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琴 黃啟峰









摘要:文章構建宜賓市異質性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動態模型,運用2000-2020年的宏觀經濟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研究得出,教育人力資本能有效推動宜賓市經濟增長;科技人力資本是宜賓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因素,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力達50%以上;健康人力資本和固定資本對經濟的貢獻度相對較低。新形勢下要實現宜賓經濟高質量均衡發展,不僅要增加教育經費和科技經費的投入,還應逐步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提升經濟政策對異質性人力資本的靶向性作用。
關鍵詞:宜賓市;異質性人力資本;經濟增長;VAR模型
一、引言
人力資本是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力極大。2000-2021年,宜賓市經濟呈現高速發展之勢,2021年的地區生產總值為3148.08億元,在四川省內排第三名,教育經費、科技經費和醫療衛生經費的投資規模在持續擴大。“十四五”時期宜賓的主要目標是完善人才實現機制、搭建人才集聚平臺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將宜賓市打造成長江上游區域人才高地。本文實證研究異質性人力資本與宜賓經濟發展的動態相關性,為宜賓市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作出貢獻。
二、文獻綜述
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Theodore Schultz)在20世紀60年代正式提出了人力資本的概念并闡述了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主要變量。加里·貝克爾(1964)將人力資本分為教育、培訓和健康人力資本,認為異質性人力資本源于經濟生產力的發展,能為未來生產活動作出貢獻。王圣元等(2016)實證分析異質性區域、異質性人力資本的經濟貢獻力較大,高級人力資本對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貢獻力最強。鄧飛(2020)實證研究認為,人力資本在產業結構高級化過程中存在門檻效應,產業結構高級化的主要動力要素是高級人力資本,中低水平的人力資本在產業結構高級化過程中有抑制作用。李峰等(2021)研究認為,異質性人力資本的區域積累與效應發揮均出現了明顯的“合近求遠”特征。基于已有文獻,結合宜賓現狀,構建VAR模型,對宜賓市經濟發展進行計量分析。
三、方法與數據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VAR模型研究宜賓市異質性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之間的互動關系。VAR模型是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在1980年提出的,模型中的每一個變量均為內生變量,解釋變量包括內生變量的全部滯后值和隨機擾動項,通過脈沖響應分析變量之間的互動關系,借助方差分解得出各變量的貢獻值。具體形式為:
其中,yt是n維內生變量列向量,xt為d維外生變量向量,εt是k維隨機變量,n為樣本個數。
(二)數據說明
1. 選取、處理變量
本文選取的變量包括宜賓市經濟增長、異質性人力資本和資本投入。GDP增長率(Y)衡量宜賓經濟波動,固定資產投入總額(XZ)衡量資本投入。異質型人力資本包括知識人力資本、科技人力資本和健康人力資本,選用教育經費支出(X1)、科技經費支出(X2)和醫療衛生經費支出(X3)為三類人力資本的數量指標,為了提升運算的精準度和消除數據波動的影響,對各變量的指標數據進行取對數處理,記為LNY、LNX1、LNX2、LNX3和LNXZ,變量的樣本區間為2000-2020年,數據均來源于歷年《宜賓市統計年鑒》。
2. 數據來源
(1)描述性分析。如圖1所示。宜賓市教育投入、科技投入和醫療衛生投入均呈波動式上升趨勢,教育經費支出的占比始終都是最大的,2008年之前,科技經費支出和醫療衛生經費支出基本一致,2008年之后,醫療衛生經費占比均大于科技經費的占比。教育經費的平均占比為3.10%,最大值出現在2016年,為4.28%;科技經費和醫療衛生經費的平均占比分別為0.91%和1.50%。可見,宜賓市教育經費、科技經費和醫療衛生經費的整體水平偏低,尤其是科技經費的投入明顯不足。
(2)變量描述統計。基于計量分析原理,運用軟件Eviews10.0對LNY、LNX1、LNX2、LNX3和LNXZ五個變量進行統計性描述,如表1所示。
四、實證分析
(一)數據平穩性檢驗
本部分采用VAR模型分析經濟波動、異質性人力資本和固定資本投資之間的動態關系,模型偽回歸可能導致估值偏差、不精準的情況,平穩性檢驗和單位根檢驗可以有效規避模型回歸失效,如表2所示,所有變量的原序列均為非平穩序列,經過一階差分后,國內生產總值、教育人力資本和固定資產投入在10%的顯著水平下的ADF值顯著,科技人力資本在1%顯著水平下的ADF值顯著,健康人力資本在5%顯著水平下的ADF值顯著,說明各變量均為一階單整序列。協整檢驗可以有效斷定一階單整序列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
(二)協整檢驗——Jonhansen檢驗
選用Jonhansen檢驗非平穩時間序列之間的長期穩定關系,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存在協整方程說明所建模型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相關性。也就是說,異質性人力資本、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波動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其協整方程為:
Y=-80.29095X1+308.0871X2+270.9771
X3-9.798599XZ(2)
(3.62925)? (7.51949) ? (6.00477)? (0.12393)
(三)因果檢驗
格蘭杰檢驗可以較好地推斷各變量之間是否存在互為因果關系,表4為LNX1、LNX2、LNX3、LNXZ與LNY之間的因果關系檢驗。
由表4可知,宜賓市教育經費支出不是GDP發展的原因,GDP的增長也未能有效增加教育經費支出,表明宜賓市現有人力資本水平不能有效推動經濟持續增長,教育支出向經濟增長的轉化能力較差,宜賓經濟發展為教育人力資本帶來的溢出效應不明顯。經濟發展是科技人力資本的原因,說明宜賓經濟發展對提升科技實力有顯著影響。國內生產總值和醫療衛生投入經費之間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表明宜賓市健康人力資本投資不能較好地匹配經濟增長的需要。固定資產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要素,反之不成立,說明宜賓目前的經濟增長還是建立在物質資本推動的基礎上的。
