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沐棋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各行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一大批企業內部的經營模式也產生轉變,之前使用的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市場經濟現代化管理要求。不利于企業跟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傳統的經營模式必須發生改變,形成新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集團式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也逐漸從低效率、分散化轉變為高效率、集團化的方向發展。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朝著集團化方向發展,企業財務核算模式也一步步走向集中化方向。在這種時代發展背景下,怎樣規避稅務風險成為當前企業決策者所重視的問題。因此,文章針對企業財務進行集中核算模式下造成的稅務風險進行研究分析,并為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對相關財務人員提供一定的作用,從而促進我國企業財務集中核算模式的進一步發展,積極促進各大企業轉型,蓬勃向上地發展。
關鍵詞:企業財務;集中核算;稅務風險;管控特點
近些年以來,國家為了提高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效率,在對企業的財務進行管理時普遍開始使用集中核算模式進行管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運用集中核算模式進行財務管理,企業管理層也對該模式進行了認識并接受集中核算模式。因為企業使用集中核算模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財務工作效率,并讓企業財務隊伍的綜合素質有了質的飛躍。但是由于該模式在我國企業實施的時間并不久,同時部分企業的管理層對該模式的認識存在局限性,又缺乏高效的管理手段,缺乏對企業財務的集中監控,所以就集中核算模式而言,在我國企業中的實施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對企業的集中核算模式的缺陷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決辦法。
一、企業進行集中核算模式簡述
(一)集中核算模式的類型
企業進行財務集中核算模式主要是以下兩種類型:一是企業在發生費用的過程中,由企業下屬公司的財務工作人員用手機將費用的相關發票以及能夠證明費用的憑證等信息匯總,下屬公司的財務工作人員將這些信息整理成冊納入進計算機中,并把這些信息發送至總公司的郵箱里面,最后由總公司按照集中核算的統一標準進行財務核算。二是已經發生了費用之后,還是由總公司的下屬分公司進行收集憑證,并由其分公司的會計人員進行最終核算。
(二)企業進行集中核算的意義
企業進行集中核算模式相對于之前的財務分散核算模式而言,企業進行集中核算模式擁有了更多的預見性優勢,這是其他任何核算模式都無法替代的。那么集中核算模式有哪些優勢呢?
1. 最大程度上節約人力資源
節約人力資源正如名稱一樣,能夠使公司內部減少對財務人員的招聘。因為集中核算模式就是將公司內部的所有財務都匯聚在一起,按照統一標準進行集中核算,這種集中核算的模式相對于分散核算的模式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公司內部的財務管理員工,對財務管理部門的員工進行縮減,進而這些員工的縮減也為公司節約了一大部分工資的開銷,同時在這種模式下,財務員工如果想要在公司進行工作,就需要不斷對自身的能力進行提升,避免遭到公司的裁員,員工的縮減可以讓公司更加高效地對全公司的資源進行整合,進而完善組織體系,對公司的員工系統進行改進,使企業內部資源達到最大化的利用率,節約資源。
2. 集中核算模式能夠提高公司的財務核算質量
總公司進行集中核算模式就需要下屬分公司把財務信息進行匯總,再用郵箱的方式傳遞給總公司,然后再由總公司或者是上級按照集中核算的統一標準對下屬分公司傳遞的財務信息進行核算,集中核算模式下對財務信息進行統一標準能夠很好地填補分散核算模式下的缺陷,減少由于分散核算模式下地區的不同造成進行財務核算的標準不同而導致的誤差,使用集中核算模式不僅能夠節約財務核算時間,同時還能大大提升企業進行財務核算的工作質量。
二、關于企業實施集中核算模式的風險
