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霍邱老年大學副校長 馬有彬

作者近照
2023年,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收獲之年。
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國上下迅速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的熱潮。2022年底,我先后寫了兩篇學習心得,一篇是《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主要談自己對二十大精神的理解;第二篇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心聲》,從四個方面論述了“兩個確立”的決定得民心、合民意,是歷史的必然。很快,兩篇文章先后被六安市委老干部局主辦的《學習交流》和六安老年大學主辦的《六安老年教育》采用。雖然如此,我總覺言猶未盡,應當聯系實際,談談如何從我做起,抓好二十大精神的落實。于是,2023年春節期間,我又撰寫了一篇《麗日錦程好策馬,奮蹄更踏萬重山》。文章以“四個明確”為綱,即明確“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明確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及其歷史意義,明確第二個百年的宏偉目標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戰略措施,在此基礎上,重點寫如何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怎樣做一個德藝雙馨的書法教師,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學實際,為老年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微薄之力。這篇文章于2023年初春,又在《六安老年教育》得以發表。連續完成三篇系列文章,為宣傳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自感欣慰。這是我今年的第一份收獲。
2022年是霍邱老年大學建校30周年,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慶祝活動,結合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總結辦學經驗,展示教學成果,收到了良好效果。為了紀念建校30周年這個承前啟后的時間節點,激勵老年大學人斗志昂揚踏上新征程,共同打造老年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學校2023年開春決定撰寫一篇《霍邱老年大學賦》,制成木簡,安放到校文化公園,研究再三,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這真是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關于辭賦,我以前也讀過幾篇,但從未寫過。于是,我把曾經讀過的《離騷》《橘頌》《國殤》《洛神賦》《赤壁賦》和今人的《泰山賦》《黃山賦》《廬山賦》《六安賦》《霍山賦》等“寶貝”翻出來,再次閱讀、品味、欣賞,希望能以此激發自己的寫作靈感。我還找來武漢、渭南等幾所老年大學的賦,學習他們的寫作內容和文章結構。然后聯系本校實際,根據幾種賦的特點,最終確定了自己將要創作的文章框架和語言風格。經過幾個晝夜的苦思冥想和伏案創作,在校領導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下,一篇800多字的《霍邱老年大學賦》終于問世,并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后來,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會刊——《老年教育》雜志將此賦刊出,亦獲得讀者好評。
撰文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書寫。因為制作的材料是木簡,只能用漢簡書寫。為此,我又找出漢簡字帖,臨摹、入帖、出帖。為便于大眾識讀,書體以《張遷碑》為主,適當融入一些漢簡的筆意,字體兼顧端莊與靈動,力爭做到雅俗共賞。到第三步制作階段時,我們請來了知名刻字專家姜宏來完成。全文由40塊木簡組成,木料是進口的,木質堅硬,可確保20年不變質。每簡長2米、寬20厘米,總面積16平方米。竹簡的字面上還噴上了金水,金光閃閃,富麗堂皇,鑲在公園墻上,與松竹、涼亭、假山、長廊相映生輝,古雅、大氣,妙不可言!這篇《霍邱老年大學賦》是我們學校文化建設的點睛之筆,是我獻給老年大學的生日禮物,也是我今年的第二份收獲。
記得今年三月的一個上午,老校長王國信突然給我打來電話說:“今日在家整理資料,發現你2002年寫的一篇報告文學,近2萬字,內容是回憶我的寫作生涯,真的很不錯。”王校長說的這是20多年前的事了,由于時間太久,我竟一點印象也沒有了。乍一聽,很茫然,反應過來后,感覺很高興。問他是何意,王校長說:“你可以把2002年之后在老年大學這一段時間的情況補上,就是一篇完整的報告文章,可作資料保存。”在老年大學這20年,我和王校長朝夕相處,并肩戰斗,彼此十分了解。于是,按照王校長的意見,我們一起回憶、起草、修改、完善,大約用了一個多禮拜的時間形成了一篇2萬余字的報告文學。文章結構完整、內容充實,語言樸實中略帶文采。文章完成后,發給有關領導、朋友看,頗受好評。完成一篇2萬余字的報告文學,對于我來說還是平生首次,此文最終能否發表,尚未可知。但是作者和文章的主人翁雙方都滿意,我意足矣。所以我把這篇報告文學列為自己今年的第三份收獲。
著名印度詩人泰戈爾有言:“花朵的事業是美麗的,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但我愿做一片綠葉,綠葉的事業是默默地垂著綠蔭的。”對此,我深有同感,我就是那個做了一輩子綠葉的人,在垂滿綠蔭的人生軌跡中已經收獲了自己滿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