(四)VAR模型構建
1. 模型滯后階數的選取
確定VAR模型的最優滯后階數,通常需要同時考慮滯后項的數量、自由度的數量和模型的動態特征,本文根據LogL、LR、AIC、SC和HQ準則判斷VAR模型的最優滯后期,表5表明滯后階數為2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據此,構建2階VAR模型。
2. 模型有效性檢驗
Ar Roots特征根用來判斷模型能否繼續進行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由圖2可知,所有實點(特征根)都出現在直徑為2.0的單位圓內,特征根倒數的模均小于1,得出2階動態響應模型是穩定的,可以進一步分析變量之間的沖擊效應和變量在其他變量變動中的貢獻力。
3. 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脈沖響應函數的核心意義是某個變量的標準化沖擊會對自身和其余變量帶來怎樣的動態影響。分別給LNX1、LNX2、LNX3和LNXZ一個正向單位的沖擊得到的脈沖響應函數圖解,圖3、圖4、圖5和圖6分別顯示了教育人力資本、科技人力資本、健康人力資本和固定資本對經濟發展的脈沖響應。圖中橫軸表示以未來10年為LNY的響應年份,縱軸表示LNY在不同年份中的響應值,實線表示在不同變量沖擊下,LNY的響應結果變化趨勢圖,虛線表示LNY的脈沖響應波動范圍。
如圖3所示,當教育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產生一個正沖擊后,經濟增長會呈現“W”型響應規律,脈沖響應函數的初始值為零,前4.5期為負向響應,之后出現正值并穩定發展,正向響應的峰值在第6期,脈沖響應函數值維持在0.02左右。這說明在初期,社會和個人對教育人力資本的關注不夠、投資不足,教育人力資本的經濟增長效應不明顯,但隨著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宜賓市教育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具有長期正向促進作用,且呈穩步上升趨勢。
圖4為科技人力資本沖擊后LNY的響應函數圖,當LNX2給宜賓市經濟發展一個正沖擊后,LNY在沖擊當期的脈沖函數值為0,脈沖函數值在實踐推演中整體呈現上升趨勢,最大峰值出現在第3期,之后呈現下降趨勢,脈沖函數值基本維持在0.02附近,脈沖響應值始終為正,表明宜賓市科技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短期內增長幅度較大,在長期內效果更加穩定,即科技人力資本始終都是宜賓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
如圖5所示,當健康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產生一個標準差的正向沖擊時,經濟增長呈現倒“U”型響應規律,GDP在前3期內處于上升態勢,第3期達到峰值,之后逐漸下降并穩定在0.01水平左右。健康人力資本對宜賓市經濟發展的非線性影響說明健康人力資本的短期效應明顯為正,但長期效應呈現減弱趨勢,依靠健康人力資本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還具備較大的上升潛力。
如圖6所示,當固定資本投資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個正向沖擊時,GDP在當期的脈沖響應為0,前3期內處于上升態勢,第3期達到峰值并穩定在0.05水平左右。這表明固定資本投資對宜賓市經濟發展有穩定的推動力。
4. 方差分解
應用方差分解法分析LNX1、LNX2、LNX3、LNXZ和LNY對宜賓市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如表6所示,宜賓市經濟增長對自身變化的貢獻力在第1期為100%,之后逐漸下降到27.22%,異質性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由大到小依次為科技人力資本、教育人力資本和健康人力資本,平均貢獻度依次為40.89%、11.01%和6.78%,在第10期,異質性人力資本對宜賓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近乎70%,特別是教育人力資本和科技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呈逐年增長的態勢。可見,推動宜賓經濟高速發展的核心動力是科技,關鍵要素是高級人力資本,健康人力資本的貢獻力較小,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固定資產對宜賓市經濟發展在前3期的貢獻力不足0.6%,之后有所增加,但在考察期內,也僅維持在3%以內,說明固定資產不是宜賓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因素,在未來的經濟建設中,宜賓市應該緊抓人力資本要素,充分發揮人才、科技的經濟增長效應。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第一,教育人力資本在長期能有效推動宜賓市經濟增長。
第二,科技人力資本將成為宜賓高速發展的動力源泉。
第三,健康人力資本未能充分發揮經濟增長效應。
第四,固定資本投資不能有效推動宜賓市經濟增長。
(二)政策建議
第一,注重教育人力資本和科技人力資本對經濟的長期效應。充分發揮產出效應中的勞動力要素,特別是中高級人力資本的經濟效應,增加人力資本存量,發揮人力資本的積累效應和溢出效應,真正實現人才強市、科技興市的目標。
第二,發揮醫療衛生的基礎性保障作用。政府應該大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提升醫療衛生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三,提升人力資本積累水平和完善人力資本結構。政府要加大對教育和科技的支持規模,優化教育結構,建立人才經濟的耦合機制,真正實現人才、科技和數字賦能宜賓市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西奧多·舒爾茨.人力資本投資: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2]王圣元.異質性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作用區域差異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6(02):148-153.
[3]鄧飛,柯文進.異質型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基于空間異質性的實證研究[J].統計研究,2020(02):93-104.
[4]李峰,朱鈺.復合鄰近性下異質性人力資本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J].經濟與管理,2021(03):21-30.
(作者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