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三全育人”理論上闡釋高職院校輔導員應有作用并在實踐中展開,構建和完善高職院?!叭恕斌w系,從頂層設計、政策學習、思想提升、信息平臺建設、職責關系梳理及評價反饋機制建設等方面入手,優化協同育人的路徑,以推動“三全育人”的深入開展。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職輔導員;育人機制研究
伴隨著大學生的年齡段全面從“90后”轉向“00后”,在“三全育人”的指導下,高校的思政教育以及人才培養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面向“00后”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除了要毫不動搖地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思政教育方針,也必須切實增強大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培養,才能推動他們在時代洪流中勇立潮頭,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積極的貢獻。在“三全育人”新格局下,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在理論上闡釋高職院校輔導員應有作用并在實踐中展開,構建和完善高職院?!叭恕斌w系,總書記曾在會上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我國將進一步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倳洖槲覈殬I教育的定位和發展指明了方向和具體的奮斗途徑及目標,增強協同育人實效。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與基本內涵
(一)“三全育人”理念提出
“三全育人”是新形勢下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安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8年教育部啟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提出“三全育人”概念,把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引向深入。2019年教育部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指出,要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動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三全育人”的基本內涵可以從“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個方面進行理解。第一,“全員育人”指學校全體教職工要人人擁有育人主體的意識和使命感,各主體之間需加強聯系,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全過程育人”指育人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學生踏入校園直至畢業的各個時期,都要對其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洽教育,確保形成完整的育人鏈。第三,“全方位育人”指育人工作必須涉及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各個領域,確保線上和線下、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理論和實踐、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相互交織聯系,實現全面覆蓋育人,確保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二)輔導員做好協同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千力量,要國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把握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并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輔導員做好協同育人工作是新時代教育總體目標的要求,其作為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在育人方面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是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內在要求。只有枸建完整的育人格局,才能實現教育培養體系總目標。輔導員做好協同育人工作是提高育人成效的客觀要求。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已成為一種趨勢。由于育人主體不同,育人內容、育人形式、育人周期、育人效果等也會有所不同。專業課教師給予學生的思政教育主要是在課堂上;輔導員的思政育人則蘊含在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一點一滴中,而且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動態掌握得較為全面。因此,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這兩大育人主體的協同育人,既能充分發揮其各自優勢,又加強其聯系形成育人合力,進而大大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二、“三全育人”格局下高職院校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制約因素
“三全育人”新格局下高職輔導員的使命職責研究。按照新時代推進協同育人落實“三全育人”理念要求,分析研究高職輔導員的使命變化,探討其工作內容、工作內涵和能力發展要求、育人。
(一)角色定位不清
角色定位的新變化角色定位不清,輔導員在協同育人中的角色定位不夠明確,既要承擔學業指導、心理咨詢等職責,又要兼顧專業發展和就業指導等任務。這使得輔導員在實踐中難以有效地履行各項職責,影響了協同育人工作的開展。由于學生數量龐大,輔導員的工作負荷往往非常沉重。他們需要同時處理大量的學生問題和需求,導致時間和精力無法充分投入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化輔導中。這可能影響到協同育人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二)知識技能不足
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足,一些輔導員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無法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例如,在學業指導方面,輔導員可能缺乏對各專業課程的深入了解,無法給予學生具體的學習建議;在就業指導方面,輔導員可能缺乏對就業市場的了解,無法為學生提供準確的就業信息和指導。
(三)合作機制缺乏
缺乏跨部門合作機制:高職院校輔導員協同育人需要與教師、學生家長、社會資源等進行有效的合作與聯動。然而,由于缺乏跨部門合作機制,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存在困難,導致協同育人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四)資源匱乏
一些高職院校在輔導員隊伍建設、培訓和支持方面投入不足,導致輔導員缺乏必要的資源和支持。例如,缺乏專業培訓和進修機會,無法及時更新知識和提升能力;缺乏必要的咨詢設施和工具,無法提供全面的服務。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制約因素主要包括角色定位不清、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足、工作負荷過重、缺乏跨部門合作機制以及資源匱乏等。針對這些問題,高職院??梢约訌娸o導員的培訓和發展,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增加資源投入,以提升輔導員的能力和工作效果,更好地實施協同育人工作。
三、“三全育人”格局下高職院校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優化路徑
(一)加強頂層設計,提供制度支持