(一)企業稅務風險是多變的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為了能讓稅務檢查相關部門能夠更好地對企業的稅務進行檢查和監督,企業自身就需要做好一切和財務相關的工作,整理好財務數據、憑證等信息,在稅務部門通知檢查自家企業時,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把稅務部門需要檢查的財務數據遞交給稅務部門,同時企業在記錄財務信息時,要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性。對于我國之前使用的分散核算模式來說,以往使用的分散核算模式在市場經濟時代的不斷發展下被逐漸淘汰,在以往使用的核算模式中企業進行財務管理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以及人力和資源等,同時之前使用的模式過于傳統、老舊,從以往的財務管理模式來說在配合稅務檢查部門對企業的財務進行檢查時,還需要以企業自身的一整年的稅務報告為中心以及稅務檢查的相關機構進行溝通和合作,如果稅務檢查部門在檢查企業的稅務時發現有問題,則會對企業出現的問題進行相對應的懲罰,如果企業的稅務問題嚴重,稅務檢查機構還會重啟對企業的稅務調查,對已經調查過的稅務情況重新回溯并加大檢查力度。所以,為了企業稅務能夠順利通過稅務部門的檢查,減輕稅務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稅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絕大多數的企業會選擇采用集中核算的財務管理方式。但是隨著集中核算模式而來的是,企業以往使用的分散核算模式下存在的問題也是依然存在的,并沒有因為改變了核算模式,遺留問題就得到了解決。雖然集中核算模式在財務管理中大大優于分散核算模式,但并不意味著集中核算模式就是完美無瑕的,集中核算模式也會存在一定的稅務風險,但是相比于分散核算模式,集中核算模式的稅務風險大大下降。雖然使得企業的稅務風險下降,并不意味著沒有,所以還是需要企業擁有面對稅務風險的能力。只要企業沒有破產、還在發展,那么伴隨著企業的發展稅務風險也隨之而來。稅務問題不斷出現,同時也可能會產生更多更復雜的稅務問題,稅務的復雜多樣性大大提高擴大。因此稅務的復雜多樣性問題也會造成企業在管理控制稅務風險時的難度不斷增加,對企業內部的稅務人員的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從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企業內部不嚴謹、粗放地進行稅務管理
財務集中核算模式不僅減輕了工作壓力,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同時為企業的發展前景照亮了一盞明燈,也是給企業后續的蓬勃發展帶來了取之不竭的前進動力。在企業從以往的分散核算模式轉變為集中核算模式后,企業會由于財務管理工作的統一進行,進而不需要過多的企業財務管理員工,所以基本上所有企業在進行集中核算模式后都會對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適當的裁員,保留財務管理工作中能力優異的員工。但是因為企業在不斷地發展,伴隨著企業的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稅務工作,如果企業盲目的對員工進行裁員,不考慮之后增加的稅務工作量,那么極大可能會導致由于工作量增加的同時,員工的減少導致企業的稅務工作難以開展下去,或者是出現剩下的員工為了完成企業的所有稅務工作應付了事的情況。人員的減少,加上工作量的增加,這就需要企業對進行稅務核算的員工進行培訓以及提高剩下的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使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面對每一天的工作。稅務管理人員不僅僅是對企業內部的稅務工作進行核算與審計,還需要和企業所在地的相關稅務部門進行相互配合,保證企業所在地的稅務檢查部門在檢查企業稅務時能夠隨時并順利地進行檢查,避免出現貨不對稅的情況出現,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工作量。
(三)企業進行的納稅規劃不夠全面
在企業財務集中核算模式下,上級部門只負責財務管理和財務決策,而負責實施的是下屬部門,由于在傳達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下屬部門會錯意,或者是表達不完善,下屬部門擅自做決定的情況,在這些情況下,造成了企業核算的標準與實際標準產生嚴重的不相符,導致集中核算模式的優勢受到了較大的局限性,得不到完全的展示。如:企業為企業工作的員工進行繳納員工的個人所得稅時,由于上級部門統籌規劃員工的年終分紅以及員工的各種保險等需要涉及稅務相關項目時,作為下屬并執行的部門來說稅務管理就應該按照上級部門的統籌規劃來進行,對于沒有出現在上級部門的統籌規劃的業務進行調整,這種情況導致了納稅金額和員工的實際收入不相符??赡軙a生少納稅或者納稅超過員工本該納稅金額等情況,對員工以及企業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也會使財務管理執行部門花更多的時間在此事件上。造成了稅務風險發生概率的增加。
(四)企業對稅務風險監督工作不到位
