問題,在指導協作中達到銜接教學的目的,推動學生快速實現從初中學習到高中學習的轉變。其次,教師應當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構建初高中英語知識資源庫,鼓勵學生利用海量素材,隨時隨地查漏補缺,在鞏固課內知識基礎上適當延伸,拓寬英語視野。再者,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時,要注重從作業設計著手,精減作業數量,增設探索性、開放性、交際性作業內容,減輕學生負擔,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鞏固英語知識,提高英語知識熱愛程度。例如,開展教學銜接時,設計“healthy”作業內容,教師應該布置“讀后仿寫、續寫”作業,鼓勵學生就仿寫內容和續寫思路運用全英文交流,以此提高學生英語交流活動意識,幫助學生打破啞巴英語學習狀態,全面提高學生對英語語法、結構、搭配等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教學溝通與評價是基礎課程教學的補充和延續,對掌握學生差異性,提高學生英語知識理解能力、英語思維轉換能力、英語內容應用能力大有裨益?,F如今,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問題頻發,教學效果不明顯的影響因素較多,為促進英語銜接教學實效性,教師應該加強溝通與交流,在研討中發現教學不足,并及時調整教學節奏、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逐步適應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初高中教師可以協作開展英語銜接教學,雙方教師應該做好評價反饋,重視作業設計與質量監督,聯合線上智能化測評手段,多元監測學生英語學習實情,以面診式座談、指導性評價、多主體互評等形式,改正教學弊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養。還可以積極參與學科知識競賽、學科論壇和學科研討等活動,充分發揮初高中英語教學的優勢,結合實際優化教學資源。例如,教師在解析評價銜接重點“非謂語動詞”模塊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和移動設備,設計“小程序”“公眾號”“云平臺”等平臺,將學生對動詞作主語、動詞作賓語、動詞作定語、動作作狀語、動詞作補語等知識的掌握情況、作業內容、評價指導上傳。初高中的英語教師在協作銜接教學中,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等分享教學資源和教學經驗,共同討論、分析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此外,也可以建設初高中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學評價體系,初中與高中英語教師共同開展教學評價,建設完整的評價反饋機制,讓學生在完善的評價體系中不斷優化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等,推動學生發展以及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在初高中銜接教育中,學校和教師要聯合起來在學生學情、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開發校本課程,幫助學生有效實現銜接學習。在建設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體系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開發與核心素養息息相關的課程體系,如編排初級到高級的閱讀文本,分層次、分階段地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在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建構知識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實踐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識,推動學生的多元思維發展,引導學生在知識水平和綜合素養共同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在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中可以融合課外英語閱讀、經典影視欣賞等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學習資源幫助下提升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的同時提取其中的文化內涵,并結合教學評價設計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技能的深層理解和掌握。
總而言之,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創新優化,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素質的發展有推動作用。初高中教師仍然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激發學生興趣,強化交流與溝通,在多層次、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中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閱讀與寫作素養,家校聯合,運用多主體教學評價模式,總結初高中學生英語學習弱點,及時調整并彌補,實現初中到高中的平穩和完整過渡,最終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事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