在宏觀層面上,高職院校輔導員協同育人中出現各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校級及院系級的頂層設計和系統的制度支持。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高職院??梢越⑤o導員與教師、學生家長、社會資源等部門之間的合作機制,促進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和協同育人工作的有機結合。例如,可以設立協同育人工作小組或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學生發展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輔導員作為“三全育人”骨干力量,身處育人一線,在育人中扮演很多的角色,承擔很多的責任,有著重要的上通下達、縱橫協調的橋梁作用。但是,輔導員的職責權限往往十分模糊且有限,導致其在協調其他育人主體時得不到快速回應和有效配合,從而使育人成效大打折扣。諸如此類的問題無法憑借育人主體的個人力量得以解決,需要高校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進行頂層設計,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各育人主體的職責、權限、協同機制,并落實到具體的會議制度和監督考核制度上。此外,為了有效激發育人主體的主動性、創造性及工作持續性,高校還應關注育人主體的內在動力,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如為先進。
(二)加強專業培訓,提高專業水平
提供專業培訓和發展機會:高職院校應加強對輔導員的培訓和發展支持,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更新和提升機會??梢越M織專題研討會、學術交流活動、培訓班等形式,邀請專家學者和行業人士分享最新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提高輔導員的專業水平。加強輔導員專業培訓和發展,提供輔導員專業培訓和發展機會,提高其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梢越M織專題研討會、學術交流活動、培訓班等形式,邀請專家學者和行業人士分享最新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提高輔導員的專業素養。
(三)完善信息平臺,促進信息協同
建立學生檔案和跟蹤系統:高職院校可以建立學生檔案和跟蹤系統,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成績、獎懲情況、心理健康等信息,并進行定期的跟蹤和評估。輔導員可以通過這個系統了解學生的發展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網絡互聯的移動化和泛在化、信息處理的集約化和大數據化、信息服務的精準化和智能化、信息技術的融合化和生態化促進了現代化教育系統的深人變革,高校的育人工作必須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轉型發展,方可與時俱進。信息化、數字化是解決全員育人中信息協同不足的有效手段。借助大數據信息平臺,身處不同部門和崗位的育人主體無須面對面交流,便可實現方便快捷的信息匯聚、交換和共享。高校應完善現有信息平臺,在其基礎上建立一個學生信息資源庫或子平臺,以育人隊伍的全體成員為平臺的建設者和使用者,從學習、生活、家庭、興趣、特長、思想動態等各個方面收集學生信息,形成多維、立體的學生信息數據畫像,以便有需求的育人主體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析,并制定精準、個性化的教育策略,提高育人成效。
(四)明確主體責任,促進職責協同
在三全育人中,各育人主體雖然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各司其職,卻并非毫無關聯。相反,各育人主體的工作存在不少交叉重疊。厘清各育人主體的具體職責并分析他們在工作中的主從關系,就能做到有機聯動、有效協同。高??梢詮摹笆笥梭w系”人手,根據每個育人體系的內容、性質和特點,梳理與其相關的育人主體及其職責,再根據每一育人主體在該體系中的參與程度分析其職責權重,由此確定各主體的協同關系,從而制定合理的協同策略。例如,實踐育人的主要活動有社團活動、“三支一扶”、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因此該育人體系的主要責任主體是覺團組織,在育人工作中應起主導和帶動作用。實踐育人的活動還包括學生的實習、實訓、各類文體活動以及班集體活動,因此廣大教師、輔導員、班主任、訓導師也是實踐育人的責任主體,在該育人體系中處于協從的地位,應配合、協助黨團組織開展工作。當然,有些工作會涉及幾個育人體系,如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與課程育人、服務育人和心理育人都有關系。課程育人和服務育人中支撐就業指導工作的責任主體分別是開設相關課程的輔導員以及學生頂崗實習與就業指導管理服務平臺的工作人員,而心理育人中與就業指導相關的責任主體既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處于學生工作一線的輔導員,又包括班主任、訓導師、專業課教師和院系管理人員。其中,心理咨詢師和輔導員是解決學生就業過程中心理問題的主力、其他責任主體為協同力量。需要注意的是,輔導員在“三全育人”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集教育、管理和服務三大崗位的職責于一身,與“十大育人體系”中的每一項工作幾乎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因此,輔導員應當發揮更多的引領、協調和帶動作用。明確各育人主體的職責并捋清協同關系之后,還應當擬定守底線、保基本的負面清單、問題清單以及工作臺賬,堅持問題導向,抓住薄弱環節,定期逐一突破。
(五)明確育人目標,促進教育發展
明確協同育人目標和任務,確定高職院校輔導員協同育人的目標和任務,明確輔導員在學生發展中的角色定位和責任。例如,輔導員可以承擔學業指導、心理健康支持、就業指導等方面的工作,與教師、家長和社會資源形成有機合作。根據株洲職教園區內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學生工作和輔導員工作的實踐經驗,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和輔導員工作職責特點。其次,在“三全育人”視域下,分析高職輔導員工作的角色和定位,及所在工作學院的專業、行業特點以及實現路徑。尤其是專職輔導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將“三全育人”的各個環節有機融合,盡心竭力,做好人才培養工作的服務者、助力者和思想政治育人的主力軍,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和立德樹人的牢固目標,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培養與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處在將各個育人環節連成一體的重要地位,及時獲得學生思想動態的第一手信息,進行直接地判斷、引導,準確傳達學校指示,落實思政育人工作,能更有效地實現專業育人與思政育人相結合的教育效果,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圍,達到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目的,為社會主義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創新育人模式、工作內容、教育方法,更好地實現新時代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并探索出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路徑。結合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的特點,第一為“三全育人”新格局下,高職輔導員樹立新型育人理念,落實育人要求。第二為“三全育人”新格局下,高職輔導員協同育人,要打破制度障礙,完善機制設計,優化交流平臺。
四、結語
總之,“三全育人”新格局下,高職輔導員要樹立新型育人理念,落實育人要求。高職輔導員需協同育人,要打破制度障礙,完善機制設計,優化交流平臺。強化協同攻關,形成系統合力,是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內在要求。高校應從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人手,在實踐中強化育人主體在目標、理念、信息、職責方面的協同,并輔以科學合理的評價反饋機制,以最大化地發揮育人隊伍的系統合力,取得“1+1>2"的育人效果,推動“三全育人〞工作的深人開展。
參考文獻:
[1]楊曉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論意蘊、現實難題、與實踐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8(18).
[2]何少群.程東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21).
[3]張睿.協同論視城下高校“三全育人”實施的機理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20(01).
[4]朱平.高校“三全育人”體系協同與長效機制的建構—以全員育人為中心的考察[J].思想理論教育,2019(02).
作者簡介:李益佳(1985—),女,湖南益陽人,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講師,輔導員,研究方向為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
基金項目:2023年株洲市社科職教專項課題(編號:ZZZJ2023050)。