在財務使用集中核算模式下,集中核算模式需要企業的會計部門獨立于任何部門,這就造成了企業的會計部門脫離了企業其他部門的實際業務工作,導致會計部門的員工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了解不同部門之間的實際業務情況,更加無力掌握各單位的財務細節,在行使監督各單位財務的任務時有巨大的挑戰。具體說,單位計劃買什么,買了什么,是否都購買了,購買之后有沒有報假賬之類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很難在單位審計之前,進行了解,只能在單位把核算匯總表單交上來時進行事后監督。從而導致了單位可以在中途進行其他不正當交易。所以說,集中核算的質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存在一定的漏洞。
(五)報賬人員身兼數職
在大多數的企業中,財務人員已經不僅僅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而是變成了身兼數職的“萬能鑰匙”,這些財務人員的身上有了許多與財務管理不相關的工作任務,或者在這些會計人員中有能力出眾,并能完美地完成安排的工作任務,但是大多數的會計人員都是能力有限的,并不是每一個身兼數職的會計人員都能把工作完成好,這種會計人員不再只負責企業財務管理的模式,極容易讓企業的財務管理受到影響。進而導致集中核算的效果并不完美。企業中的一線財務工作人員,由于日常工作繁忙,提升稅務知識的時間和主動性不強。因此,對于稅務專業知識大部分是用到什么學什么。因此,對于企業進行集中核算很難有專業的解決方案。
三、企業實施集中核算管理出現問題的應對方法
(一)加強審計,規劃行為,明確責任,防范風險
企業在進行集中核算模式時可根據國家出臺的關于集中核算模式的相關政策法規等,同時結合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以及優勢,形成獨一無二的企業集中核算模式來對抗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企業實施集中核算模式,就必須對財務管理的員工進行專業的集中核算模式的相關知識以及如何運用集中核算模式的培訓,對財務人員的審計以及會計工作加強監測,用更加嚴格的高標準去要求財務管理員工,規劃財務管理員工的各種行為,防止出現財務管理人員利用職權為自己以及親屬謀取私利等,這樣嚴重損害了企業的形象以及對企業的稅務造成了巨大的漏洞。由于企業中的財務管理人員是需要一直和錢財共同工作的,所以部分財務管理的人員在面對巨大的金錢誘惑時保持不住自己的本心,使自己誤入了歧途。所以企業內部必須加強對人員行為的規劃,加強對員工樹立防范意識,讓員工知道私自挪用公司錢財的后果,把財務管理的工作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對會計人員上崗前的培訓需要重視并進行加強,執行在崗期間不定期進行審計以及離崗后嚴格審計的制度,進而打消會計人員對“不法之財”的壞心思,保證會計工作數據的真實準確,數據無任何遺漏以及差錯,保證會計人員能夠保持自己的本心,在健康的心態下逐漸增加自己的能力。明確每個員工所負責的職位,統籌安排業務。
(二)加大對稅務人員的培訓,提升稅務人員的綜合能力
一個企業能夠發展、能夠持久地經營下去的核心就是后續儲備人才的培養,相對于高新技術對企業的發展來說,人才的儲備才是重中之重,只有企業內部擁有了一支綜合能力高超的隊伍,才能使企業更好地發展,也就能更好地進行集中核算,在現在全面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來說,不僅要懂得我國相關的稅法以及會計算稅額這些專業能力,還遠遠不足以對企業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新時代背景下對稅務管理人員的要求轉變為,稅務管理人員要能夠清楚并且掌握整個行業的發展特點,能夠對企業的發展風險進行預估和對未知風險的預防等多項綜合素質能力。
在企業轉變為集中核算模式下,集中核算模式對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有了更高標準,集中核算模式不僅需要財務管理人員有扎實的財務管理知識,同時也要具備超高的職業素養。能坦然面對一切誘惑,不忘初心。所以在此條件下,需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對員工進行稅務風險的講解,避免員工走入迷途。明確稅務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其能夠正確認識稅務風險管理,最終讓企業的利益不斷擴大,為企業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
(三)承擔責任,樹立形象
