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英
事業單位專項資金是保障事業單位指定項目實施的特殊資金。規范專項資金管理對保證財政資金科學使用、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分析了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重要性的基礎上,對當前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強化專項資金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事業單位專項資金是指用于社會管理公共事業,發展社會保障經濟建設以及政策補貼等方面指定用途的財政資金。加強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對保證科學使用政府財政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作用,幫助事業單位解決處理一些經濟與社會問題,特別是幫助基層單位完成必要和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規范事業單位專項資金使用程序,推動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走規范化和法治化管理道路對提升資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保證資金安全、防止被違規占用、預防腐敗現象起著積極作用。
二、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現象
(一)專項資金預算管理方面準備工作不充分
從當前部分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預算管理情況看,部分單位預算管理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未根據專項資金狀況制定詳細的預算方案,或制定預算方案時不夠細致嚴謹,預算方案內容比較粗泛,未細化到具體分項,導致執行單位對于資金使用范圍理解出現偏差,使用資金時偏離預算,使用金額超出預算范圍。
(二)專項資金管理過程中管理不到位
1.在現實工作中,許多專項資金管理部門并不是實際資金使用部門,上級單位在接收資金使用申請后,從資金撥付、賬務核算到資金使用,鏈條較長,因上下級單位的信息交流不暢等因素,上級單位無法及時精準掌握資金使用狀況,造成資金撥付與項目進度脫節,出現專項資金長期滯留在上級單位賬戶,而下級單位項目則出現因資金未到位無法開工或工期延誤的現象,影響了專項資金使用。例如:2020年某鎮高速公路指揮部收到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撥發鄉鎮道路補助款10萬元,到2021年底鄉鎮高速公路指揮部仍然沒有組織開展該資金指定的項目施工工作,造成該筆資金長時間掛賬,沒有得到及時應用,降低了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2.部分事業單位在賬務處理上將專項資金與經常性資金合并核算,沒有按照要求對專項資金單獨設立核算賬目。這種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就導致專項資金賬目不清晰,給專項資金管理埋下了安全隱患。
3.一些事業單位在申請項目資金后,只關注資金的到位情況,而不注重資金的科學分配使用。獲得專項資金后,對這些資金的分配使用缺乏科學規劃,單位領導在資金分配上具有很大的自由調配度。隨意將這些資金分配給下屬的各單位部門。因為專項資金分配的人為主觀性因素,使得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的落實和執行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4.由于部分財務人員對專項資金支出過程管理重視不夠的原因,導致超預算不合理項目列支等。如某鄉鎮站辦2022年年結轉時就出現6月洪災救災款專項資金赤字1.52萬元,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財務人員對該項資金沒有進行獨立核算,也未建立相應臺賬,加上與項目負責人缺乏溝通,又沒有到現場進行核實和監督,對整個項目的執行情況一問三不知,只是事后進行核算,造成實際開支偏離了項目預算。
5.專項資金日常使用過程中違規現象屢禁不止。具體表現為。
(1)將公用經費列為專款支出,直接占用專項資金。有的單位因公用經費超支較大,為了減少超支數額,把部分公用經費列入專項資金項目支出,如把日常接待費列入項目會議費,把餐費列入項目業務費,把超范圍的管理費和勞務費列入項目支出等。例如:某鄉鎮農技站2020年撥入農產品檢測費專項資金4.76萬元,在該項目差旅開支賬目中就包含0.35萬元參加會議等屬于公用經費的差旅費,直接占用了農產品檢測費專項資金。
(2)經常性經費超支,間接占用專用資金。部分單位未對項目資金單獨設立專戶,而是與自有資金在同一銀行賬戶核算,資金賬目不夠清晰。有的單位就通過使用結余的專項資金來支付經常性經費開支,造成經常性經費大額超支。此類現象表面上雖然沒有在專項資金中列支經常性經費開支,但實際上是使用專項資金結余的銀行存款支付形式上的經常性經費支出,間接占用了專項資金。如某站2021年年終項目結余資金2.46萬元,而日常公用經費列支招待費5萬元,年初預算招待費4萬元,赤字1萬元,間接占用了專項資金1萬元。
(3)部分事業單位采取通過稅務部門多開發票或多列、虛列工資發放金額等手段套取資金。
(三)專項資金管理監督力度不足
部分單位缺乏完善的評價監督制度或是制度執行時不夠有力。
1.日常監督缺失。一些單位負責人只關注專項資金有無到位,而對專項資金的日常監督重視不夠,沒有對資金管理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分工,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與賬務處理開展定期和不定期核查更是少之又少,專項資金的日常監督工作是只聽其言不見其行。
2.部分單位在完成項目與結算之后,沒有結合項目預算進行分析與評價,只是通過簡單的數據匯總就算完成了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造成預算與決算嚴重脫節,預算工作如同擺設。
3.事業單位中沒有建立專項資金管理績效評價制度或專項資金管理績效評價制度不完善,且執行力度不足,未能對專項資金從立項、撥付、使用管理等環節進行全過程檢查評價,導致專項資金超支或冗余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某鄉鎮在2021年審計中發現該鎮部門兩年以上存量資金66.46萬元長期掛賬,涉及污水處理、鄉村環保垃圾處理、村貌整治等專項資金,而其中有一部門財政專項資金則結余2.5萬元。
三、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宣傳教育
