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天維 覃曉思 邱壹浠
信息化是推動老年大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抓手,然而受管理人員少、缺乏資金、學校硬件設施相對落后等客觀條件影響,這也成為廣西各級基層老年大學面臨的一大短板。為推進信息技術與老年大學發展互融互促,讓更多老年人成為智能技術的受益者,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老干部局從實際出發,聚合力量,加強統籌,著力推進“廣西離退休干部金秋學苑”(以下簡稱“金秋學苑”)和“全區老年大學智慧校園”(以下簡稱“智慧校園”)信息化“雙平臺”建設。逐步構建起全區“互聯網+教學+宣傳+活動+管理”五位一體的信息化體系,極大提升了全區老年大學辦學水平。
高質量設置平臺欄目。一是著眼于新時代黨和國家對老干部、老年教育工作的新要求開設思政欄目。開設“思政在線”,收錄“老書記初心講堂”精品黨課10門,摘編廣西老干部黨校培訓30期,錄播廣西老年大學思政課。二是著眼于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開設適老欄目。根據廣西地域文化特點和老年人的學習興趣,在“我要學習”欄目開設廣場舞、西畫、茶藝等10門課程,上線視頻310個。三是著眼于推動老年人熱衷參與學習活動開設展示欄目。將“風采展示”欄目細分為“精彩活動”和“個人風采”兩個子欄目,老同志點擊“我要上電視”即可提交個人作品,經管理員審核通過后,在平臺進行滾動展示。學員的展示愿望得到實現,從而激發了其參與積極性。
高質量建設平臺內容。自治區黨委老干部局牽頭制定兩個平臺管理辦法,對“金秋學苑”平臺上線內容實行“三審三校”。明確廣西老年大學和各市委老干部局作為終審單位,從上傳資源內容、意識形態要求、文件可視度等方面加強把關,各負其責。廣西老年大學成立了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制定“推進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方案”,明確分工、落實責任、組建信息員宣傳隊伍,強化質量提升。注重網課錄制把關,通過篩選、試講等進行師資選拔,經過教學設計、備課研究、課件創作、反復打磨等對課程進一步雕琢,確保上線資源精品化、專業化、體系化。學校建有專門的錄播教室,購置了專業設備。還通過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到校作專題應用培訓、借助專業錄制公司的力量加強視頻錄制等措施,建強自身隊伍、提升視頻質量。
高質量推廣運用。為進一步加強“金秋學苑”推廣運用,自治區黨委老干部局注重加強全區統籌,開發過程中,局領導每月定期組織召開現場會,加強督促指導;邀請專業人士系統講解平臺應用技能,加強對區市縣管理人員培訓;注重程序設計操作便捷化,開發了電視端、手機端,便于老同志居家學習、隨時學習;注重開發參與項目,通過平臺承辦“全國書畫攝影作品展”、廣西離退休干部新春特別節目、地方文藝展演等,吸引老同志積極參與,加強交流展示,實現全區老年大學精彩活動、優質課資源共建共享。目前,平臺有視頻資源總量1439集,共計時長21422分鐘。已有南寧、柳州、梧州等市級老年大學上傳相關網絡課程、辦學成果和風采展示。此外,還鏈接了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官網,豐富平臺內容。截至2023年8月底,平臺用戶點擊量超過4000萬次,累計訪問人數突破60萬次。“金秋學苑”從搭建初期的單一模式發展到如今覆蓋全區、區市縣聯動、資源共享的復合模式,實現了質的飛躍。
廣西各級老年大學近年來發展迅速,但管理人員不足、工作效率較低,急需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為老同志服務水平。為此,2021年,學校與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官網合作單位聯手,定向開發“全區老年大學智慧校園”系統,并著力做到“三個貼近”:一是功能貼近廣西各級老年大學實際。比如,廣西很多老年大學與老干部活動中心、老干部黨校是三塊牌子一套人馬,我們在進行開發設計時充分考慮到這一特點,系統功能設置基本涵蓋三家部門的各項管理服務工作,設有13個一級功能模塊、61個二級功能菜單。二是貼近老同志、工作人員實際。“智慧校園”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網上報名,為讓老同志會用愿用,校方能用管用,我們設計了電腦后臺管理端、管理人員手機端和教師、學員手機端三個操作界面,最大程度簡化了報名程序。三是貼近基層老年大學實際。“智慧校園”由廣西老年大學負責建設管理,為給基層“減負”,各級老年大學可免費使用。目前,廣西老年大學和柳州、百色等市級校已啟用“智慧校園”用于招生和日常管理,促進了“智慧校園”系統與服務管理相融合。
“金秋學苑”和“智慧校園”最大的特點是共建共享,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舉措:
抓好頂層設計,夯實信息化建設的組織領導。自治區黨委老干部局加強統籌協調,專門成立全區老年大學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由局文化建設處和廣西老年大學合力搭建“金秋學苑”和“智慧校園”信息化平臺,連續三年召開信息化建設工作推進會,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分級管理、多級互聯的總體建設思路,扎實推進“兩個平臺”建設工作。
抓實支撐力量,發揮廣西老年大學的示范帶動作用。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廣西老年大學有其獨特優勢,早在2014年就推動招生工作信息化。2020年,學校又積極和廣西廣電網絡合作推動網上學習平臺建設,從設計、管理、運用都積累了一定經驗。學校具有師資和錄制優勢,將信息化建設工作會議和線上教學培訓常態化,號召教師開設“空中課堂”,錄制教學視頻,已上線教學視頻180個,深受學員喜歡。以自治區老年大學為支撐,其帶動全區的效果更加明顯。
抓好協同發展,推動市縣老年大學積極參與欄目共建。為實現“金秋學苑”和“智慧校園”作用發揮最大化,自治區黨委老干部局集中力量攻堅,對全區各級老干部局、老年大學推廣運用提出明確要求,壓實共建責任。鼓勵各級學校注重挖掘地方優勢資源,發動有實力的市級老年大學積極參與到“金秋學苑”內容建設上,以市級校為陣點,注重向基層輻射,讓優秀的教育資源“走進來”,讓地方民族文化特色資源“走出去”。注重加強參與性欄目建設,組織線上黨建活動、書畫作品展、教學成果展、地方文藝匯演等,市縣老干部工作部門、老年大學廣泛參與,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