依法納稅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當然,納稅也包括了企業對自身所需要繳納的稅額,納稅也是每個達到標準的員工和企業不可推卸的責任與使命。所以在依法納稅的基礎上,企業要長遠發展,就必須把依法納稅作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為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在企業管理中誠信納稅,不偷稅漏稅。在依法納稅的情況下,企業為員工、為公民做好榜樣,認真執行審計稅務工作,保證企業納稅正常,不會出現偷稅漏稅的情況。堅持真誠納稅的原則,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與此同時,在稅務機關對企業進行稅務調查時,主動積極地配合稅務檢察機關工作,并對出現的稅務問題進行積極的解決,企業需要做到盡力去解決問題,問心無愧,企業的這種做法不僅讓企業在面對未知的稅務風險時能夠從容不迫地應對,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企業長遠的發展。
四、防范企業稅務風險十分有必要
對于企業來說,企業的稅務風險是一種隱形的風險,如果企業能夠正確處理好稅務問題,那么對企業有著隱性風險的稅務風險很難出現。但是如果企業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不加以重視防范,那么這些隱形的稅務風險就會出現,如果存在大量的稅收風險,如同在企業內部安裝了定時炸彈,一旦稅收風險大了,那么這顆定時炸彈就會發生“爆炸”,對企業帶來嚴重的危害。由于我國的稅收具有多樣性,并且每種稅收的執行單位根據稅收的不同而不同,這就增加了企業進行納稅的難度,提高了企業的稅務風險,所以企業要做好防范,避免出現因為稅收的不同造成了偷稅漏稅的情況,加強對稅收風險的防范,能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降低企業的稅負,進而增加企業的經濟利益。
五、結語
經過研究分析表明,不難看出,傳統的稅務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企業的發展,企業需要從傳統的稅務管理模式轉變為稅務集中核算模式,雖然說稅務集中核算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點,但只要積極面對,正確處理就可以控制稅務風險,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在企業執行新的稅務集中核算模式中,要明確任務,稅務集中核算模式存在復雜多樣性,要用全面的角度看待出現的稅務風險,考慮該模式運行中的粗放性以及可能會存在的局限性。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促使企業有效控制稅務風險,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欒吉英.企業財務集中核算模式下的稅務風險管控特點探究[J].納稅,2019(14):21-24.
[2]黃木金.企業財務集中核算模式下的稅務風險管控特點分析[J].金融經濟,2019(04):195-196.
[3]張夢斐.對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分析與防范策略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08):122-124.
[4]駱麗蓉.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措施[J].知識經濟,2022,610(12):66-68.
[5]楊帆.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防范的策略[J].中國科技投資,2022(04):57-59.
[6]姚雨淳.新時期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和風險防控策略探究[J].中國民商,2022(08):145-147.
[7]鄒瑩.發電企業稅務管理實務中的納稅風險及防范策略探討[J].中國市場,2022(21):82-84.
[8]劉愛國.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其防范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22,37(19):65-67.
[9]王宗楊.制造企業稅務籌劃現狀及應對措施[J].管理學家,2022(09):28-30.
[10]葉順平.企業稅收籌劃面臨的風險與防范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2(13):94-96.
[11]梁甜.建筑施工企業納稅籌劃及風險防范策略研究[J].西部財會,2022(04):16-18.
[12]張慧敏.企業稅務籌劃的核心環節及風險防范策略[J].財會學習,2022(07):112-114.
[13]孫志華.房地產企業稅務風險及防范策略研究[J].品牌研究,2022(06):151-153.
[14]楊帆.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防范的策略[J].中國科技投資,2022(04):57-59.
[15]毛維平.企業稅務籌劃的核心環節及風險防范策略[J].環球市場,2022(14):110-112.
(作者單位:寧波交運資源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