事業單位專項資金是國家財政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和使用好專項資金意義重大。我們要采取會議宣傳教育、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普及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各項政策法規,提高相關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業務素質,特別是要提高單位領導依法依規管理和使用專項資金的法律意識和自律能力。單位財務人員要加強具體實施細則學習,熟練掌握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政策規定和操作流程及業務知識,為專項資金科學合理使用把好政策關和業務關,為單位領導決策提供建設性意見。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因資金用途的不同,在不同地區和不同單位具有不同特點,管理較為復雜。無規矩不成方圓,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規范化管理前提在于建章立制,根據本地區本單位特點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應包含項目預算、資金申請、資金使用、項目決算和績效評價等環節。
1.建立健全專項資金預算編制管理制度,不斷提高專項資金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與規范性。首先是預算編制上推廣標準化文本方式,內容要詳細具體,細分到各子項目。在預算過程管控上應包括對項目申報、核定、實施和監督考核等各個階段實施全過程管理。如在立項時要充分考慮條件是否具備,核定時要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標準,不能為了上項目而上項目。
2.建立健全專項資金審計制度,實行項目與審計聯動,做到有項目必審計,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專業性和保障性作用,以高壓態勢保障專項資金專款專用。
總之,通過不斷加強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建設,堵住制度上的漏洞,推動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逐步走上程序化、法治化和規范化管理道路。
(三)要加強過程管控
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規范化管理的關鍵在于制度的執行。在資金流轉的各環節,各有關單位部門要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規定履行崗位職責,把好關,守住底線。
1.項目主管部門根據項目管理相關制度或工作方案把好項目審核關,對申請使用資金的項目組織專業人員開展審核和評議,確定資金使用項目和規模,并將相關結果進行公示,做到各程序環節公開公正透明。
2.專項資金使用單位應設立專項資金獨立核算賬戶,實行專款專戶。同時建立項目負責人責任制,明確項目負責人為資金使用第一責任人,對資金使用情況負總責。對截留占用專項資金等違規行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對相關責任人按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確保專款專用嚴格落實到位。
3.資金使用單位要加強與資金撥付單位的信息交流,及時反饋資金使用情況,根據項目進度積極爭取資金及時下撥到位,保證項目資金需求,防止出現上級資金冗余而下級項目因資金不到位,無米下鍋,工期延誤的現象。
4.資金撥付單位和項目主管部門要建立專項資金跟蹤監管制度,開展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糾正。相關財務人員要恪守職業道德,按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認真審核資金使用票據,確保票據的正規合法,并按照財務制度做好賬務處理,真實體現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財務人員還需要做好單位領導的參謀助手,在日常過程中關注資金管理的全過程,協助負責人統籌規劃資金流向,促進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5.強化監督。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專業性和保障性作用,以高壓態勢保障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審計部門要以資金流向為主線,對項目資金的投向、具體用途等進行跟蹤審計。要審查項目資金使用范圍是否與規定相符,是否存在擠占、截留、挪用等違規行為。要檢查資金使用過程中是否存在擅自改變項目規模和建設標準、影響項目建設成本等現象。重點檢查資金使用程序的規范性,各類支出原始單據和票據來源是否合法、內容是否真實,票據上有無經辦人簽字、項目負責人證明、財務負責人審核、領導審批,有無越權審批等,真正發揮審計是專項資金使用安全的最后一道關鍵門檻的作用,實現審計部門是專項資金安全衛士的目標。
(四)強化績效管理
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面實施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科學分配財政資金、不斷改善公共服務設施、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的關鍵舉措。事業單位專項資金作為財政資金的組成部分,按要求對其使用情況實行績效管理,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專項資金管理單位應強化績效理念,提高績效管理意識,按照目標管理、績效導向、責任追究、信息公開等原則,實行項目可行性論證制度,合理確定資金預算需求,統籌資金流轉,全面實現績效管理。
1.科學設定績效目標,要綜合考慮歷史標準、行業標準、上級要求及項目的實際情況,按照指標明確、量化為主、合理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等原則設定績效目標。
2.加強績效監控和績效評價,專項資金管理單位應加強資金運行狀況的核查,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不定期地開展績效監控,及時發現績效目標管理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對應的措施予以糾正,力保績效目標如期實現。
3.科學設計評價指標,從財務和管理兩個角度來考核資金的利用效率和專用資金的效益。例如用資金完成率和目標完成率分別來考核專項資金的財務管理能力和專項資金完成程度,這兩項指標主要體現資金的利用效率。指標完成值越大,說明專用資金的利用效率越高。
績效評價時應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組織評價,力求績效評價結果客觀公正,反映專項資金管理的真實情況。同時績效評價結果要及時反饋給相關單位,并督促完成整改糾正。績效評價結果優秀的根據確定的績效方案給予獎勵,并加以推廣應用。
結語:
事業單位要通過宣傳教育,提高法律意識,建立健全專項資金管理制度,規范專項資金的使用。同時強化專項資金的管控和監督評價機制,完善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不斷提高專項資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